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11:44:07幻羽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10)─從苦諦認真起修


 
              ─參修應識之法要(-10)─從苦諦認真起修

佛陀轉法輪之初,是轉四聖諦法輪─苦、集、滅、道等四法,世尊言:『苦諦應遍知,集諦應永斷、滅諦應作證、道諦應修習。』所以我們要遍知何是苦,好好認識苦,從苦中體會是無常法,無常法都是苦,是不真實的,故不要執著。然後知苦是集諦之果現,也是果報之因,過去世所造之業,那今生已遍知苦,如何來做永斷此集諦之因緣,而且要作到永斷,若今生作不到永斷集諦,來生還是於六道中再輪回。

而要作到永斷集諦之業因,不黏一切因,就要用滅諦之法,也就是世尊所說的諸佛法,要去證知,所作要能辦到。若光知何種佛法,而不去做修持的工夫,這就是僅光認知佛法,說而不練心、去習、去執,則集諦要永斷是不可能的,集諦不滅,是對於苦諦認知還不遍、不深入,還是不具足滅諦之要理,所以修行者此心還是有所執著,當然就不能於今生得解脫。所以初步認知─苦諦「應遍知」,集諦「應永斷」、滅諦「應作證」、道諦「應修習」。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如何認知「苦諦」?若無深切地認知苦諦,您就發不起出離心,就不能認知您還有多少業報要在來世無量劫中承受,所以現在首當遍認知苦諦真實道理。

這四聖諦之稱為「聖」,就是能切實證得解脫初步道理,這是與外道行者認知最不同的地方。外道行者不是求生梵天以為究竟,就是說不用修行,時間到了自然就能成佛,甚至對於外道法雖知不究竟,但卻不知要如何來修行,以至於修苦行者有之,妄執邪法者有之,,等等現象無量無邊。現在雖是佛教的末法時期,我們還得慶幸還有些佛陀所說的經典可看,要能先知苦諦道理,才能發起勇猛心,今生好好來修行。

誰或誰都是外道!動不動有人就喜歡講人家是「外道」,那何謂外道?除真正學佛法要出離者外,都是屬於外道。現在先來認識何謂「外道」。外道者是指苦行者,又係指神聖而應受尊敬之隱遁者,值得的、神聖的,這是佛陀未出現時所認知隱遁者之語。佛陀出現後,有正法可依,所以佛教稱其他教派之語,本是正說者、苦行者,前者謂正說者到佛陀出現後,即變為非正說者、苦行者。

後來即變成是外道行者,對此,佛陀弟子們都自稱是內道,稱佛教經典為內典,稱佛教以外之經典為外典。至後世更離譜,漸漸附加異見、邪說之義,外道遂成為侮蔑排斥之貶稱,意為真理以外之邪法行者。確切的說法應是僅於世間禪境界中執著為究竟者,因這這些人所修禪法,不能得到徹底解脫三界之苦,猶處於三界中。

所以只要有人不從心地修入,從身口意業讓其自性清淨,而專執取某一法,或只求用各種虐待自己的方法想來得成果位,這就是外道法,所以稱此為外教、外法、外學。真正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甚至於是自稱佛弟子居士、出家人,若不知要依戒律實修此心,用禪定修除心病、執著,讓其自性清淨,就想成佛者,雖然此等人不修苦行,卻也想要得大果位者,這些人都是屬於一些外道行者。

而在古代的印度,一般依世尊言,最大的外道是大自在天外道。因此等人以大自在天為世界之創造神,奉祀大自在天,期得解脫之外道,稱為自在天外道、摩醯首羅論師等。在印度此等教徒塗灰於身,所以又稱為塗灰外道,還在還是有此等修行者。他們提倡三神一體之說,以摩醯首羅為本體,並謂梵天及那羅延為其所化現。依此外道小乘涅槃論載,摩醯首羅論師主張摩醯首羅常住不變,三界中一切有命與無命之物皆由摩醯首羅天而生。又以摩醯首羅之身而言,虛空是其頭,地是其身,水是其尿,山是其糞,一切眾生是其腹中蟲,風是其命,火是其煖,罪福是其業,一切生滅涅槃皆是摩醯首羅。 

 

世尊出生成佛初轉法輪

佛陀出家成道後之首度說法。彼時,佛陀於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聖諦、八正道,示離愛欲及苦行之二邊,而行中道。佛陀說法是三轉法輪,此是說佛陀三轉四諦之法輪:

(1)示轉─指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

(2)勸轉─勸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3)證轉─證示「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  

以上每一轉聽法者都能各具眼、智、明、覺四行相,即是此三轉各具有眼、智、明、覺等四行相,或三周循歷四聖諦,故稱十二行相。故三、四成十二行相。仔細來說明此「三轉十二行相」,是指世尊三轉四諦之法輪,每一轉各具四行相,故有十二行相。如上所說三轉者,四諦各有示相轉、勸相轉、證相轉。

現來認識此三轉,各具有四相─眼、智、明、覺等四行相,此四行相也可說是具有苦、空、無常、無我等有漏果報四種行相的對治法。或三周循歷四聖諦,故稱十二行相,如此解釋還不夠能瞭解。據《大毘婆沙論》載,眼智明覺有兩義:

(1)眼即法智忍;智,即諸法智;明,即諸類智忍;覺,即諸類智。以苦諦為例,於緣觀欲界之苦諦而得苦「法智」之前位時,所起之無漏法智忍即無間道智─無間道,即指開始斷除所應斷除之煩惱,而不為煩惱所障礙之修行,然後能順利由此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有時稱作無礙道。「法智忍」之忍有說即是信;信此理而不疑之智,是為得苦法智之因,稱為苦法智忍。

(2)眼觀見之義;智,決斷之義;明,照了之義;覺,員警之義。「觀見」者依苦之性質,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三種。

(a)苦苦是憂心、痛苦之相。行者體會、憂心到苦相了,簡單講是知苦,佛陀說要我們遍知苦,即是指此苦苦。苦苦說是於有漏行蘊中,諸非可意(不舒服)之苦受法,逼惱身心之苦。亦即是修行中身心所受之苦痛、不樂,都能確實體會到此是苦,真苦是假不了,是真的嘗到苦的味道了,叫苦苦,也可以說苦其自苦,甚至於苦及他人之苦。

(b)壞苦是 改變、轉化之義,何者是會改變、轉化,苦相會改變、轉化,如修到氣機化起,身體樂受出現,本是可喜的,但最後還是無常而變遷了,可造成樂受之後產生另一種失去樂受之痛苦。所以佛經言,諸可意(舒意)之樂受法,生時為樂,壞時逼惱身心之苦。

(c)行苦是行,是造業,原為造作之意,後轉為遷流變化之意。若是造作之義,此義同於「業」。若是指十二緣起中第二支「行」即屬此類。指能招感現世果報之過去世三業(身業、口業、意業)。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動。若是指遷流變化,此sajskāra即是指「有為」之義。蓋有為乃由因緣所造,故係指無常之一切法。諸行無常中之「行」即屬此類,五蘊中之「行蘊」亦即此義。有─準備安排、培養、教育、分離純化、 聖禮、之義。

除知苦、壞苦、行苦,有可意、非可意以外所餘之捨受法,亦是為眾緣所造,難免生滅遷流,故聖者應「觀見」之,於身心皆感逼惱,故稱為行苦。一切有漏之行皆無常而生滅遷流,故皆為行苦所攝,則非可意之法有苦苦、行苦二種,可意之法則有壞苦、行苦二種。我們初學佛法者都應當要能觀見到。

現在瞭解苦諦中有以上十二行相,而四諦中每一諦中,皆有三轉十二行相,故四諦合之,共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所以說以苦諦言之,謂「此是苦」,為示相轉;謂「應徧知此苦」,為勸相轉;謂「已徧知此苦」,為證相轉。此三轉依次可配於見道、修道、無學道;如是一一而轉,每一轉皆各具眼、智、明、覺等四行相,故於一苦諦即有三轉十二行相。


 

第一轉應要真「見道」

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三,先要理解及去做修行的工作,所以先來談第一轉時要能見道。能得真見道,才去談修道與無學道,這是比較遙遠的事了。

見道又作見諦道、見諦,此僅是修行之階位。若行者真見道時,才能離凡夫相。所以見道是指如實證得生、法二空所顯真理,與如實斷除所知、煩惱二障之階位,才能稱為真見道、或稱一心見道。所以《唯識論》所立菩薩乘之見道,分為真見道、相見道。所謂「真見道」,為根本無分別智,實證唯識性之真如,斷除分別之隨眠(煩惱),雖經多剎那方得究竟離相、清淨,然以其相相等,故總稱一心真見道;所謂「相見道」,為後得智所攝,即證唯識之相,相顯起時,不會再為煩惱障所礙。相見道又有行相相見道、九心相見道之別。行相相見道更分三心相見道與十六心相見道。

三心相見道─即作三心,觀非安立諦之境,即:(1)觀察自己之肉體,體證我空。(2)體證法空,證諸法皆無實體。(3)觀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體悟我空與法空之理。又三心相見道含攝於真見道,故稱三心真見道說。見道行人已斷見惑,得無分別智,然仍殘留餘障,故須於修道位再經數度修習無分別智,依序斷除十重障,以至於第十金剛無間道斷盡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而證得無學果。十障者即:

(1)異生性障─依煩惱、所知二障分別起之種子而立異生性,障無漏之聖性,入初地見道斷之。

(2)邪行障─所知障中俱生之一分及其所起而誤犯之三惡行,乃障極淨之屍羅,入第二地斷之。

(3)闇鈍障─所知障中俱生起之一分,令忘失聞思修之法,能障勝定、總持及其所發之三慧,入第三地斷之。

(4)微細煩惱現行障─執著諸法實有,無始以來隨身現行,能障四地之菩提分法,入第四地斷之。

(5)於下乘般涅槃障─厭生死,樂趣涅槃,障無差別之道,入第五地斷之。

(6)粗相現行障─乃執有苦集之染及滅道之淨等粗相而現行之障,能障無染淨道,入第六地斷之。

(7)細相現行障─執有生滅之細相而現行之障,乃障妙空無相之道,入第七地斷之。

(8)無相中作加行障─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尚有加行之故,障無加行道,入第八地斷之。

(9)利他中不欲行障─不欲勤行利樂有情之事,而樂修利己之事,障四無礙解,入第九地斷之。

(10)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乃於諸法中不得自在,能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並所起之事業,入第十地斷之。

於十地中修十勝行以斷此十重障,能證得十真如,故菩薩至第十地於法雖得自在,但尚有微細之所知障及任運煩惱障之種子,若斷此等餘障方能入如來地,加此一重障,合稱十一重障。

十六心相見道─即作十六心,觀安立諦之境。此十六心是觀察思悟四諦十六行相之後,進入見道,以無漏智現觀四諦所得之十六種智慧,稱為十六心。四諦,如前是指苦、集、滅、道四種真諦。十六行相,如前述即在修習觀悟之過程中,對四諦各自產生四個方面之理解與觀念。見道位即還要以觀現智離相,若是真見道,是已證得,故得此十六心圓滿,成就無漏智。

已得無漏智者,當斷除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之煩惱,而證得佛教真理之智慧。即能透過禪定,於現觀一切境中,不經語言文字等概念,而使佛教真理直接呈現於面前、心中的一種認識方法,可說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此類認識方法,於小乘佛教中,特以四諦作為認識對象,稱為「聖諦現觀」,亦即次第觀三界之四諦:先緣欲界之「苦諦」而觀之,乃生起無漏之「法忍智」,其後又生起「法智」;次緣色界、無色界之苦而觀之,生起「類忍智」、「類智」。

類忍智與法忍智有何別?從八忍八智來觀照,較容易理解。於「見道」觀四諦時,所生無漏之忍、智,各有八種。即上述所提見道之十六心,又作八忍八觀成十六心。所謂八忍者,其中前四者忍可印證欲界之四諦─苦、集、滅、道,即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後四者忍可印證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即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等四類忍。簡要講是以忍功來離一切三界、四諦之真理,所以稱忍智。於欲界時證得稱「苦忍智」然後再於色界、無色界諸法中,於世間諸禪境界中,依然用忍功來離相、離一切境界不著,如此的證量即是謂「類忍智」,若是初一之苦諦,即稱「苦類忍智」,隨後再證得「集類忍智」、「滅類忍智」、「道類忍智」等。

以上所述,如此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前後各八忍,是為修行中之觀照。此「忍」者初有如「忍者龜」,忍一切順逆境,能不強去執取順逆境,故又有稱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等意,到「安忍」時已快斷諸法等執著。也就是說當面對著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欲界),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色、無色界),能體悟自心不動之現觀證量,如此獲得八忍法,即是說證悟實得佛陀所說的「真理」,即是心安住於理上。

再依以上之八忍智,來正斷三界之見惑,得入無間道。見惑既斷,心境觀照分明,則成就八智,不假忍功而得自在之心,是為平等忍,此即可謂是「法智」,即是得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欲界中得),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色、無色界中得)等,是為正得解脫道。所以忍者是智之因,智者是忍之果也。

總結一下,法忍智之忍,是緣觀欲界之苦諦(集、滅、道等諦),是忍可欲界法理之無漏心;亦即照了欲界之苦(集、滅、道等諦)之無間道智。而類忍智是緣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諦,得苦類智之前位時,所起之無間道智。準此,集、滅、道等三諦亦各生四智,則現觀四諦,共成十六種智慧。苦類智證得,再行觀照,即能陸續證得集、滅、道等諦之類智。所以苦類智屬於果,即得解脫道;苦類智「忍」屬於因,即無間道修行中之實法。

以上十六心證得始入菩薩初地位階

此見道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所以要見道,當修上述現觀四諦,以漸得無漏智。見道是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以後則為聖者。菩薩若入真、相二種見道時,即生如來之家而住於極喜地(初地)。

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於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



修道─數數修習道之意,又作有學道。

1.於小乘中,修道乃於見道位時,起無漏智,初證四諦之真理,於此真理中更加修習,乃至斷除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道,即遊履、通入之義;既遊履於無漏智與四諦真理之中,並漸而通入涅槃,故稱為修道;相當於四向四果中之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等六者。

2.於大乘唯識之中,初地之住心以後,至第十地最後修金剛無間道,稱為修道。於其中間,廣為斷除見道之時所斷滅者以外之餘障,亦即斷除一切俱生的所知障之種子,為證得二轉依之妙果,而屢屢修習無分別智;此過程需要轉─轉者,轉捨、轉得之義;依,指使染淨迷悟等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轉依合稱,即是指轉捨劣法之所依,而證得勝淨法之所依。如唯識宗所說,由修聖道,斷滅煩惱障、所知障,而證得涅槃、菩提之果,此二果即稱為二轉依果,或二轉依妙果,此乃修習之最殊勝境界。又上記之中,所斷除之煩惱、所知二障,即是所轉捨之法;所證得之涅槃、菩提二果,即是所轉得之法。

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獲得者相當於資糧位等五位中之第四位(修習位);亦相當於三僧祇之修行中,第二與第三僧祇之大半。又如菩薩十地之中,修行斷證之順序乃在於:先修十波羅蜜,次斷十重障(已如上述),再證十真如;此亦為一般修道之次第。

十真如其名稱如下:

(1)行真如─即普萬有的二空之理。

(2)最勝真如,身完全受持具足戒所悟之真如,以其具足無量功德,故稱最勝。

(3)勝流真如,從真如流出之教,較其他教為勝之意,其教之根本即是真如。

(4)無攝受真如,即不成為執著的對象之意。

(5)類無別真如,謂生死與涅槃不二,即迷悟一如之意。

(6)無染淨真如,即真如超越染淨之意。

(7)法無別真如,謂真如已離生滅之相,故不論自何法而論之,其體為一。

(8)不增減真如,謂斷煩惱之污垢既不減,修清淨之法亦無所增,即離增減執著之意。一旦悟此真如,即能自在變現各種形狀與國土,故亦稱相土自在所依真如。

(9)智自在所依真如,於四無礙智得自在之意。

(10)業自在等所依真如,即得一切神通、總持、禪定等身口意的作用自在之意。

上記之外,凡於宗教生活中,循其教義教理而反覆實踐修行者,皆稱修道。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密教以始生淨菩提心之位,稱為見道。以無漏智明白判斷道理者,稱為決擇(決斷簡擇),見道為決擇之一部分,故稱為決擇分,又稱為順決擇分定,謂順無漏智而起無漏定。於未至定、中間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

 

未有果位之見道中的修證

《成唯識論》云:「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我、法)所顯真理,實斷二障(煩惱、所知)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此才是一心見道,見即得,見道、得道假不了,是為真見道。若有人說修得多好,高談闊論說是什麼自己已明心見性,但於身口意三業都還顯不淨,不能安住自心,何有心明?何有見性?所要以上所談見道都沒有,何來果位想?所以有必要在見道位中再加以細論。「真見道」涵括如下之意:

(1):「加行」功德成就而生之正斷煩惱根本智之無間道,尤期是接近見道的四善根之位─煖、頂、忍、世第一法,特稱前加行。

(2):於次一念正證所顯真理之解脫道,雖涉於多剎那,然非別之所作。以其同等,故稱一心;又以其無分別智,體會真如,如實斷證,故稱見道。

依《成唯識論》雲,此位有真見道、相見道之別,已述如上。若仔細論之,見道位應悟入涅槃之境界,或欲達到涅槃之聖道,皆是正性,故特稱見道為正性。又因所有之聖道皆令離煩惱,稱為離生,見道令離異生(凡夫)之生,故特稱見道為離生;是故見道又稱正性離生、正性決定(決定必趣涅槃之意)。見道所斷(又作見道斷、見所斷)之煩惱,略稱見惑;修道所斷(又作修道斷、修所斷)之煩惱,略稱修惑。

(1)在一切有部─現觀見道苦、集、滅、道四諦之無漏智有二種,即能斷見惑之無間道智與證斷四諦真理之解脫道智。以其所觀察之對象,復可分為八忍八智之十六心,已如上述。再舉─

即觀欲界苦諦所得之苦法智忍(無間道之智)、苦法智(解脫道之智),觀色界、無色界苦諦所得之苦類智忍、苦類智;觀欲界集諦所得之集法智忍、集法智,觀上二界集諦所得之集類智忍、集類智;觀欲界滅諦所得之滅法智忍、滅法智,觀上二界滅諦所得之滅類智忍、滅類智;觀欲界道諦所得之道法智忍、道法智,觀上二界道諦所得之道類智忍、道類智。

以此十六心(剎那)現觀諦理,稱為聖諦現觀。其中以前十五心屬於見道,特稱見道十五心;道類智已一度觀遍四諦法,故屬於修道之範圍。對於三界九地之修惑,修道各分上上品、上中品,乃至下下品等九品,合為八十一品,乃指斷修惑之修道過程。對於次第證者而言,見道為預流向,故於第十六心(道類智)證初果(預流果);然對異生位(凡夫位)之超越證者而言,彼等以世俗智修有漏之六行觀,業已斷除修惑之一部分,故應其程度可於第十六心證得初果、第二果(一來果),或第三果(不還果)。修道,則指以上之果位乃至阿羅漢向之間之階段。

無學道─即證得阿羅漢果位,依其能力根機之高低,可分退法乃至不退法等七種阿羅漢,此外再加獨覺、佛,或慧解脫、俱解脫二者,稱為九無學。再者,無學之人可完成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等八聖道,以及無學解脫、無學正智等十種無漏法(十無學支)。又鈍根者於見道稱為隨信行,於修道稱為信解,於無學道稱為時解脫;利根者於見道、修道、無學道則分別稱為隨法行、見至、不時解脫。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談四聖諦義理--《聖諦品第十》之苦諦四轉八忍:

一時薄伽梵,住婆羅痆斯仙人論處施鹿林中。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此苦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集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苦滅道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 

復次苾芻,此苦聖諦以通慧應遍知,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集聖諦,以通慧應永斷,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以通慧應作證,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苦滅道聖諦,以通慧應脩習,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

復次苾芻,此苦聖諦,我通慧已遍知,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集聖諦,我通慧已永斷,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我通慧已作證,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苦滅道聖諦,我通慧已脩習,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 

苾芻當知,我於如是四聖諦中,若未三轉十二行相,謂未發生眼智明覺,未能於此天、人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等,解脫出離,未除顛倒,多住心故,亦未如實能自稱言我證無上正等菩提。

我於如是四聖諦中,若已三轉十二行相,謂已發生眼智明覺。便能於此天、人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等,解脫出離,已除顛倒,多住心故,亦已如實能自稱言我證無上正等菩提。

說此法時,具壽憍陳那,及八萬天子,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

爾時佛告憍陳那言:於所說法,汝已解耶?

憍陳那言:我今已解,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以憍陳那先解法故,世共號彼,為阿若多。地神、藥叉,聞是語已,歡喜踴躍,高聲唱言:佛今於此婆羅痆斯仙人論處施鹿林中,憐湣世間諸眾生故,欲令獲得利樂事故,三轉法輪,其輪具足十二相行,世聞沙門及婆羅門、天魔梵等,皆無有能如法轉者。由佛轉此無上法輪,憍陳那等,已見聖諦。從今天眾漸當增益,阿素洛眾漸當損減,因斯展轉諸天及人,皆獲殊勝利益安樂。

空行藥叉,聞是聲已,歡喜傳告四大王天。彼復舉聲,展轉相告,經須臾頃,聲至梵天。時大梵王,聞已歡喜,慶佛為轉無上法輪利樂無邊諸有情故,此中宣說轉法輪事,是故名曰轉法輪經。時五苾芻,八萬天子,聞經歡喜,信受奉行。


 

(1)云何苦聖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

a.云何生苦?

生謂彼彼諸有情類,即於彼彼有情聚中,諸生等生趣入出現蘊得界得處得諸蘊生命根起,總名為生,何因緣故,說生為苦。有情生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領納攝受種種心苦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苦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熱惱事故,領納攝受種種心熱惱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熱惱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燒然事故,領納攝受種種心燒然事故,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生為苦。復次生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生苦。

b.云何老苦?

老謂老時,髮落髮白,皮緩面皺,身曲背僂,喘息逾急,扶杖而行,支體斑黑,衰退暗鈍,根熟變壞,諸行故敗,朽壞羸損,總名為老。何因緣故,說老為苦?有情老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老為苦。復次老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老苦。

c.云何病苦?

病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脣痛,齒痛齶痛,喉痛心痛,風病嗽病,氣病噫病,癩病痔病,痢病痲病,寒病熱病,瘨病癎病,歐逆瘡腫,癬疥膇癭,下漏泄,痃癖枯痟,及餘種種依身心起,身心疹疾,總名為病。何因緣故,說病為苦?有情病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病為苦。復次病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病苦。

d.云何死苦?

死謂彼彼諸有情類,即從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退失別離,壽煖識滅,命根不轉,諸蘊破壞,夭喪殉逝,總名為死。何因緣故,說死為苦?有情死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死為苦。復次死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死苦。

e.云何怨憎會苦?

怨憎會,謂諸有情等,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憙,不可意,而與彼俱,一處為伴,不別不異,不離不散,聚集和合,總名怨憎會。何因緣故,說怨憎會為苦?謂諸有情,怨憎會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怨憎會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怨憎會苦。

f.云何愛別離苦?

愛別離,謂諸有情等,可愛可樂,可憙可意,不與彼俱,不同一處,不為伴侶,別異離散,不聚集,不和合,總名愛別離。何因緣故,說愛別離為苦?謂諸有情,愛別離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愛別離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愛別離苦。

g.云何求不得苦?

求不得,謂悕求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諸資身具,不得不獲,不會不遇,不成就,不和合,總名求不得。何因緣故,說求不得為苦?謂諸有情,求不得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彼為苦。復次求不得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求不得苦。

h.云何略說一切五取蘊苦?

五取蘊,謂色取蘊,受想行識取蘊,總名五取蘊。何因緣故,略說一切五取蘊為苦?謂五取蘊,無常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有增有減,暫住速滅,本無而有,有已還無。由此因緣,略說一切五取蘊為苦。如說取蘊皆性是苦,不安隱故,違聖心故。

如是諸苦,名苦諦者,謂此名無常真實,是無常此名為苦,真實是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苦法,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此是無常,此是苦。此是無常性,此是苦性,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故名苦諦。

名聖諦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了,正覺為諦。由是因緣,名苦聖諦。復次苦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說,謂苦聖諦,過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2)云何苦集聖諦?

謂所有諸愛,後有愛憙俱行愛,彼彼憙愛,如是略說苦集聖諦。若廣說者,則二愛、三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等,皆名苦集聖諦。何因緣故,所有諸愛,後有愛憙俱行愛、彼彼憙愛,皆名苦集聖諦?謂此四愛,皆是過去、未來、現在,苦因根本道路緣起。廣說乃至,此身壞後,由此為因,苦果生起,故說此名苦集聖諦。

何因緣故,二愛、三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等,皆名苦集聖諦?謂此諸法,皆是過去、未來、現在,苦因根本道路緣起。廣說乃至,此身壞後,由此為因,苦果生起,如說愛等,皆是苦因,能為根本,引眾苦故。

如是愛等,名集諦者,謂此名愛等真實,是愛等此名為集,真實是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集法,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此是愛等,此是集,此是愛等性,此是集性,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故名集諦。名聖諦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了,正覺為諦。由是因緣,名苦集聖諦。

復次苦集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說,謂苦集聖諦,過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3)云何苦滅聖諦?

謂即諸愛,後有愛憙俱行愛,彼彼憙愛,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隱沒。如是略說苦滅聖諦。若廣說者,則二愛、三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等,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隱沒,皆名苦滅聖諦。

何因緣故,即諸愛後有愛憙俱行愛,彼彼憙愛,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隱沒,皆名苦滅聖諦?謂此四愛,若未斷,未遍知,未滅未吐,後有苦果,相續生起。若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後有苦果,不復生起,故此永斷等,名苦滅聖諦。

何因緣故,即二愛、三愛,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及一切不善法,一切有漏善法,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等,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隱沒,皆名苦滅聖諦?謂此諸法,若未斷未遍知,未滅未吐,後有苦果,相續生起。若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後有苦果,不復生起,故此永斷等,名苦滅聖諦。即此苦滅聖諦,亦名室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應趣,亦名無憂,亦名無病,亦名不死,亦名無熾然,亦名無熱惱,亦名安隱,亦名清涼,亦名寂靜,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安樂,亦名不動,亦名涅槃。如說涅槃是真苦滅,是諸沙門究竟果故,如是斷等。名滅諦者,謂此名涅槃真實,是涅槃此名為滅,真實是滅,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滅法,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此是涅槃,此是滅,此是涅槃性,此是滅性,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故名滅諦,名聖諦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了,正覺為諦,由是因緣,名苦滅聖諦。復次苦滅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說,謂苦滅聖諦,過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

 

(4)云何趣苦滅道聖諦?

謂若道、若聖行,於過去、未來、現在,苦能永斷,能棄捨,能變吐,能盡,能離染,能滅,能寂靜,能隱沒,此復是。

 

何謂八支聖道?則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1)云何正見?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名正見。

(2)云何正思惟?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尋求,等尋求,近尋求,推覓,等推覓,近推覓,令心於法麁動而轉,是名正思惟。

(3)云何正語?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思擇力故,除趣邪命語四惡行,於餘語惡行所得無漏,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船筏橋梁,堤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語業,是名正語。

(4)云何正業?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思擇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惡行,於餘身惡行所得無漏,遠離乃至無表身業,是名正業。

(5)云何正命?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思擇力故,於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漏,遠離乃至身語無表業,是名正命。

(6)云何正勤?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是名正勤。

(7)云何正念?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名正念。

(8)云何正定?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

 

如是所說八支聖道,及餘無漏行,名趣苦滅道,如說聖行是真實,道究竟離苦趣涅槃,故如是聖行,名道諦者,謂此名聖行真實,是聖行此名為道,真實是道,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道法,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此是聖行,此是道,此是聖行性,此是道性,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故名道諦。

名聖諦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此是彼諦,謂彼於此知見解了,正覺為諦,由是因緣,名趣苦滅道聖諦。復次趣苦滅道聖諦者,是假建立名想言說,謂趣苦滅道聖諦,過殑伽沙佛及弟子,皆共施設如是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