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9 12:28:50幻羽

※人類能熬過第六次大滅絕嗎?※




             ※人類能熬過第六次大滅絕嗎?※ 

6次物種大滅來了 專家:人類正在掉自己四肢!

究報告指出,第六次物種大滅已經上演,而這次的物種大滅是由人類所主導,這也是現代人第一次正經歷的物種大滅,具體表現大量物種滅或瀕臨滅。科學家們擔心,以目前的速度,地球上75%的物種可能會在兩代人的時間內消失無蹤。科學家也警告,若人口過度成長、過度消耗的現象持續進行,未來20年人類文明將受到嚴重威脅。史丹佛大學森林環境究所授保羅·埃里奇(Paul Ehrlich)打了個比方,「我們正在掉自己的四肢。」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最新究指出,科學家發現在過去1500年內,物種度下降了大約25%1619世紀的三百年間,地球上只有136個物種徹底消失,然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飛速發展,代價之一就是物種極速滅,尤其是最近100年間就消失將近400個,人類低估滅危機的嚴重性,以至於生更大程度的破壞。

對此,有究指出人類活動加快了物種滅,人口數量增長、消費水平增加以及經濟發展不均衡等,破壞了自然棲息地;同時,在生態系統的保護方面並無有效措施,外來物種的入侵破壞了生態系統,排放促使氣候暖化和海洋酸化。

21世紀末,預計全球變暖會導致1/2的植物面臨生存威脅,超過2/3的維管植物可能完全消失。甚至有國外學者認,當代生物物種的滅速度比自然滅的速度要快1000倍。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4年物種紅色名錄中包括15589個物種受到滅威脅,這其中包括12%的鳥類、23%的獸類、32%的兩棲類、25%的裸子植物、52%的蘇鐵類和42%的龜鱉類。

生物多樣性面臨5大威脅地球環境形勢何如此嚴峻?專家總結出主要有以下5個原因:第一,生境的喪失或破碎化;第二,外來物種的入侵;第三,環境染;第四,人口爆炸;第五,過度利用。

科學家警告說,不要以這一切和人沒什關係,因任何一個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尤其是隨著植物授粉、水土保持等相關動植物的減少影響更甚。前五次大滅都屬於自然災害如隕石撞擊、海平面降低、火山噴發等;而現在正在進行的第六次生物大滅,則是由人類「導演」的。



人類能熬過第六次大滅
絕嗎...

一項新的究發現,物種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消失。作家伊莉莎白科爾伯特指出,這已引發對人類能否倖存的質疑。

過去的5億年,地球上的生物有五次幾乎全數滅——原因諸如氣候變遷、一次嚴酷的冰河時期、火山,以及6500萬年前撞進墨西哥灣的那顆太空隕石,導致恐龍和一大群其他物種的滅絕。這些事件是已知的五次大滅絕,而所有的跡象都顯示,我們現在即將面臨第六次大滅絕。

不過這一次,我們不能怪東怪西,只能怪自己。根據上週刊登在《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的一項研究指出,目前的物種滅絕速度,可能比正常速度高了上百倍——而那還只是計入最為人熟知的動物而已。地球的海洋和森林,住有數不清的物種,其中有許多物種可能在我們開始認識牠們之前就會消失。

記者伊莉莎白科爾伯特的書《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獲得今年普立茲非小說獎。我們和她談到,這些新發現可能透露了哪些關於地球生物未來的訊息。我們是否有機會能給這場大規模的物種滅絕踩煞車?人類是否注定要成為自己忽視環境的受害者?

引發許多討論的這項新研究估計,多達四分之三的物種,在經過幾代人類之後,就可能滅絕。這聽來是令人不敢置信的警鐘。

是的。那項研究仔細調查了最常被研究的動物族群。他們把範圍限縮在脊椎動物——例如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然後說,好,我們來看看實際發生的狀況。他們證明了驚人的事實,滅絕的速度在1500年時已經非常快了,而且情況只有愈來愈糟。

記錄到的滅絕速度都是很大的數字,而人類卻變得有點習以為常。10年、20年前出生的小孩都是看著這些數字長大的。他們並不會覺得情況超乎想像地異常。



人們一直在爭辯,我們是否真正身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的痛苦中。你的看法如何?

說實話,那是我認為我們放錯重點的爭辯之一。等我們找到那個問題的確切答案時,可能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種都已經消失了。我們真的不希望走到可以明確回答這個問題的那一步。 

不容質疑的明顯事實是,我們身處在一個物種滅絕速度非常快的時代,這種速度已經是大滅絕的等級了,儘管一次大滅絕可能要耗時數千年才會結束。

有沒有哪些棲地或物種——或是哪些動物族群,你認為會因為正在發生的變遷而特別容易受害?

因為數個原因,島嶼動物極為脆弱。牠們多半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之一,是消除以前造成島嶼物種被隔離的壁壘。紐西蘭一直沒有陸上哺乳動物。在沒有這些捕食者的環境下演化出來的物種都非常脆弱。紐西蘭有為數龐大的鳥類物種已經絕跡,而許多現存的物種則陷於困境之中。

也就是說,那些長久遭到隔絕的地方都很脆弱。那些分布範圍非常有限、只在世界上某個地方才有的物種,也很容易受害。牠們無處可去,萬一棲地遭到破壞,牠們就會消失。

關於人為因素的部分(我們顯然要為第六次大滅絕負責),有什麼最有力的證據能指出我們牽涉其中?

我們要為現在所見的滅絕速度升高負責,這一點沒什麼好爭辯的。過去的100年間我們所知道的物種滅絕事件,跟人類活動沒有關係的只占極少數。我從來沒聽過有人爭辯說:「滅絕速度啊……那只是自然現象,不管有沒有人類都會發生。」要提出這種主張,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我們正扣下扳機,那麼我們在槍裡裝了什麼彈藥?

關於這件事,已有數以千計的科學文章寫過。我們進行狩獵、引進外來物種。我們正在改變氣候,-而且從地質學的標準來看,改變的速度非常、非常快。我們正在改變全球海洋的化學性質。我們正在改變地表。我們砍伐森林,種植單一作物,這對許多物種來說都不好。我們濫捕魚類。清單可以一直一直列下去。

子彈並不缺。我們現在的火力可是大得很。




我們還有可能減緩物種的消失嗎?

剛剛提到的那些人類改變地球的方式,無論是哪一種,我都能指出一整座圖書館那麼多的報告,為如何改善狀況提出建議。就拿海洋中的死亡區來舉個小小的例子。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來改變施肥方式。我們在美國中西部的農田灑下氮肥,肥料會流入密西西比河、進入墨西哥灣,進而在海中造成死亡區。

根本的問題是,73億的人口——而且還會增加到80億、90——能不能和那些現在仍存活的物種一起生活在地球上?還是說我們注定會引發毀滅,而部分的原因是我們消耗了大量其他物種也需要的資源?我無法回答這個的問題。

另外五次大滅絕,地球花了多少時間才復原?

要達到之前的生物多樣性,似乎要花數百萬年。

所以從現在開始,人類所居住的世界有可能不是持續處於大滅絕之中,就是一直處於某種從大滅絕中復原的狀態。

是的。假如你給脊椎動物(人類是脊椎動物的一種)100萬年的平均壽命,而人類已經活了這100萬年中頭20萬年,然後一場大滅絕事件加速發生——即使撇開人類是否會在自己造成的這場大滅絕中受害不談——你不能指望相同的物種到了地球恢復過來的時候,還會繼續存在。

你剛才提到的問題很有意思——人類是否會在自己造成的這場大滅絕中受害?

我不想斷言人類無法在許多物種消失之後繼續生存。我們已經證明人類是可以活下來的。我們的適應力很強。但我認為關鍵是,我們不會想要事情真的發生來知道答案。

這引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因為人類在某個數量的物種滅絕後存活了下來,就代表未來也能繼續保持嗎?還是說我們終究會危及維持人類生存的系統?這個問題非常重大,而且極為嚴肅。

還有另一個問題。就算我們真能活下來,到時候的世界是我們想要居住的世界嗎?是我們希望未來世世代代的人類所居住的世界嗎?這是個不一樣的問題,但兩個問題都必須認真看待。依我看,這些問題再嚴重不過了。

 撰文:Nadia Drake,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蘇睿哲


大批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生物大滅將來臨!人類將率先遭遇滅

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科學期「Science Advances」發表聯合究報告指出,當前地球物種的流失速度之快,是自6600萬年前恐龍時代結束以來前所未見的。

史丹佛大學網站最近公布學者的究指出,因人類對地球的破壞,造成氣候變遷,已讓地球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

第六次大滅
將來,那前此五次大滅又是如何?筆者好奇上網詢,結果發現維基百科,已整理出地球曾經過的五大生物集群滅事件。

第一次是發生於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滅事件,因全球進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期,造成約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

第二次是發生於3.75億年前至3.60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滅
事件,此次冰河期造成約19%的科、50%的屬滅,尤其以海洋生物主。

第三次是發生在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
事件,共約57%的科、83%的屬,及70%的陸地生物滅。不少動物門類全部滅亡,據稱是地質史上最嚴重的滅事件。

第四次是發生在2.0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滅
事件,約23%的科與48%的屬的生物滅

第五次則是發生於6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
事件,主因是殞石撞擊,造成約17%的科、50%的屬、75%的物種滅

第六次大滅
又被稱作「全新世滅事件」。包括植物,尤其哺乳動物、兩棲類、及節肢動物等,都是主要滅的集群。可怕的是,前此哺乳動物的種,1萬年有2種就已不得了,第六次滅時期的速率卻高出100倍。專家指出,現代的滅事件主要禍首就是人類,而且需要花上數百萬年,才能讓地球「重生」!



究主筆之一的切巴洛斯(Gerardo Ceballos)說:「我們正進入(地球生命)第六次大滅時期。」切巴洛斯還表示,如果無法避免最新一輪大滅,那新的物種和生命需要數百萬年時間才能重新出現在地球各地。

參與究的科學家們通過化石分析,對比了地球歷史上脊椎動物滅率,結果發現,目前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率已經超過正常地質時間段水平的100倍,達到以往大滅時期的水平。究報告稱,自從1900年起,地球上脊椎動物滅數量已經超過400物種; 而在正常情況下,400物種滅一般需要一萬年以上的時間。

究認,導致新一輪大滅的原因可能是氣候變化、染和地表植被破壞。分析認,上述原因生的生態連鎖效應最終會影響到人類和很多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鏈斷裂:比如說蜜蜂傳授花粉有可能在三代內完全消失。

史丹福大學授厄爾力克(Paul Ehrlich)說:「世界上瀕臨滅的物種比比皆是;人類正在自戕自殘支撐我們生態的基礎。」報告指出,自1900年以來,地球上已有超過400種脊椎類動物種。以大洋區的熱帶島嶼例,過去2千年,估計有逾千種雀鳥種。一些在澳洲出現的巨型生物,例如巨型毛鼻袋熊和一種食肉的袋鼠,都悄然消失。

都市化、現代化讓人類生活愈來愈便利,我們伐森林種植經濟價高的農作物,房子數量遠超過實際居住需求,同時也造成生物浩劫。

美國科學家新公布的究警告說,地球正進入「第6次生物大滅」,生物種的速度比以前快了114倍,75%的動物物種將在3個人類世代後滅。更嚴重的是,人類本身也可能種。

究分析過去500年來滅的物種,在18世紀工業革命之前,每百年消失的物種在2060之間,但19世紀以後物種以加速狀態消失,而過去百年來消失的物種逼近400

75%物種 百年後消失

究指出,由於氣候變遷、汙染、人類經濟發展過度開發,導致動物棲息地消失。75%的物種,我們熟知的大部分動物,如犀牛、老虎及大象等,將在3個人類世代後消失,珊瑚礁最快可能在2070滅殆盡。

厄爾里奇說,「毫無疑問我們正進入第6次生物大滅」。主要作者、保育生態學授塞巴洛斯進一步指出,「如果繼續放任下去,生命需要數百萬年才能重現地球,而我們人類可能提前消失。」

2016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之一就叫做《第六次大滅:不自然的歷史》(The Sixth ExtinctionAn Unnatural History),當中便指出,當前這個大滅事件,起因不是天災(小行星撞擊地球)、也不是地變(龐大的火山爆發或冰河時期降臨),而是「一場可能由人類引起的大滅」!

書中調,「我們正逢第六次大滅,這一次純粹是由於人類改造生態而引起的。這包括伐熱帶雨林、改變大氣組成、使海洋酸化,我們正使自己生存處於危險境界。」

這凸顯出,第六次生物大滅的論者與各式各樣世界末日論不同,主要是從全球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快速消失來立論。正如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所說:「掉一樹,失去的不僅一樹,而是失去已知及未知的生物。」

由於物種之間存在複雜的相互作用,在全球變化背景下,一個物種的消失可能會危及其他物種的生存,造成連鎖效應。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蜜蜂若滅,植物便難以受粉,進而走向消失。史丹福大學授厄爾里克說,人類正在自戕支撐我們生態的基礎。根據自然保護國際聯盟(IUCN),每年約50種動物加入瀕臨滅的行列。

而生態系中繽紛多樣的生物,亦即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維生的重要關鍵,一旦愈來愈多物種滅,生物多樣性喪失,導致對整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傷害不可逆轉,人類會自食惡果。依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眼看已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