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世界:第一世界~~第四世界之趨勢】
圖中為根據人類發展指數HDI分色表示三種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 綠色:第一世界國家,黃色:第二世界國家,紅色:第三世界國家,灰色:不明
【地球上的世界:第一世界~~第四世界之趨勢】
第三世界通常指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其所指涉的國家和區域,雖然沒有絕對明確的界定,但一般指一些在政治、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大眾文化中,因對三種世界定義缺乏認識,而任意泛用第三世界一詞,去指稱世界上發展落後、甚至是蠻荒狀態(如傳染病肆虐、巫覡與私刑氾濫)的地區,帶有強烈的貶意。
傳統觀點是將世界諸國區分為第一世界:資本主義陣營的西方國家、第二世界:共產主義陣營的東方國家,以及第三世界:發展中的南方國家。
冷戰下的意識形態區別
“第三世界”的說法最先由經濟學家Alfred Sauvy於1952年8月14日的法國雜誌《新觀察家》中提出;原本是指法國大革命時代的“第三階級”;後被引申來描述冷戰時期,一些在國際政治上傾向中立,而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
這種說法,系從冷戰背景下的意識型態區別著眼。“三個世界”的概念逐漸流行之後,一般即以“第一世界”指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集團,包括英國、西德、加拿大、法國及日本、等;而以“第二世界”指稱當時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國家(主要集中在東歐),如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此外,幾乎所有的不結盟運動成員國都自認屬於“第三世界”──即使這些國家多數帶有社會主義傾向,或對源自西方的資本主義全球化懷有疑慮;相反的,一些不結盟的發達國家也屬於“第三世界”,例如愛爾蘭。
此外,若從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觀點出發,因這類國家數量占世界多數,故有稱其為“主體世界(The Majority World)”的說法。
毛澤東的全球戰略觀點
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1974年2月22日同尚比亞總統卡翁達的談話中曾提出:“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此一定義,與最先流行的──著眼於冷戰框架下意識型態區別的說法──採取完全不同的觀點,而後稍微做了修正。
毛澤東著眼於當時國際戰略局勢下的權力分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一個工業化程度較低、相對弱勢的大國──反對美蘇“超級強權”的觀點出發,對所謂的“前兩個世界”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定義。在毛澤東的說法裏,“第一世界”是美、蘇這兩個稱霸世界的超級強權;“第二世界”則是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工業化國家。在1970年代初期的全球戰略背景下,中國自居“第三世界”所傳達出的政治訊息可以被解讀為:“無論實行何種意識型態指導下的政經制度,中國不願依附於任何超級強權之下”;這也成為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貫實行的國際戰略路線。
1955年在印尼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以及發端於1960年代的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是“第三世界”集團意識成形的三大里程碑。亞非會議著重去殖民化,不結盟運動標榜政治中立,七十七國集團旨在促進“南方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大致勾勒出“第三世界”概念的幾個主要面向。
現代的國家發展綜合性指標
今日流行的“第三世界”概念,大致上即為在國際政治經濟研究的“世界體系理論”當中,被歸類為屬於“半邊陲地帶(the semi-periphery)”或“邊陲地帶(the periphery)”的那些國家。這類國家在地理上大多處於“工業化國家”的南邊,因此常被以“南方國家(The Southern Nations)”加以泛稱。就發展經濟學的角度而言,這類國家包括被稱為“開發中國家”及“最低度開發國家”的那些經濟體──這是相對於“發達國家”,例如美國、日本、德國等而言。
冷戰後,“第三世界”主要指那些以綜合發展程度評價的較落後的國家──例如依照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名次較後的國家──不論他們採取何種意識型態或具有何等的戰略重要性。
在一份世界銀行發表的“世界各區域每人平均國民生產毛額占‘第一世界’同項數字的百分比”的統計報告中,所指涉的“第三世界”包括“除了南非以外的次撒哈拉非洲地區”、“拉丁美洲”、“西亞及北非”、“南亞”、“中國及日本以外的東亞”等區域;該報告對於俄羅斯進行了特別的劃分。
報告中所指涉的“第一世界”,包括“北美洲”、“西歐”、“南歐”、“澳大利亞及新西蘭”,以及“日本”等區域或國家。雖未提及“第二世界”,然而俄羅斯──作為一個工業基礎雄厚、經濟規模龐大,但苦於社會混亂和轉型症候的大國──以及其他同樣面臨轉型壓力的(前)共產國家,它們既不同於第一世界,也不屬於第三世界;由此觀之,本文所介紹的第一種定義中的“第二世界”實尚未完全消失,而是以不同於冷戰時期的方式與第一世界互動。若以全球戰略地位或人類發展指標加以衡量,這類國家中大多數的狀況,亦都介於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之間。
此外,印度、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南非、泰國、馬來西亞,以及若干波斯灣產油國等,由於其較大的經濟規模,或者較突出的出口成績,在第三世界的發展競賽中顯得格外搶眼。
第四世界為三個世界模式的延伸版,可以說總體社會被遭到全球社會的排斥;也可以說狩獵採集、遊牧、牧場以及有些自給自足的農民已超出現代工業化的標準;也可以說第一世界國家整體存在,但其他世界國家(第三世界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的生活作息皆處於水準狀態。
“第四世界”一詞起源於坦桑尼亞高級專員第一秘書恩步多米蘭多(Mbuto Milando)與加拿大全國印第安人部落大會的首席喬治·曼努埃爾(George Manuel)的對話中,米蘭多開始講述:“當原住民進入他們的部落時,基於他們的文化與傳統,都將被稱為第四世界”。《聯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中,提及第四世界的人民在通訊和組織之間要以國際條約所言,可以從中加快形式與原住民之間的貿易、旅遊和安全。
美國矽谷,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科技產業基地,然而就在這裏,卻有一片美國最大的無家可歸者聚集地,300多名無家可歸者常住這裏,他們把這裏稱作“叢林”。在美國這個第一世界國家,這些人卻仿佛生活在最貧窮的第“四”世界。攝影:龔建華(拍攝於2014年5月-2015年1月)
中緬邊境線上,散落著100多個難民營。這一個個窩棚,就是一個個沒有男人的家。俗稱“果敢王”的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主席彭家聲,近來再次出山,重新集結果敢同盟軍,聯合克欽軍和多方地方武裝兵分多路,欲重新奪回果敢老街。戰事全面升級,大量緬甸難民逃往中國邊境避難。
一名背著槍的克欽獨立軍偵察兵騎著摩托穿梭在克欽邦城鎮中。2011年6月,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再次爆發衝突,克欽獨立軍要求政府軍從緬北邊境地區的太平江電站附近新佔領區撤退,政府軍則要求克欽獨立軍從其原有據點撤走,雙方互不讓步,最終爆發衝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