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8 22:08:52幻羽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25) ─《安般守意經》數息禪法



        ─參修應識之法要(-25) ─《安般守意經》數息禪法

《安般守意經》,東漢安世高所譯之坐禪佛典,收於《大正藏》經集部,論述以觀察呼吸作修習禪定的方法。此安那般那念與不淨觀合稱二甘露門,後漢到東晉時期所流行的禪法。康僧會、支愍度、謝敷、支遁、釋道安等人都曾之作注,但已佚失,現僅存留康僧會、謝敷、道安該經作注時寫的序文。

現今所見的《大安般守意經》已非原譯本,而是譯文與註釋夾雜的擴充本。1999年在日本大阪府·天野山發現了金剛寺版《安般守意經》似比《大安般守意經》更近原譯本,其內容和《修行道地經數息品》、《陰持入經》有密切關係。巴利三藏中部收有《入出息念經》(Anapanasati Sutta),與本經同解說安那般那念的禪經。

安般,數息觀的異譯,經文謂:「安名入息,般名出息」,故此經所論,首在透過控制數出入息以達『守意』的目的。

*入息:吸氣到呼氣之間的短暫休息的身心狀態。

*出息:呼氣到吸氣之間的短暫休息的身心狀態。

<1>守意:掃除各種思想障礙以使內心不亂。

<2>六事:「守意」的法門,分別: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又稱六妙門,達至涅槃之法。

<3>數息:反覆地從一至十數呼吸。

<4>相隨:順隨呼吸出入,注意力集中在呼吸運行之上。

<5>止:注意力轉向止於不動的鼻頭,使人不受一切外物的干擾。

<6>觀:觀五陰而悟「非常、苦、空、無我」。

<7>還:棄身七惡、還五陰,以斷除人生的貪與愛。

<8>七惡:殺、盜、淫、妄言、兩舌(搬弄是非)、惡口(新譯粗惡語,以口傷人)、綺語(淫意不正之言詞)

<9>淨:即無(安世高以格義法譯涅槃),無欲無想,不受五陰之境。

<10>十六特勝:數息觀中最殊勝之十六種觀法,對六妙門的詳細解說。

《安般守意經》,說明「坐禪數息」的主張,中國禪學史上最早提到「坐禪」的經典。南禪興起前,坐禪修禪的不二法門。

何以故數息?不欲墮五陰故。何以故相隨?欲知五陰故。何以故止?欲觀五陰故。何以故觀陰?欲知身本故。何以故知身本?欲棄苦故。何以故還?厭生死故。何以故淨?分別五陰不受故。便墮黠慧八種道,得所願也。



略說“數、相隨、止、觀、還、淨”行六事:

<1>數:莫過十息,莫減十數等兩惡。喘息長即自知;喘息短即自知;喘息動身即自知;喘息微即自知;喘息快即自知;喘息不快即自知;喘息止即自知;喘息不止即自知;喘息歡即自知;喘息不歡即自知;內心念萬物已去,不可複得,喘息自知;內無所複思喘息自知;棄捐所思喘息自知;不棄捐所思喘息自知;放棄軀命喘息自知;不放棄軀命喘息自知等十六即時自知。六事再加上十息即是十六事,接著說明息,及坐、行中如何修持。佛是了不欲痛、避亂意、用因緣,不欲與生死會故、欲得泥洹道等四因緣所以人數息守意。並說明念生死校計、食多、疲極、坐不得更罪地等四種數息使不上的障礙。

<2>相隨:行善法從中得解脫,當與相隨。亦謂不隨五陰六入,息與意相隨。

<3>止:說明何在止在鼻頭。

<4>觀:觀息敗時,與觀身體異。息見因緣生,無因緣滅也。

<5>還:還棄結即棄身七惡,淨棄結即棄意三惡。以五陰及十二因緣做觀。

<6>淨:諸所貪欲不淨,除去貪欲是淨。

故從息至淨,是皆觀,謂觀身、相隨、止、觀、還、淨,本無有。內意數息,外意斷惡因緣,是二意。

何不先內外觀身體,而以此六事觀,並解釋意相觀、意觀止、出息入息盡定觀及內外法、法觀止等。覺知出入息,並說明以見觀空等無道修觀。

說明愛欲、嗔恚、癡、戲樂、慢、疑、不受行相、受他人相、不念、他念、不滿念、過精進、不及精進、驚怖、制意、憂、匆匆、不度意行愛等十八煩惱不能成就安般守意。

 

十六勝(sodawqkqra)即時自知,其內容如下:何等十六勝即時自知?

1、喘息長即自知


2、喘息短即自知


3、喘息動身即自知


4、喘息微即自知


5、喘息快即自知


6、喘息不快即自知


7、喘息止即自知


8、喘息不止即自知


9、喘息歡心即自知


10、喘息不歡心即自知


11、內心念萬物已去不可復得喘息自知


12、內無所復思喘息自知


13、棄捐
捨棄所思喘息自知

14、不棄捐所思喘息自知


15、放棄軀命喘息自知


16、不放棄軀命喘息自知。

十六即時自知也。十六勝這是反映數息念中由數息引生的心理專注,相互作用體驗佛理的一系列運作過程,一共分十六個次第。

 

安般守意之修行方法

 () 前行方便

1. 認知息相欲修習安般守意業處者,應當先了解自己的性行,再選擇適當的場所,而後開始進行修數習。根據《大安般守意經》所述:修習安般守意必須先認 知息相,即認識息有四種不同的狀態:風(有聲、能言語)、氣(無聲、守)、息(出入、命)、喘(氣出入不盡、意),緊接著認識息的狀態。

行息不能順暢,即雜息(大息);若數息至十息無錯亂,即淨息(中息);已得道,即道息(微息)。然而,行息中要注意數息所生的過失,以避免數息散亂。即「意有所念,有遲、疾、大、小,耳聞聲亂。」「意有所念」是指意念 別有其念想,這並非無任何其念頭,而是不與諸煩惱相應,《大安般守意 經》中提到有十八種煩惱念,令修習不能隨順於道。

如經云:安般守意有十八惱,令人不隨道。一愛欲,二瞋恚,三癡,四戲樂rati-krida,嬉戲,五慢,六疑,七不受行相,八受他人相,九不念,十他念,十一不滿念,十二過精進,十三不及精進,十四驚怖,十五為強制意,十六憂,十七為匆匆,十八不度意行愛,是十八惱。不護是十八因緣,不得道,以護便得道也。

從上引文可知,文中「意有所念」指前十三種及十四種以後的煩惱。「有遲疾大小」是指過精進(太急方便)與不及精進(太緩方便)。這與莫過十數、莫減十數有相同的意義。「耳聞聲亂」若比照《瑜伽師地論》卷 98 的五障礙法,其中第一「於其外緣,其心散亂。」同義。若能通曉憤怒、猶豫等心理,即斷除煩惱因緣。

2. 知坐與行

以上說明第一項前行——認知息相。緊接著來談另一種前行,知坐與行二事。什是坐?什是行?二者是否相同?《大安般守意經》對「行」未單獨說明,「坐」即有解釋。

所謂「坐」是指數息時身坐,心理活動(受、想、行、識)停止不動。本經對二事極重視,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一書中曾提:「《安般守意經》中是相當調「坐禪數息」的主張,即認修習數息觀必須採取靜坐的方式,這是中國禪學史上最早提到「坐禪」這個詞,而坐禪也成早期習禪的主要形式,並對中國禪的發展生了很大的影響。」

至於坐與行的同異,經中云:「報:有時同,有時不同。數息、相隨、止、 觀、還、淨,此六事有時坐,有時行。何以故?數息意定是坐;意隨法,是行。已起意不離行,亦坐也。」

由上引文可看出,《大安般守意經》持以兩邊說(亦同、亦不同),其論理是認:生「起」道「意不」相「離」同,各別的意義不同。「坐」主要是指「數息意」念安「定」,「行」是指「意」念「隨」順於「法」。以六事分別,即數與隨。



此外,《大安般守意經》談到「坐」,除了從論理言及,亦從實行功用,提出三種坐,隨順於道的方法,即:一、數息坐;二、誦經坐;三、聞經喜坐(諦聽思惟佛法)。

亦有說:「一味合坐,二淨坐,三無有結坐。何等味合坐?謂意著行不離,是味合坐。何謂淨坐?謂不念淨坐。何等無有結坐?謂結已盡無有結坐也。」

文中三種坐,不離六事的範圍。如味合坐即「數」、「隨」,淨坐即「止」,數至淨皆「觀」,無有結坐即「還」與「淨」。還與淨所去除的煩惱不同,還捐「棄身」體發動的殺、盜等「七惡」,淨捐「棄意」識發動的憤怒等「三惡」。「還」不起惡,若起惡不還。還與淨有無身體、意念的存在呢?

經說:「還」有身,亦無有身,但存有意;「淨」無身,存有意,亦無意。即謂「前助身,後助意。不殺、盜、、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是助身。不嫉、瞋恚、癡,是 助意也。」還助身,淨助意。

對於導致坐不久的原因,說到有四種因緣,即:一、意念生死,籌算計較; 二、食多;三、極度疲倦;四、坐不得罪地相。這四種因緣導致的結果,都有相狀可知,如「坐數息,忽念他事,失息意,是念校計相。骨節盡痛,不能久坐,是食多相。身重意瞪瞢,但欲睡眠,是疲極相。四面坐不得一息,是罪地相。」經行與讀經,能防犯前四種因緣的生。總而言之,《大安般守意經》提到前行方便,特別重視認知息相與坐行二事;然而,「坐禪」的姿勢較少說明。

 

() 修行方式

1. 四事與六事

《大安般守意經》修息有兩種;六事與四種安般守意行。從內容上,六事增添了「還」與「淨」。印順法師曾言:「然依本頌的(有四頌)解說,四事是:數息,相隨(不亂)則止,能相隨當觀(住觀),觀乃還淨。四事是含得六事的;一般的四事與六妙,從此分化出來。可說四事(含六事的)是略的古說,六門是精析的新義。」從文中可知,六事四事的分化。南傳《淨道論》有八事之說。

2. 六事之意義

(1) 通說

如前所述及的六事,依照《大安般守意經》是分二部分:止與觀。數息與相隨目地在於止,此禪的原始本義。止提供觀一種特殊的心理條件,透過觀想之對象由此認識意念的起伏,對現前之害以針對性的行藥治療,作一種特定的禪法。若能成就止觀或定慧二法,必可臻於勝妙之境。通過對佛教教理的思惟,滅除五陰穢想,還心以潔淨,而歸於泥洹,即將觀引向還與淨。

(2) 別說

六事的解說,《大安般守意經》一共出九點,即:一、控制方向;二、控制意念;三、譬說明;四、對治效用;五、進修狀態;六、達成目標;七、隨順因緣;八、與三十七品三十七道品的關係;九、揀擇六衰六境

透過意念專注於息,將息(意)達到無有意的狀態,至此已無其念想,進入止的狀態。若念頭興起,分別意念之生起處,這即是觀。修習上若能按照此一次第,即能達到安般念定。

從以上所述,可知安般守意的「守」與「意」是不能看成一個詞彙來理解,應當分別而說。然而,解析義理之後,更應從觀法上,相依相攝的關係中推求,把握其安般守意的實義涵。

 

依照《大安般守意經》是分二部分:止與觀。數息與相隨目地在於止,此禪的原始本義。止提供觀一種特殊的心理條件,透過觀想之對象由此認識意念的起伏,對現前之害以針對性的行藥治療,作一種特定的禪法。若能成就止觀或定慧二法,必可臻於勝妙之境。通過對佛教教理的思惟,滅除五陰穢想,還心以潔淨,而歸於泥洹,即將觀引向還與淨。

六事的解說,《大安般守意經》一共出九點,即:一、控制方向;二、控制意念;三、譬說明;四、對治效用;五、進修狀態;六、達成目標;七、隨順因緣;八、與三十七品三十七道品的關係;九、揀擇六衰六境 

經云:「十息有十意,十絆,相隨有二意,二絆;止一意,一絆。」

<1>數解釋斷除外界的干擾。

<2>斷除內心的干擾。

<3>制止種種罪行。

<4>卻除世間意念。

<5>不受世間左右。

<6>意念全斷除。

經云:「六情意家,貪愛萬物」。

六情指眼迎合色、耳受納聲、鼻追隨香、口欲求味、以細滑等觸覺身、衰頹的意是種子,裁植而成萬物即是癡,由此六情而有生之物。止獲得道意,畏懼世間。觀不趣向五陰,不希求世間。還令世間意念無所有,念想斷除。



隋代天臺宗創始人智頷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亦稱《童蒙止觀》)中,將呼吸分四種表相:

<1>風相:即指坐時鼻中一呼一吸,感覺有聲音。

<2>喘相:即指坐禪時雖然感覺不到一呼一吸有聲音,但呼吸結滯不通。

<3>氣相:即指坐時呼吸雖然沒有聲音,也不結滯(急促),但一呼一吸不細。

<4>息相:即指坐時呼吸無聲音,也不結滯,又不粗,一呼一吸綿綿,若有若無,有助於精神安穩,情飽滿。

他認風、喘、氣三相是不能達到調息的目的的,因有風相者則息散(不集中),有喘相者則息結(不通),有氣相者則勞(不安定)。有此三相者,心亦難定,必須注意調息,一是使心安定,二是使身體放鬆,三是想氣息似乎從身體的每一毛孔出入。

初學坐禪的人,應注意調和鼻息,深、淺、粗、細、長、短、急、緩要得當,不要時深時淺,也不要時粗時細。方法是由鼻孔吸入至喉,再至胸,再至腹部,然後再由腹部至胸、至喉,再至鼻孔呼出。如此迴圈吐納,但宜輕緩,長短均勻。

也可以採用數息法,即將出息和入息,由1數至10,反復練習,可以達到調息的目的。 

數息中造成念頭躁動散亂是什原因呢?問題出於想太多的事情,那應該從何處觀察呢?應從五陰及六衰觀察。利用數的方式,遮蔽意念的躁亂,斷除外界的干擾。那這樣是否都是一直停留於數呢?不是的。如果能久久以息所緣不再忘失,這時候亦就不必再數,只要心隨於息,心息相依,進入專注之狀態。這樣,連記數的散亂,也離去了,久久修息漸成,攝心進入定中。

上述是說明數、隨、止,這僅算是止的狀態,對於妄念只能降伏,並未徹底的斷。若要徹底的斷,須從觀、還、淨,依止而起觀趣入證理。進入觀的先決條件,必須得運用修止數、隨、止,由於「止」我們才能「觀」,能更深入觀察,堅固我們的定力。「止」即集中精神,我們自然就能看

「觀」時,心變得更加平靜。其次,修止若能活用自如,則不易走回頭路;相對之,修觀亦是如此,若能行運自如,即能除卻世間意識的支配,切斷六衰,不再受世間左右
;若念想已斷除,隨順於道,這即是淨。以整體來說,分析六事的關係,同時亦不能忽略彼此之間的互動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XjFiWbkEA

        如何數呼吸(聖嚴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8UVWOeTh8

       如何體驗呼吸(聖嚴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2jpnsY0rc

禪坐的呼吸方法-原則與步驟() 聖嚴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OhS5GFats

禪坐的呼吸方法-原則與步驟() 聖嚴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WUX_kL1IE

禪坐的呼吸方法-原則與步驟() 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