※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
科技的發展註定是要用巨大的代價來交換的,當人類最終走出地球的時候,整個家園就已經徹底成為了鋼鐵水泥的森林。一幢幢直沖雲霄的大型居住社區拔地而起,多少人從一生下來開始就註定要生活在大廈裏,外面是防塵罩,裏面是管制區,他們所能看到的天空永遠都是被厚厚的塵埃雲層所籠罩著。就連陽光似乎都成了一種奢侈品……。而你能否在這空間裡去真切的認識到自己呢?
祖師禪與如來禪,都是禪修的悟道法門,祖師禪以自己生命的體驗,然後應用在生活的當下,呈現出你對生活智慧的美感。
禪宗的智慧不是只建立在文字上面、或建立在經典義理的瞭解上面,而是要以經典義理的正知見做為修行的指導,把它化成跟生命血肉相應為一體,這就是真正的祖師禪真諦。
禪法的修行體悟,當然貴在長遠恒續的用功,但修行能否得力,並不在於用功時間的長短。禪修若要得力,必需建築在正確的知見之上。唯有在正確的認知基礎上,你才會瞭解如何去發心、如何將法門落實到你的身心並得以安住、如何按照次第安住你的身心,以及在這些過程之中,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需要用心之處。
如果你不懂得這些修行的層次與方法,你的修行之路就會像繞道逐物一般,非常辛苦,更有甚者,明明應該往南,你卻偏偏向北,那就永遠到不了目的地。
經常有人也參加過好幾次禪七、佛七、法會或其他修行活動,但為什麼總是不能得力呢?究其根本,大多數人學佛,都是在人天福報上去成就,因此不能體悟到真正的功德。
其實,禪宗六祖惠能早就教誡我們:不識本心,不見本性,學法無益。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知道、不觀照、不運用自己的「清淨心」,而是任由自己的身心住著在妄想、貪執和分別,那麼,即便是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種種六度萬行上再怎麼努力,或者在經典教理上多麼認真深入地去探究佛法的智慧,其實仍在「法」上計較取捨,或在「相」上分別執著,甚至還會誤以為自己這樣就是在用功修行!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以妄逐妄,何時能了……?
~∴~∴~∴~∴~∴~∴~∴~∴~∴~∴~∴~∴~∴~∴~
中國在唐宋之後,禪門日漸式微,禪宗祖師乃改以古來公案令學子時時刻刻在疑情中參究話頭,令其妄心不生而守安修慧。假以時日因緣成熟之際,忽地疑團粉碎,識得萬法本來面目。
話頭(公案)是祖師與學子之間對話的頭,亦即是對話的核心。參究公案能令學子瞭解祖師的教學用意。祖師禪就像是一把祖師的利刃,斬盡學子一切葛藤,然而學子若沒有大信心及大憤心,腳踏實地參究,疑情無法承為大疑團,如此欲開悟則遙遙無期。
六祖惠能傳的是南宗禪,又叫頓悟禪,與北宗漸修禪不同。北宗漸修禪靠打坐、內觀自己,以明自性,觀一念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北宗禪和南宗禪,全包括在祖師禪裡。但是南宗禪極為靈活,不得以才用公案,比直指(禪師舉竹篦)多了一個方便。
參究公案時,不得從三藏十二部經中尋找答案,一是如此無法瞭解禪宗祖師的心意,二是從經藏中亦無法找到答案。
參公案需具備的三個條件:
大信心:對法門、禪師和自己有信心。
大憤心:將開悟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不半途而廢。
大疑團:以堅強的毅力與決心,時時刻刻守住疑情。
針對公案,一般較為人知的著作有《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無門關》、《碧岩錄》等。現代則有由韓國臨濟宗祖師惠菴玄門禪師、牟峰印空禪師、圓濟惠忠禪師等人所編著的《海底生煙》(原名:《祖師禪要》),將公案由易至難收錄編輯,方便指導與學習。
首山和尚:
拈竹篦示眾云、汝等諸人若喚作竹篦則觸。
不喚作竹篦則背。汝諸人且道、喚作甚麼!
無門曰:
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
不得有語、不得無語、速道速道!
頌曰:
拈起竹篦、行殺活令、背觸交馳、佛祖乞命!
以《海底生煙》為例,祖師禪的入門公案為〈須彌山〉:
一個學人問雲門文偃禪師:「學人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
雲門禪師回答:「須彌山。」
其中,為何雲門禪師回答「須彌山」,便是參公案者需要去回答給指導者(禪師)的問題。
上一篇:※禪機 + 什麼是禪?什麼是生活禪機?*釋延參*法師※
下一篇:*幻羽*題~春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