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略識之
─涅槃─略識之
涅槃,佛教術語,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種。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空、無相、無願。
(1)涅槃是一個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間的,而只有一個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為世間的無為不死界。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該分別的根據是(體驗它的)五蘊是否還存在。
(2)阿羅漢所體驗的涅槃界名為“有餘涅槃界”,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在註疏裏也被稱為「煩惱之滅盡」。
(3)在阿羅漢死時所證得的涅槃界名為“無餘涅槃界”,因為五蘊已完全被舍棄,不受後有。在註疏裏也被稱為「諸蘊之滅盡」。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
(1)涅槃被稱為“空”,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
(2)被稱為“無相”,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之相,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之相。
(3)被稱為“無願”,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的渴望,也因為它毫無渴愛之欲。
涅槃只能被親身作證的聖人們完全理解。尚未證悟涅槃的人們至少應當知道它的三個特點。
(1)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無條件的存在。
(2)涅槃是“樂”,即由於此處無諸苦。
(3)涅槃“無我”,就是指涅槃不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裏面沒有涅槃,在涅槃裏也沒有我。「入滅」、「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為進入了某個被稱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取證涅槃境界)。涅槃並無來、去、進、出這些概念。
佛說過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入無餘涅槃後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涅槃尚有一種大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法華經》:「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如來藏學派「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來常住;第二,涅槃「常樂我淨」;第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乘「般若」明無我,講「真空」;大乘如來藏學派「涅槃」示真我,講「妙有」。從大乘思想的發展看,大乘《涅槃經》出現在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大品類經之後,以對治認為「涅槃」是永遠沉寂的消極涅槃觀。
涅槃─原始佛教闡述
涅槃一詞在佛陀出世前,印度《奧義書》思潮就已經在使用了,原先涅槃系指回歸於包含一切且常樂我淨的清靜梵我,這個在耆那教教義中可以看明。而佛陀覺悟後,明白“因緣法”,對涅槃一詞有新的定義和解釋。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世間指五受陰:色受想行識,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識。世間集,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是隨無明貪愛因緣驅動支持而有生命現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前一切,所以不會說一切都沒有。世間滅,指五受陰的流轉變異隨著無明貪愛因緣滅除而不再有生命現象,所以不會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實有永恆。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義的涅槃,必須先瞭解因緣法。生是依因緣支持而生,不是本來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會隨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滅而滅,不會恒常存有。而隨著因緣的滅盡,稱之“滅”,此為佛陀所定義的涅槃。
平時我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受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受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受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
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里或在哪里,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純粹是探討因緣的流轉影響變異,並非有什麼存在,也不是一切虛假,真真實實隨因緣生而生,隨因緣變而變,依因緣滅盡而滅,滅盡不起,無因緣可記說。
涅槃─分別說部詮釋
分別說部這個名稱來自第三次結集前阿育王和帝須尊者之間的問答:“王複更問。大德。佛法雲何。答言。佛分別說也。” ,這個部派的現代承繼者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涅槃被稱為出世間,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證得。它是道與果的所緣,被稱為涅槃是因為它離去渴愛這一個糾纏物。在詞源學方面,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因此它是表示熄滅了世間的貪、嗔、癡之火。諸巴厘論師較喜歡解釋它為渴愛的糾纏的不存在或離去。只要人們還受到渴愛的糾纏,他們還被綁在生死輪回裏;但在滅盡一切渴愛時,人們即會證悟涅槃,解脫生死輪回。
涅槃─大乘佛教闡述
(1)中觀學派
《中論》中說: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2)唯識學派
涅槃是修證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證結果;佛法中一共有四種涅槃可為修行人證得: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汙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以及無住處涅槃。
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不能證得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汙涅槃與無住處大涅槃。小乘修行者由斷我見後,修行斷除我執,能夠證得的最高境界名為阿羅漢境界。此境界是指滅盡七轉識,唯餘第八識。成為阿羅漢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尚存,因為還有五蘊色身存在于人間,尚要承受風吹雨打、嚴寒日曬等等人間的微苦,因此所證境界稱為“有餘依涅槃”;成為阿羅漢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死亡,因為拋棄五蘊色身的緣故,所入境界則稱為“無餘依涅槃”。
然而不論是有餘依涅槃或是無餘依涅槃,阿羅漢都因為消滅自我的緣故,實際上再沒有此阿羅漢存在。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汙涅槃,只有修證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證得。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稱為菩薩。在整個成佛之道的修證過程中,凡夫從發起願意成佛的菩提心時,一直到將來能夠成佛,總共須要經歷五十二個階位元不同層次的修證階段,歷時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
在這整個過程中,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於證得第一十七階位時,親證“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汙涅槃”,能夠得知清涼寂靜,煩惱不現,眾苦永寂之中道真實境界。一般來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於第四十一階位時,親證“有餘依涅槃”;于第四十八階位時,親證“無餘依涅槃”。菩薩于證得第五十二階位時,親證“無住處涅槃”。菩薩以有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不住於生死迷惑的世間。由於懷有大慈悲,積極救護眾生,因此也不住於涅槃,獨自享受安樂。迷惑染汙的世間固然不住著,常樂我淨的涅槃也不住著,因此名為無住處涅槃。
得四智圓明,完全了知第八識真如的所有體性與功德力,具有無邊法力,能夠隨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緣眾生。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走小乘佛法的修行人所行法門;換句話說,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入滅,得少為足,出於三界,無有度眾的慈悲心;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成佛,無邊法力,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廣度眾生,以是不論在智慧、能力、悲心、福德,與功德,各種方面來看,阿羅漢的修證遠不及菩薩的修證結果。
(3)如來藏學派
除了上述四種涅槃之外,尚有一種大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法華經》:“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來常住;第二,涅槃“常樂我淨”;第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張“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無我,講 “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講“妙有”。由於此“有”不是對立的現象之有,故稱“妙有”。從大乘思想的發展看,大乘《涅槃經》出現在般若、法華、華嚴等大品類經之後,以對治認為“涅槃”是永遠沉寂的消極涅槃觀。
《大般涅槃經》佛陀在入涅槃前慈悲開示:
偈語一
一切有為法 皆悉歸無常 恩愛和合者 必歸於別離 諸行法如是 不應生憂憹
偈語二
我欲棄捐此 朽故之老身 今已舍于壽 住命留三月 所應化度者 皆悉已畢竟
是故我不久 當入般涅槃 我所說諸法 則是汝等師 頂戴加守護 修習勿廢忘
汝等勤精進 如我在無異 生死甚危脆 身命悉無常 常求於解脫 勿造放逸行
正念清淨觀 善護持禁戒 定意端思惟 攝情於外境 若能如此者 是則護正法
自到解脫處 利益諸天人
偈語三
須彌雖高廣 終歸於消磨 大海雖淵曠 會亦還枯竭 日月雖明朗 不久則西沒
大地雖堅固 能負荷一切 劫盡業火然 亦複歸無常 恩愛合會者 必歸於別離
過去諸如來 金剛不壞身 亦為無常遷 今我豈獨異 諸佛法如是 汝等不應請
勿偏於我上 而更生憂惱
偈語四
雖複佩瓔珞 香華自嚴飾 屎尿及唾洟 不淨藏其內 眾生保惜之 迷惑不覺悟
猶如灰覆火 愚人蹈其上 智者當遠離 勿生染著心
偈語五
戒定慧解脫 我若不久聞 不能疾得證 無上正真道
汝等宜精進 修習此四法 能斷生死苦 天人上福田
偈語六
不負債及慳 斯名為下樂 有財行佈施 此名為中樂 身口意業淨 智慧樂多聞
此則為上樂 慧者之所行 汝等從今日 乃至盡形壽 長幼互相教 行此中上法
偈語七
一切眾川流 皆悉歸大海 若飯佛及僧 福歸己亦然
偈語八
汝今已建立 稀有之功德 最後得供飯 佛及比丘僧 功德日增長 永無窮竭時
汝今宜自應 深生欣慶心 一切所造福 無有等汝者
偈語九
佈施者獲福 慈心者無怨 為善者消惡 離欲者無惱 若行如此行 不久般涅槃
偈語十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告諸比丘。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複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火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
(1)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2)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3)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4)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涅槃只能被親身作證的聖人們完全理解。尚未證悟涅槃的人們至少應當知道它的三個特點:(1)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是無條件的存在。 (2)涅槃是樂,即由於此處無諸苦。(3)涅槃無我,就是指涅槃不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裏面沒有涅槃,在涅槃裏也沒有我。 “入滅”、“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為進入了某個被稱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並無來、去、進、出這些概念。
涅槃妙心即如來藏性,六祖惠能大師說的“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與“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你尚未懂得。佛祖釋迦牟尼最初于菩提樹下悟道時怎麼說的?“希奇啊,原來一切眾生本具無盡智慧功德寶藏,只為顛倒妄想所覆不能顯了。”如來藏性,又叫涅槃妙心,本來覺性,其本來妙覺不生不滅,根本不存在不能了知的問題。如果不能如實了達諸法實相,那就叫做被顛倒妄想所覆,叫做無明不覺。
上一篇:【禪門修證指要─本寂無住-9】
下一篇:─禪‧生命的微笑─*鄭石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