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的一生】上
【阿道夫·希特勒的一生】上
阿道夫·希特勒(德語: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德國政治人物,納粹黨領袖,1933年至1945年擔任德國總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納粹德國元首。其於1939年9月發動波蘭戰役,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並為納粹大屠殺的主要發動者之一。
希特勒生於時屬奧匈帝國的奧地利地區,在林茨長大。1913年他遷往德國,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德國陸軍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納粹黨前身德國工人黨,並於1921年成為納粹黨領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發動政變,試圖奪取權力,但最終失敗並被監禁。在監禁期間希特勒撰寫了其自傳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冊。1924年被釋放後,希特勒對凡爾賽條約進行批判,宣揚泛日耳曼主義、反猶太主義和反共主義,以其個人魅力、演說才能及政治宣傳獲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持。同時他頻繁宣稱國際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為猶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陰謀。
1933年納粹黨成為威瑪共和國國會第一大黨,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此後其執政聯盟再次在選舉中獲勝,並在國會中通過《授權法》,逐漸將威瑪共和國轉變為一黨專制、納粹、極權及獨裁統治的納粹德國。希特勒藉口抵禦一戰後由英國和法國主導的不公國際秩序,試圖將猶太人從德國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當政的前六年內,德國迅速自大蕭條中復甦,打破一戰後歐洲各國對其作出的各種限制,吞併數個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國領土,由此獲得了相當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試圖為德意志民族獲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別「生存空間」,在外交上主張施行侵略與吞併,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的首要原因。他領導大規模武裝擴軍,並於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打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使得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蘇聯。至1941年年末,德國及其歐洲軸心國盟友已侵略占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後來與蘇聯戰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國的加入導致德國由攻轉守,並屢遭戰略失敗。在戰爭尾聲階段,1945年柏林戰役期間,希特勒與其長期女友伊娃·布勞恩成婚。在他們成婚兩日後(1945年4月30日),為避免被開坦克進城的蘇聯紅軍俘獲,希特勒與布勞恩自殺身亡,其屍體被焚毀並被蘇聯紅軍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種族主義政治形態領導之下,納粹政權屠殺了至少550萬包括猶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內的被視為劣等或不受歡迎的少數族裔。希特勒和納粹政權亦在戰爭期間屠殺了近1,930萬平民和戰俘。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軍事行動還造成了2930萬軍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數量為人類戰爭史上最高,使二戰成為人類歷史上死亡數量最高的戰爭。
希特勒之父阿洛伊斯·希特勒是一私生子,因而在其39歲之前皆以其母之姓史克爾格魯伯(Schicklgruber)為姓。阿洛伊斯在出身上其父不詳,從而造成日後的許多爭議。如納粹黨律師漢斯·法郎克調查了希特勒姪兒的威脅信與回憶錄,宣稱其中有未公開的書信提到Schicklgruber太太被奧地利格拉茨一猶太家庭所僱傭的情況,而那個家庭中的19歲孩子就是阿洛伊斯·希特勒。但目前沒有證據可以支持法郎克的說詞,而法郎克自己也說希特勒明顯擁有雅利安人種的完整血統。法郎克的說詞在1950年代被廣泛地信服,但在1990年代,歷史學者提出質疑。曾寫過希特勒傳記的歷史學家Ian Kershaw駁斥了此說法,並提出格拉茨猶太人早在15世紀被驅逐,並禁止日後重返該城。
1876年,阿洛伊斯·希特勒改其繼父之姓Hiedler,可被拼為Hiedler、Hüttler、Huettler,此姓名有可能被政府職員統一調整為Hitler。姓之由來為住於小房屋的人。
2010年,比利時一間雜誌社記者穆爾德斯(Jean Paul Mulders)與歷史學家維莫倫(Marc Vermeeren),將希特勒現存親戚的唾液送交實驗室,進行DNA分析。唾液DNA分析結果發現,其中含有一種北非黑人與猶太人才帶有的特殊染色體,而早在1930年代也有傳聞希特勒是猶太人與女傭的私生子。根據後人對此深入研究發現,純屬異聞不可盡信。但穆爾德斯(Jean Paul Mulders)與歷史學家維莫倫(Marc Vermeeren)並無完整調查該親戚的家人是否是後來與猶太人生子所成,所以該說法也倍受質疑。
童年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因河畔布勞瑙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曾經當過鞋匠,後來才轉為海關公務員。希特勒年幼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信徒,由於日後受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影響,曾立志要成為牧師。
浪跡維也納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目前有歷史學家指出,在小時候,希特勒曾遭到學校同學的虐待,這段「童年陰影」促使希特勒產生後來強烈的報復思想。他很愛他的家人。雖然他曾學習過繪畫,但在中學時期他學習成績非常差,尤其是法語,在他的所有學科中,只有繪畫一門是「優」等。因此,他未畢業就退學了。他的父親1895年退休,1903年1月3日去世,死於胸膜出血。緊接著母親1907年12月21日死於乳癌。父母雙亡之後,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他搬到維也納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都被以「不適合繪畫」為由被拒絕錄取。不得不流浪到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被僱傭來掃雪地、扛行李。之後因為奧匈帝國這個他憎恨的多民族國家的徵兵,他不想與他視為低等的猶太人、斯拉夫人一起軍中服役。他逃到慕尼黑,但也因為沒有職業,沒有靠山,身沒一技,前途暗淡,從而從軍(以營為家)或只想為自己的德意志帝國服役不定。
希特勒早在中學時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想,來到維也納之後又閱讀了大量宣傳「種族優越」思想的書籍,這致使他更加地沉溺於這種思想中。他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鬥」。在192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中,他表露了他對日耳曼民族優越性的確信、對猶太民族的仇恨,並且為日後走上納粹主義這道路埋下了伏筆。
第一次世界大戰
奧地利政府在戰爭爆發前要求在慕尼黑逗留的希特勒回國參軍,希特勒返回奧匈帝國後故意裝病沒通過體檢,之後返回巴伐利亞。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希特勒自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先後參與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戰役、索姆河戰役、阿拉斯戰役與巴斯青達戰役。1917年,他由「傳令兵」晉升為上等兵,並因作戰勇敢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前者在士兵和士官階層中獲得者相當稀少)。曾與他在一個部隊的士兵說他在軍中不愛與人交談,收到的信件寥寥無幾。
希特勒在1916年索姆河戰役時,大腿或腹股溝受了傷(一名曾參與此戰役的德國醫護兵詹柏(Johan Jambor)向一位名叫波拉(Franciszek Pawlar)的神父指出他因此意外失去一粒睪丸)在1917年3月返回戰場。1918年10月15日,希特勒遭芥子氣攻擊而短暫失明,在此養傷期間,德國向協約國宣布投降。
加入納粹黨
戰後,由於德國陸軍一方面要避免共產思想在軍隊中蔓延,一方面又對如雨後春筍成立的各種新政黨頗有興趣,於是成立了一個調查局。當時希特勒是德國軍隊中的一名下士,希特勒因為這個調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應徵並獲得錄用。1919年9月12日,被調查局派去監視德國工人黨在一間名叫「Sterneckerbräu」酒館的集會。在執行任務旁聽德國工人黨會議的時候,希特勒起身痛斥一個鼓吹巴伐利亞分離運動者是中了猶太人「要把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奸計,德國工人黨領袖安東·德萊克斯勒對此演說印象深刻並邀請了希特勒入黨。
希特勒本來要自己成立政黨,但希特勒考慮後,離開了軍隊,並接受德國工人黨的邀請在同年九月份入黨。在他入黨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編號和證件。到了1920年第一次給黨員編號的時候,按照姓名字母順序,希特勒拿到編號555的黨員證。事實上為了讓大家以為黨員多,他們是從501開始編號的。不久後希特勒成為主席團委員。
1921年,他正式出任黨魁,並正式將黨名更名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並僱傭了一批打手成立了納粹衝鋒隊。
在慕尼黑大學,他對被遣返戰俘的演說,其演說才能讓教授與戰俘們同樣地留下深刻印象。
啤酒館政變
希特勒獲得更多支持後,他決定利用魯登道夫的影響力發動政變,仿效義大利法西斯黨墨索里尼向羅馬進軍炮製出征柏林。希特勒與魯登道夫得到巴伐利亞邦總理馮·卡爾(Gustav Ritter von Kahr)與軍隊及警察的主要人物的暗中支持,當時有份政治海報上寫說:魯登道夫、希特勒及巴伐利亞軍警高層謀劃建立新政府。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與衝鋒隊突襲了由馮·卡爾在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館主辦的公眾會議,希特勒宣布他將與魯登道夫成立一新政府並以槍要脅馮·卡爾及當地軍事機構共同摧毀柏林當局。馮卡爾撤回他的支持並趁機逃離並開始反抗希特勒。隔日,希特勒與他的支持者至啤酒館示威遊行至巴伐利亞邦戰爭部以推翻巴伐利亞政府作為出征柏林的開始,但警方驅遂了他們,在此當中,16名納粹黨員死亡。
希特勒逃離至恩斯特·漢夫丹格的家並考慮自殺,但他很快以叛國罪被捕,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因而成為臨時的黨領導人。在審判過程中,希特勒的演講使他的人氣升高,轉變成為舉國皆知的人物。1924年4月1日,希特勒被判5年有期徒刑在蘭茲堡監獄服刑。在服刑期間受到獄警友善的對待及收到許多仰慕者的信件。1924年12月12日巴伐利亞邦最高法院的指令駁回檢察官對希特勒提早獲釋的抗議,使希特勒獲得假釋並在12月20日出獄。包含重審的時間,希特勒僅服刑約一年的時間。
著作《我的奮鬥》
在蘭茲堡監獄的時間,希特勒以口述而其副手魯道夫·赫斯手寫完成了《我的奮鬥》上篇。其後則向一神秘組織Thule Society成員埃卡特(Dietrich Eckart)口述完成自傳及其思想闡述。該書分別在1925年及1926年出版各一冊,至1934年的銷售量為24萬本,而至二戰結束,約有千萬本被售出或發出。
希特勒花了幾年躲避自該書版稅而來的稅金,共欠約405500馬克(約今日六百萬歐元)。希特勒成為總理後,其逃稅之追討被擱置。
《我的奮鬥》著作權被巴伐利亞自由邦主張擁有至2015年12月31日。該書在現今德國的出版僅限於學術研究與已加註評論版本。
納粹黨的重建
自希特勒釋放以來,在德國的政經情形已有了改善,阻礙了希特勒煸動暴動奪權的機會。即使啤酒館暴動讓希特勒受到舉國的關注,但納粹黨的主要根據地仍一直在慕尼黑。
納粹黨及其他相關組織因啤酒館暴動的關係在巴伐利亞邦被禁止,希特勒以日後只用合法手段取得政治權力說服巴伐利亞總理Heinrich Held解除對納粹黨的禁令。雖然禁令在1925年2月16日被解除,因為希特勒激動的演說卻對公共演講有了新的禁令,自希特勒公開演講被禁後,他任命了1924年被選為國會議員的格里哥·斯特拉瑟為黨的組織機構部長(Reichsorganisationsleiter),授權他在德國北部組織新的黨部,其弟奧托·斯特拉瑟及約瑟夫·戈培爾的加入,主導另一條路線,在黨綱內強調社會主義元素,這使得Arbeitsgemeinschaft der Gauleiter Nord-West成為黨內的反對派,影響希特勒威信,但1926年的巴姆堡會議中被希特勒鬥垮,在此之中,戈培爾加入希特勒的一方。 在此次黨內危機之後,希特勒更加集中黨的權力於己身,並確立了領袖原則(Führerprinzip)為黨的基本原則。
打擊天主教
1931年希特勒參加德國大選,由於宣揚仇恨主張而被天主教逐出教會,教皇下令天主教徒不得投票給希特勒。至此希特勒與天主教及其主要大黨中央黨決裂。他後來上台即取締天主教,統一德國教會,為此贏得了不少仇恨天主教的路德宗原教旨基督教會支持,使其可全面控制德國的宗教思想,為日後之政權打下基礎。
崛起
布呂寧時期
希特勒的政治生命轉捩點,經濟大恐慌致命地打擊了1930年的德國。同年選舉使得納粹黨在國會的席次在由12席,至1930年9月大選獲得107席,成為國會的第二大黨。在獲得了國會前所未有的支持下,1932年希特勒打算參選總統。同年1月27日的杜塞道夫,希特勒在工業家俱樂部的演講獲得德國大多數有影響力的工業家廣泛的支持。雖然希特勒自1913年離開奧地利,但他至今仍未是德國公民,也因此無法參選。同年2月,有納粹黨參與的布朗斯威克邦政府任命希特勒為非主要的行政官員並因此在1932年2月25日取得布朗斯威克邦的公民權,在之後幾天,其它邦也給予他公民權,如此一來便自動擁有了德國公民權並能讓他參選總統。在兩輪選舉中,希特勒皆得到約35%的第二高票,但都敗給總統保羅·馮·興登堡,雖然競選失敗,但其實他仍有其它替代路線可以獲得政治權力。
帕彭與施萊謝爾時期
1932年6月,總統興登堡任命保守右派的帕彭為新一任總理,但帕彭在國會僅獲得德國國家人民黨的支持,而在1932年7月的德國國會選舉中,納粹黨獲得230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帕彭知道內閣繼續執政必須得到納粹黨的支持,因而企圖說服希特勒答應接受副總理此職位,希特勒認為自己適合總理一職,但遭到興登堡的拒絕。
而後對帕彭內閣的不信任案獲得84%國會議員的支持。11月國會重新選舉,納粹黨流失了部份選票但仍為德國國會第一大黨。
帕彭建議興登堡解散國會無限期推遲國會選舉,起初興登堡答應了他,但之後失去施萊謝爾與軍方的支持,於是興登堡改由施萊謝爾接任總理。施萊謝爾想利用格里哥·斯特拉瑟來分裂納粹黨,但並不成功。隨後,施萊謝爾又遭逢倒閣危機,建議興登堡動用緊急命令以解散國會、推遲國會選舉,但興登堡並沒答應。
成為總理
帕彭為了向政敵施萊謝爾報仇,而與右翼國家人民黨黨魁阿爾弗雷德·胡根貝格、亞爾馬·沙赫特和福茲·梯森等德國企業家共同籌劃一個陰謀,他們經濟上資助了負荷龐大選舉花費瀕臨破產邊緣的納粹黨,企業家積極向興登堡說服任命希特勒為總理。最後興登堡同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由納粹黨與國家人民黨共組聯合內閣。帕彭為副總理、胡根貝格為經濟部長,威廉·弗利克為內政部長及戈林為不管部部長等。1933年1月30日在興登堡總統辦公室,希特勒以簡單的儀式宣誓成為德國總理。
國會縱火案與授權法案
雖然希特勒成為總理,但納粹黨在國會裏並不是絕對多數,並且受到左翼反對黨的阻擾,於是希特勒說服興登堡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選舉預定在1933年3月初。
但在2月27日,國會大廈被縱火,一名荷蘭共產黨人被發現在大樓中,這場火也被渲染為國會的第二大黨共產黨(也是納粹黨的主要政敵)所為。
隔日,國會火災命令通過,德國基本人權被限定,根據該命令規定,共產黨領袖被逮捕,動員衝鋒隊將全國所有共產黨黨部占領並禁止了共產黨員參加3月初的國會選舉,納粹黨使用武裝部隊的暴力、反共情結以及利用國家機器作宣傳贏得了44%的席位(國會議席依得票比例分配),聯合德國國家人民黨成為國會裡絕對多數。
希特勒在3月15日選舉後的內閣會議中提出授權法案(可使內閣獲得法律上允許的四年權力)的概想,納粹黨想利用授權法案取得完全的政治權力而不用必須擁有國會的絕對多數且不須與執政聯盟中的其它黨談條件。
長刀之夜與興登堡逝世
希特勒無法控制衝鋒隊在街頭的暴力——這影響了希特勒的權力,故欲除去衝鋒隊及其領導者恩斯特·羅姆。他還想挑起國防軍高層對衝鋒隊的害怕及厭惡,特別是在羅姆企圖把國防軍納入其領導的衝鋒隊之下之後。最後,希特勒的清算,以消除攻擊其政權的政敵,特別是忠於副總理帕彭的人馬。在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進行清算,期間至少有85人死於清算,雖然最後的死亡人數已達幾百個。超過一千的反對者被逮捕,大部分參與行動的是黨衛隊及蓋世太保,此次行動使國防軍加強並鞏固對希特勒的支持。
1934年8月2日,聯邦大總統保羅·馮·興登堡病逝,緊接著並未舉辦總統選舉,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勒內閣通過一項宣布總統職權暫時中止並將該權力轉授予總理的法案,使希特勒成為元首兼帝國總理,希特勒也成為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德國所有官兵向希特勒宣誓。8月19日,此法案在德國全民公投中獲88%的選民認同,但違反了威瑪憲法與授權法案,該憲法規定由最高法院院長代理總統直至下次選舉,而授權法案特別規定希特勒不得利用任何方法侵奪總統職權,然而已無人能反對他,希特勒正式實行獨裁統治。
納粹德國
在執政期間,希特勒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納粹化」。廢止威瑪共和國,將德國改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解散國會,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迫害和屠殺天主教會、自由派基督教會、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和猶太人,宣布納粹黨和納粹德國合為一體,開始了一黨專政及獨裁的道路。在納粹德國初期階段,他的經濟措施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陰影,也因此獲得低下層民眾的支持。希特勒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納粹德國初期(1938年)已實現了,從而使更多人擁護希特勒。對他不滿的評論,一般是針對二戰爆發後,他與德國的國策。
經濟與文化
納粹的政策鼓勵婦女生育並留在家。在1934年9月的對國家社會主義婦女組織的演講中,希特勒認為「德國女性的世界是丈夫、家人、孩子以及家園。」希特勒監督了德國歷史上最大的建設工程,水壩、高速公路、鐵路及其他。然而這些並未對威瑪時期的大量失業有具體成效,薪資略有減少,但生活費用比二戰前增加了25%。
希特勒政府還贊助建立巨大宏偉的建築,與國家首席建築師施佩爾確立希特勒對德國古典文化的重新見解。1936年柏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希特勒開幕。希特勒也給予過大眾金龜一些設計點子。
優生政策與大屠殺
希特勒的種族淨化政策的基礎來自法國人阿瑟·德·戈平瑙的優生學、種族主義及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在納粹德國得到全面的推展,以經濟理由將不具生產力的人口以各種方法處理掉,以阻止他們繁衍後代,並要求每個國民都必須保持強健的體魄。納粹希望通過此舉,實現其創造一個優等民族(德語:Herrenrasse)的夢想,這樣的優秀種族是不容有病弱者的。早期德國國會便通過了對各種遺傳病病患以及嚴重酗酒者進行外科手術絕育的法案。1933年7月14日,納粹黨在德國推行《防止具有遺傳性疾病後代法》,將數十萬名有遺傳性疾病的人強制絕育。該法詳細列出要針對的一系列遺傳性病患,其中有先天性智障、遺傳性癲癇、精神分裂症、遺傳性失明或耳聾、嚴重遺傳性身體畸形,還有酗酒。同年十一月在另一項法律中又強調對「傷風敗俗者」的處理,規定要對罪犯、妓女、妨害治安者強制絕育。生理殘疾的兒童因此成為T-4行動最早的受害者。
1939年至1945年間,黨衛隊在傀儡政權及佔領下的領土有系統地屠殺了1100萬至1400萬人,除了極少數免於此難。包含在集中營、猶太區的600萬猶太人,除了毒氣、許多人死於飢餓與疾病,或死於過度勞動。除了猶太人外,還包括部份波蘭人、吉普賽人、共產黨員、異議份子、抵抗組織、同性戀、肢體障礙者、智能障礙者、精神病患者及蘇聯戰俘、耶和華見證人信徒及基督復臨派信徒等。最大的屠殺中心是奧斯維辛集中營。
據知希特勒從無巡視集中營及公開談論屠殺的明確詞語。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是由納粹領導高層希姆萊與海德里希在實行計劃中扮演關鍵角色。雖無希特勒授權大屠殺的明確命令文件,但已有文件表示他批准了在波蘭及蘇聯的別動隊指示,且瞭解他們的行動。為了使最終解決方案更有統合性的實行,在1942年1月20日柏林附近舉行萬湖會議,十五位官員舉會,由海德里希領導,艾希曼負責會議記錄和資料準備。會議記錄提供了大屠殺最明確的證據。(續)
上一篇:【認識“納粹”德國史】下
下一篇:【阿道夫•希特勒的一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