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歷練悟禪行**張拙與茶陵之悟道禪緣
張拙秀才,石霜慶諸禪師之法嗣,生平不詳。
因受禪月大師指點,前來參石霜禪師。
石霜禪師問:“秀才何姓?”
張拙秀才道:“姓張名拙。”
石霜禪師道:“覓巧尚不可得,拙自何來?”
張拙秀才一聽,豁然有省,乃呈偈曰: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石霜禪師于是印可了張拙秀才,並接受他成為自己的得法弟子。
張拙秀才的這首悟道偈子非常有名。它把禪宗的基本精神、用功方法非常到位地給傳達出來了。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這兩句直點吾人之自性,能生萬法,遍一切處,一切眾生皆具此性,與我一體不二,實際上,無有人我、彼此之分。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這兩句指出吾人之心,隨六根外馳六塵,生出種種妄想煩惱,將我們的自性清淨本心障住,使我們本具的智慧之光無以顯現。吾人若能一念做到無分別、不執著,則我們的智慧之心當即朗然現前,無有纖毫阻隔。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這兩句說修行用功的要點,要作平等不二觀,將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真如與諸法、入世與出世、生活與修行,融為一體,切忌取一舍一。所謂『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末了這兩句則道出:證悟之後,『隨緣任運、透脫生死』的大自在空寂妙境。
茶陵(今湖南長沙附近)鬱山主,生平不詳。出家後,一直住山,不曾行腳。
一日,從廬山來了一位募化的僧人。
鬱山主和他談到宗門中參禪頓悟的事情,對方建議他看這樣一則公案—
『僧問法燈(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百尺竿頭,如何進步?”燈云:“惡。”』
於是,鬱山主便按那位僧人的教導,放下萬緣,朝于斯,夕于斯,一心參究這個公案。這樣一直參了三年。
某日鬱山主騎著小毛驢外出,在過一座木板橋的時候,小毛驢突然一腳踏翻橋板,連人帶驢,一齊掉到橋下。
這意外的一驚,令鬱山主頓時言思路絕,豁然大悟。于是作偈曰:
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鬱山主悟道後,深信佛法不從人得,更是深居簡出,不再遊方。
鬱山主乃白雲守端和尚的得度師。白雲守端和尚曾就鬱山主悟道因緣,作詩贊曰:
百尺竿頭曾進步,溪橋一踏沒山河。
從茲不出茶川上,吟嘯無非啰哩啰。
紅塵歷練悟禪行
萬般隨緣不染心
提放順隨因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