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6 01:55:46幻羽

附錄:略識【禪戒】

[1245641655996_000.jpg]

禪戒乃禪門所傳之戒律。又稱達磨一心戒、達磨一乘戒、禪門大戒、禪門戒、佛祖正傳菩薩戒。即西天二十八祖次第相承遞傳之大乘菩薩戒。又曹洞宗以三歸依戒、三聚淨戒、十重禁戒等十六條禪戒內容,故又稱十六條戒。

禪戒之由來,以梵網經開端,具體內容則系根據達磨之一心戒文。據宋代宗之禪苑規卷一受戒條載,參禪問道以戒律先。我國唐代即有禪戒之說,宋代宗等複倡受戒之說;永明延壽亦宣導戒行,四眾授菩薩戒;此皆禪戒弘傳之證。

戒律原一種道德規律,然於禪戒,又謂佛心即戒,而有佛心戒、佛性戒等稱,即以修習坐禪來持戒;若就此禪戒一致之義而言,禪戒並不意味禪宗之戒法。此外,禪定與戒律,或禪宗與律宗,皆並稱禪戒。

禪僧從修持理念至行方式均有別於其他宗派,然其生活卻依附於律寺,這樣不合規度之事就會經常發生,修持行與環境所在已形成尖銳矛盾。百丈所立規雖然令禪林學修之一新,但禪戒關係並未在理論上給予充分的闡釋,《百丈規》也更多地限於規範條款。

永明延壽承接百丈未竟之事業,對禪戒關係從義理層面給予梳理。他以大乘佛教為旨歸,結合禪宗隨緣自在的修道實踐,重新審視與評判傳統戒律,對當時弘律者“但執外律,不識內戒”的呆板現象作了深刻的檢討,更對禪僧忽律任性的行持給予反省。延壽作禪宗一代傳人,其思想的立足點完全是建立在“心”說上,他將大乘菩薩戒的“佛性戒”歸結心戒”。從佛修持來說,主要側重身、口、意三業,而傳統戒律所固執的卻是“但持身口”。延壽於此突出“心戒”,自有其超越之處。同時,延壽也反對禪門中“行不拘”的偏頗,明確戒修道之基。但從其完整的戒律觀看,他更多地還是調用“一心”去統攝戒行修持,從本體論上戒律的實施與展開尋求終極價和意義。如此,延壽的禪戒觀呈現出獨特的風貌。

禪門對傳統律學的變革雖然是出自僧團倫理和合的內在需求,但其叛逆性與創新性也是顯而易見的。規的生是戒律中國化的一個結晶,從道安初創僧制至百丈創立規再至延壽突出心戒,皆可看作是中國僧眾對印度戒律的一種革新變通。印度戒律在中土的演變並非是人的轉換,而是時代的選擇與歷史的必然。延壽所承接的正是這一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