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修應識之法要(29)─
禪的世界 1 - 悟道的境界 (約58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Ek1WlKzt0
禪是在西元六世紀時,由一名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帶進中國,之後六組慧能為禪宗奠定穩固的基礎,才輾轉流入日本。日本傳統的佛教禪宗分為三個教派:曹洞宗、臨濟宗以及黃宗,日本禪宗完整地沿用發展於中國的修行方式,並進而改良成為獨特的訓練方式以修得正果。
「悟」即是藉由調息使身心融合為一,摒棄雜亂無序的想法以及對外在世界的慾望,目的在達到超然的境界,而其關鍵在於求道者本身的動機及下定決心貫徹始終的力量。臨濟宗妙心派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都會舉辦一場為期七天,名為「臘八佛接心」的試煉儀式,唯有通過這項考驗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禪師。
禪的世界 2 - 禪修與冥想 (約60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M3O1bOZAE
長久以來一直是歐洲人生活與思想重心的基督教,已漸漸式微,進而取代它的是許多西進的東方教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受西方人重視。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圖博士率風氣之先,將禪學的概念引進歐洲,促成了學術上的第一次交流。
然而,禪學對於西方世界而言,是極其矛盾的,因為禪學所強調的空和無,與西方所重視的理性與文字,是完全背道而馳;但在另一方面,西方所追尋的藝術最高境界,卻又與禪宗的思想不謀而合,雙方的文化在不停的激盪下,不同的土地上,綻放出耀眼的火花。
禪的世界 3 - 禪的藝術之美 (約60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CMhU3X2gk
禪是一種具有美麗形式的宗教,靜坐冥想是修禪的根本,從坐禪者的姿勢中可窺得修行者是否有所頓悟,坐禪姿勢之美,證明了自修的精進程度。也因此禪學擁有高度心靈的特質,所以它十分重視維持形式之美、環境的簡單和純淨,以及生活的禮儀,從托缽化緣到自我修行都需自我約束,以達到莊嚴肅穆之形象。
禪同時也是能夠衍生出獨特藝術形式的宗教。水墨畫或是墨繪是"禪"所持有的精神表現,以印度墨畫繪製而成的畫在中國與禪同時發展,畫中極為大膽的留白,充分地表現出禪所提倡的簡單、清靜,衍生出獨特的藝術形式,廣受世人好評。
(以上皆是拍攝日本禪宗的禪修影片)
宇宙中的理是萬物之理,也是個人心中之理。這些分別之理都體現著一個“天理”。由體驗分別之理而達到體驗“天理”,這就是“天人合一”之境界。在這一境界中,鳶飛魚躍,萬物自得。這猶如找物件一樣。有的人先立一個模式在那裏,我要尋一個溫柔大方,美麗多情而又有一定文化知識的人,眼睛要怎麼樣,身材要怎麼樣,等等。然後苦苦尋覓,忽然遇上,便一見鍾情,大有相見恨晚之勢。
道,是宇宙的根本,生育萬物,養育萬物,運行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所不包,無形無象,本無名字,人強名為道。老子中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道可以說它是道,但所言的道就不是那個道了,名可以給它命個名,但所說的名就不是這個東西了。因為道本無名,人強名為道,無名之時,人們可以把它命名為色、空、有、無、魔、神、鬼、蟲、家、男、黑等不可盡說,總之無所不可名,如人們一開始把它命名為魔,後人們就認為它是魔了,所以說,它不是道,只是強安一個假名叫作道。
道非名,名非道。
特別說明的是道在經書中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無形無象的道。也就是主宰萬化的道。另一種說是道的運化叫道。如經書中有說:“見道方修道,不見複何修?”見性光也叫見道,如意珠、交合、蓮胎、都叫道。從見性到成胎都是道的自然運化,但沒有人知道是無形無象的道在主宰它自然運化,還是它就是道,它在自然的運化。就連老子也說不知道。
老子中說:“常有欲以觀其竅,常無欲以觀其妙。”是說人們觀道時是有欲的,既然有欲也就是以自己的認識、知見去觀察道,而人的知見是有限的,觀見的只能是自己知識見解的道,而不是道本身。但一個人如果常常沒有欲望去觀察道,就沒有偏執,沒有抵觸,只有容納接受。道就會融入觀察者身心或說觀察者身心融入道中,也就是合一,同於道,合於道就是悟道。
悟道不是虛無飄渺的思想上的理解。是真實可見的,見性是悟道的最初見證。
1.領悟佛理、領悟道經。 唐 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之一:“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 宋 吳自牧《夢粱錄·小說講經史》:“談經者,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
2.引申為出家為僧、當道士,修道。 清 吳偉業《贈願雲師》詩序:“甲申聞變,嘗相約入山,予牽帥不果,而師已悟道,受法於 雲門 具和尚 。”
3思考領悟真理的過程,踐驗理論的實際可行性。
悟寂。了悟寂滅。謂超脫一切境界,入於不生不滅之門。 南朝 梁 蕭統 《東齋聽講》詩:“昔聞孔道貴,今覩釋花珍;至理乃悟寂,承稟實能仁。”
禪悟,是禪宗用語。從詞義來說,禪的本意是靜慮、冥想,悟與迷對稱,指覺醒、覺悟。悟是意義的轉化,精神的轉化,生命的轉化,含有解脫的意義。
禪是修持方式,悟則是修持結果,兩者是有區別的。但是,中國禪宗學人卻把禪由坐禪靜思變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變為生命體驗,從根本上改變了禪的內涵。
中國禪宗學人還認為:覺悟要由日常行事來體現,由生命體驗來提升。禪與悟是不可分的,悟必須通過禪來獲得,禪沒有悟也就不成其為禪。沒有禪就沒有悟,沒有悟也就沒有禪。從這個意義上說,禪與悟之間不存在手段和目的的關係,或者若從禪包含了悟的意義上說,禪就是禪悟。這是與印度佛教所講的禪大相逕庭的。
禪宗的來源 洛陽少年姬光,博覽經籍,後出家為僧,更名神光。他到少林寺達摩面壁之處徹夜侍立,直到天明,積雪過膝,達摩不收其為徒。神光遂砍斷左臂,表示自己求道的決心。於是達摩收下改法名為慧可。神光便向達摩請教佛法。達摩說:“諸佛心法不是從別人那裏得到的。”神光不解,又說:“我的心不得安寧,請大師為我說安心法門。”達摩說:“你把心找出來,我便為你安心。”神光了悟,為二祖。後慧可傳僧璨,再傳道信,道信傳弘忍,弘忍傳神秀與惠能,至此中國禪宗基本形成。
禪悟與工夫 文:宋智明
在當今社會裏有勇氣走入禪門,攀登靈智的頂峰,窮究生命的極致,這確實是了不起的識見與難得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斷進取、永遠向上的人才在遠離源頭、流浪生死、經歷人生迷途的苦難之後,猛然反思,徹底看透,終於在內心深處點燃了一盞禪思的智燈,從理解到領悟 ,認識了回家的路,產生了覺醒與圓成的願望。這樣的發心與趨入,正是禪門的根器,也是禪悟的起點。只要有這一點就足夠了;因為它是最初的因地,也是畢竟成就的動力,其中不需要廣博的佛學知識與許多基礎的法門行持。從這一點進去,會愈走愈深,愈入愈妙,真實的生命必會開花、結果。
因此,禪悟是契入佛法、開發本性功德的里程碑。一個不以禪悟為目標的行者不算是禪門中人;一個沒有禪悟智慧的經驗者,不可能理行一致,體用一如。盲人摸象,門外徘徊,既無正眼,更無正路,必然徒自辛勞,難成正果。可見發起明心見性的真正道意是非常難得,值得讚歎,它已經蘊含了菩提心與方便道的所有真意。因為與佛陀出世的本懷與歷代祖師意旨已經相應一致地走上了覺道之路,所以超世俗,超宗教,超自我,超法見,一切超過的人是不同尋常的,佛陀的光芒,祖師的妙旨,全然地映現在禪行者的心中,帶領他走過寂寞與艱難,迎來禪悟的閃光。
不斷地探索體究是禪的特色,那些勤下苦工夫的人,才有禪悟的喜悅與智慧的流顯!
佛道的路是漫長的,禪關的透脫是艱難的,許多人不明白禪悟乃是心靈最究竟、最徹底的覺醒,不珍惜來之不易的機緣,反而以草率之心、兒戲之情、放逸之態、狂妄之見來行於禪道。一面要開悟成佛,一面又要世俗的名利地位,滲雜些許的義理知見,得些禪週邊的消息,自詡妙悟,自我表現,始終與禪悟背道而馳。
一個人要拋棄我見法見是不容易的,二見不除,相待不消,雖然發心於此道,立志不移,也難以有個入門之處。因此,在開悟之前必有引入的過程:第一步應先研明禪理,如以《圓覺經》、《楞嚴經》、《金剛經》等為理行境的根本,再印以《壇經》,參以諸祖師語錄,必有全然圓解的收穫。第二步是參學明眼宗師,依止學修,咨決必要,點開心結,指示性本。第三步善用禪法,疑參交資,行持無滯,轉一切禪法、師法而為己用。第四步是初初打開 ,實知自心,領悟不昧,保護不失,深入體驗,安住不動。第五步是三昧常然,妙用無盡,無為而無不為,以豐富的經驗,引領有緣,契入禪行,方便應機,圓活無礙。
未悟之前全是無明的作用,若知無明本空,不再妄認身心世界,即能產生正道的信心,繼而信師、信法、努力下工夫修持,或疑而參,修而證,脫而空,定而明,及至智慧的頂點時,放心一躍,便是回歸的好時節。
禪悟的關鍵在於參究。
自覺的參究是內心世界巨大變革的前提,也是由凡轉聖、由識轉智的必然過程。現代人可以由廣義的參究而入於現前的一念,如對於人生與宇宙,社會與個人,信仰與解脫,煩惱與菩提,存在與意識等方面,一一參破,當一切疑難解開之後,再深入參究心的念處,即動即觀,直至觀至於無,於無念之中,一心深入,觀破此“無”,即得正悟現前。
在自覺的參究中,無論是依師而學,依法而參,依心而觀,依智而照,一一都不能離開真實的工夫。工夫即時空不二的當下體現,使現前一念有了作工的能量,有了一貫不異的方向,有了明確不昧的了達,這樣才能以正念不斷地體入實相。所以,一旦行人離開了工夫,必然會飄逸不定,隨緣放蕩了。
拆除舊房要用工夫,建造新房也要用工夫。不破是決然不能立的。卸下船裏的貨物是工夫,再裝入其他貨也是工夫,不放下的人也決然無法真正舉起。
禪的工夫象遠駛的航船,不能超載,許多對經書、宗派、法門的執著,正象超載的行駛,它要成為無人無法的空船、以智慧與經驗引領向前,才能安全地到達彼岸。
工夫有歸於性地、寂滅一切法的,也有起用而圓應一切事的,如於自心不昧,平等無住,寂照不二,萬有不滯,則必是中道不二的圓明。因此,唯有依體而觀的人,即不立真,也不除妄,閑閒蕩蕩,妙用恒沙。
但我們常在行禪人的表現上,看到不少人落在世俗知見裏,外道行法中,執著偏見及有為欲望而不自如,象這樣見地不純真、不確切的人,就是修行到白頭,坐爛屁股,依舊還是在妄想裏做活計,毫無禪悟的消息。只有轉三業為靈覺之用,化一切法為自性之量,處處回頭,時時返照,雖一念萬年認真做工夫,卻離工夫的知見、我修我悟的分別,超越成佛作祖的心礙,一切歸於平常而又念念即真,即此方能體悟禪的真義,真正證入本性的大光明秘藏!
雖然已參學于明師,得行於妙法,如果把煩惱當做實有,妄想當做敵人,不善於參悟性空之道,不悉心體究法旨,儘管身在師門卻難會師意。不明法用,不了心妙,因此悟入心法而依舊顛倒,反而易生貢高我慢、名利是非。
師父不是標幟,禪法並非門面。見師應見師心,用法應知法旨。解悟又是指歸,明悟正是工夫,唯有綿密深入,直至證悟現前,方脫工夫的痕跡。全體法界,一心絕照,一切現成,心光常明!
悟入之前要死做工夫,死透了才能活過來。決不能有一絲活絡,如果心眼太活,見異思遷,則偷心不死,很難放下一切,故要阻斷一切妄想攀緣,立志做一個無事人,只有深入其中,方能愈見力量,一旦妄心消盡,脫開本來。雖自知體性,還須明師印證,方有護養長大之功、啟用之法。
悟前做工夫,雖有身心痛苦,道上辛勞,境風動盪,卻不能加以壓抑,唯一心用功,決無它想。雖有是非曲直、善惡事相,內外變化,卻無心旁顧,一任放下,絕不去分別取著。
既悟之後,性體空明,無礙自現,無為而用,當機而斷,即境而發,處處合拍,確然不移,法爾天真,頂天立地,巍然不動,其廣大的願行,隨緣而自在。
沒有開悟前要做工夫,既悟之後仍然還要做工夫,一實一虛,自有不可同日而語的意境在。因此學人捫心自問,自知行在何地而做相應的工夫也!
禪悟心鏡 文--清風徐揚
曾經在一本佛書裏看過這樣一段話:“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鏡映照。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與我何干。來不豫計,去不留戀。”這是民初淨宗印光大師的一首偈子。
仔細地研讀這句偈,就能覺悟我們為什麼總被境界所轉?不僅僅是我們心性覺照的力量不夠,還有就是我們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用功方法。
首先讓我們“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心是要虛的,要明的。心中不能夠有一物牽絆,不可以有牽絆、執著、分別。如果有了,那就是妄心了。真心是什麼都不能有的。參禪之人如果要覺悟,心裏若是有了牽掛,就應該及時地反省自己,當即放下。
“如鏡當台”,心應當如鏡子一樣。神秀大師道過,“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雖然六祖的偈語更是清明玄妙一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是,對於我們這些凡人來說,能夠達到神秀大師所說的境界就已經非常不易了,很需要費一番精深的功夫,就更別說六祖所說的那個連佛門大師都覺得深邃奧妙的境界了。
“隨鏡映照”,就是隨著外邊的境界而映照。古人雲:“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古時的胡人呢,當然是指漢人以外的北方少數民族。胡人站在鏡前,鏡子就會出現一個胡人的影像,而當漢人來到鏡子前,鏡子就會出現一個漢人的影像。其實呢,鏡子裏並沒有什麼胡、漢的區別的。鏡子裏面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它只是隨著境界而映照的。雖然是這樣,“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它只是映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卻無法轉變它。它永遠都如如不動,千乾淨淨,一塵不染的。若是心鏡也無一物,無牽無掛,那心鏡自然就明瞭。若是有所牽掛,就像鏡子照見的影像被畫在上面,那就雜了,就為境所轉了。
塵世的人都是很可憐的,因為我們都在為境所轉。眼觀色,為色所轉;鼻嗅味,為味所轉;耳聞音,為聲所轉……一點都作不了自己的主。我想把我們這樣的人都稱作老牛,牛就是被一根繩子穿著鼻子牽來牽去的,指東向東,指西往西的。我們現在就被五欲六塵所牽絆,想想看,可不可憐呀!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呢?就是我們的心作不了主宰。我們不知道真心是不動的,湛然的,靈虛的。我們還沒有能夠真正地認識自己。
而講的“妍媸自彼”,鏡子裏的影像,美也好,醜也好,與鏡子又有何干?其實是一點兒關係都沒有的。所以我們的心就要是一面鏡子,要照雖照,卻一塵不染。美醜、香臭、好壞都是外面的境界,只要我心如鏡,實在不染,如如不動,那就很不錯了,就可以修得一顆真心。
如果明白了外面那五欲六塵的境界,確確實實與自己的心性無關,那自然就“來不豫計,去不留戀”了。這該有多自由、多自在啊。境來的時候,沒有歡喜心,也沒有期望去等待它;當它去了的時候,也沒有煩惱心,沒有留戀,如明鏡照人一樣。
上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28)─
下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