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濟群法師:我們誤解了這世界※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似乎覺得佛法離生活很遙遠。其實,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各種問題,佛法都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正確認識,並提供究竟的解決途徑。因為世界的所有問題,無非是人的問題。很多時候,事情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並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具備什麼認識,以什麼心態來處理。
佛法自古被稱為心學,是引導我們認識並改善心性的一種智慧。過去的許多文人士大夫,往往既是儒者,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依此安身立命,修心養性。而對普通百姓來說,佛教則承擔著心理撫慰和指點迷津的作用。當他們不知何去何從,就會到寺院燒香禮佛,祈求佛菩薩加持,或直接請求法師開示。所以,出家眾的職責就是內修外弘,一方面精進修行,令自己明心見性;另一方面要傳播佛法,為信眾排憂解難。相比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西方心理學,佛教對心性的認識更為透徹。所以近幾十年來,西方心理學界也在不斷吸收佛法的理論和禪修方法,用於心理學的學科建設及臨床治療。相關書籍正在陸續介紹到國內。
從文化傳統來說,西方哲學早期關注對世界本體的認識,其後才重視認識論及人的問題。因為我們能認識什麼樣的世界,是取決於我們的認識能力。就像一面鏡子,如果它是哈哈鏡,或破碎而佈滿污垢的,就不可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認識能力極大提高,對浩瀚太空有了越來越多的發現,對微觀世界也有了越來越深的瞭解。這就說明,你的認識達到什麼程度,世界就在你面前展現相應的廣度和深度。
那麼,人有沒有能力認識無限的宇宙?佛法認為,人的認識有兩個層面。一是來自經驗積累,即通過教育和生活學到的。在這個層面,再多的有限還是有限,不可能認識無限。但佛法也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和宇宙是相通的,所以生命內在還蘊含無限的智慧。在沒有開發無限性之前,生命是渺小而短暫的。不必說人生短短幾十年,即使我們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中也是微不足道的。惟有開發無限的智慧,我們才有能力認識無限的世界。這種對無限性的認識,需要通過禪修向內開發,而不是向外尋求。
此外,佛教關於輪回和心性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文化的不足。儒家關注的重點在於現世,不太關心死後的問題。但不關心,是不是死後就沒問題?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回避“死”,從來不願正視它,一旦死到臨頭,就被巨大的恐懼所淹沒,死得痛苦、掙扎、毫無尊嚴。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始終是人類永恆的困惑。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能找到生命的真正價值所在。
千百年來,中國社會嚮往的成功,是通過寒窗苦讀,求取功名,由此光宗耀祖,揚名後世,都是在現實層面的。而印度文明關注的核心,是輪回與解脫。當我們立足于現實,所見永遠是局部的,是沒有來龍去脈的片段。就像人生,哪怕蓋棺定論時,也只能看到今生的起點和終點。而在無盡的生命長河中,這個起點和終點不過是一片浪花的生滅。只有成就無限的智慧,才能真正看清,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輪回的思想,重點是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的長度。如果不認識輪回,生命只是一個短暫的片段,是沒有長度的,對生命的認識也是不完整的。除了輪回,佛教也很關注心性,這是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的深度。生命的存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古希臘哲人在三千多年前就警醒世人:“認識你自己!”那麼,什麼代表你自己?如果不瞭解心性,我們又何以認識自己?而認識世界真相乃至成賢成聖,同樣離不開對心性的了悟。
我曾在北大參加“佛學與心理學”的對話,也涉及到這個話題。為什麼佛教如此關注心性,而西方宗教卻不太關注這一點?因為西方宗教屬於他力信仰,不需要對生命有太多瞭解,只要信仰、聽話、多做善事就行了。至於能不能升到天堂,那是上帝的事,不需要你關注。而佛教偏重自力,要靠自我拯救。這就必須向內探究,瞭解心性的真相和運作規律,才能知道我們到底有沒有自我拯救的能力,以及如何開發這種能力。
此外還有價值觀的問題。人生究竟蘊含多少價值?如果不瞭解心性,所謂的價值觀,必然局限于現實生活,以現前的利益和感受為導向,註定是膚淺而渺小的。就像在孩子眼中,最有價值的往往是一粒糖或一個玩具,為此,他願意拿自己的全部去交換。如果不能找到人生的最大價值,我們未必比一個孩子看得更遠,也難免作出荒唐的選擇。所以說,價值觀決不是形而上的抽象問題,而是直接關係到我們的人生選擇,關係到今生的幸福與否。
我們能認識什麼樣的世界,是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能力。就像望遠鏡,每一次改進,都使人類的觀察範圍擴大一步。但不論怎麼發現,相對無限的宇宙,仍是滄海一粟。而佛法對心性的認識是向內開發,一旦打開我們本來具足的無限智慧,就天上天下,無所不知了。因為心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兩者是一體的,沒有能知和所知的分別,也沒有已知和未知的界限。正如《大般若經》所說:“一切世界一切有情色相差別,及餘物類種種不同,如來皆見,如觀掌中阿摩洛果。”
佛法講緣起性空,講諸法唯識,既說明事物本質是空,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也說明在認識世界時,心並不是單純的觀察者,同時也在影響物質世界,決定它以什麼方式存在,所以說,不論對自然還是人類社會的認識,關鍵在於我們具備什麼樣的心性。這是開發認識能力的根本所在。儒家文化立足社會現實,西方哲學重視探究世界真相,而佛教心性論和輪回說恰恰可以彌補兩者的不足。
《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這本書,根據我和周國平老師的多次對話整理而成。周老師富有求真精神,對哲學、社會都有深入的思考。我自己在修學過程中,也致力於探究生命真相、解決人生問題。我們研究的領域雖然不同,關注的問題卻極其相似,有談不完的話題。自2012年第一次見面以來,我多次在北京和周老師相約見面,或在法源寺的走廊下,或在周老師的茶室中。我們在放鬆的狀態下,隨著思維的自由流淌,交流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和周老師對話,讓我開闊視野,激發靈感,增長見識,可謂暢快!
這本書,可以說是西方哲學與東方佛學的一次碰撞。我們談話的內容,既是哲學關注的,也是佛法要解決的,更是現實人生回避不了的問題,如信仰、本體、自我、命運、生死、苦樂、道德等。周老師闡發西方哲學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我則從佛法角度分享我的認識。每一次,我們都在意猶未盡的享受中結束交流。
人類創造了文明,文明也改變著人類命運。今天,人們有了夢寐以求的舒適生活,可很多人過得並不幸福,社會、生態等問題日益尖銳。問題到底在哪里?我想,還是要回歸到人類自身來思考。佛法提供的角度,是充分認識心性,造就健康的心態、人格及生命品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信這樣的對話,既能增進東西方文化的相互瞭解,也能為解決社會人生的問題提供思路。
釋濟群法師:念佛不是與佛交易!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幾十年,不可謂不精進,卻看不到多少效果。煩惱一來,佛號就再也提不起,再也找不到了。
為什麼這顆心依然被煩惱所轉?為什麼這聲佛號不能對治妄想?為什麼往生極樂的願望仍是模糊不清,若有若無?
原因就在於,我們未能掌握修行核心。
佛教有諸多宗派,僅漢傳就有天臺、華嚴等八宗,其中又以淨宗流傳最為廣泛。尤其在家居士中,多半都以念佛為常課。
但很多人對淨宗的瞭解只是一句佛號,再多一點,也不過是被尊為淨土三經的《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
而這種瞭解也僅限於誦一誦,對經義並無多少認識。雖然會誦得很流利,誦得自我感覺良好,卻不能將經教蘊含的修行原理得心應手地用起來。
事實上每部經都是佛陀為眾生宣說的修行原理,如果我們不瞭解其中深意,誦經就會有口無心,流於形式。哪怕誦得再多,也難有真實力用。
心,才是佛法關注的重點,才是修行入手處和著力點。
但不少學佛者卻把念佛誦經作為和佛菩薩交易的籌碼,似乎我念了多少佛,誦了多少經,將來可以把這些功德找阿彌陀佛報銷。
更有些人,恨不得立刻就要兌現,就要產生效益。生活中稍稍遇到一點挫折,就抱怨念佛不靈,誦經無用。以這樣的心態來念,效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