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珠 ※ (上)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每串佛珠數目表徵不同的含義。佛珠的質料不勝枚舉,以“七寶”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菩提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時,不要過分地計較它的構造、顆數和質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靜慮離妄念,持珠當心上”,也就可以早證菩提、成就涅槃了。
簡介-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由於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瞭解佛珠的起源和意義,會對佛珠生起尊重心。
起源-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在佛教經典中,關於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經》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開示作為通說。經云:
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漸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若複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八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王大歡喜,遙向世尊頭面禮佛雲:大善!我當奉行。即敕吏民營辦木槵子,以為千具,六親國戚皆與一具。王常誦念,雖親軍旅,亦不廢置。
由此可知,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的開示之後,便開始用木槵子來製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應是佛教當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佛珠雖然已經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標誌,但若溯其本源,佛珠並非佛教所創用。如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記載。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證,如在印度出土的西元二世紀“龍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羅門像,其頸上是掛有串珠的。
在中國,國人知道佛珠這一稱謂,最早應始於東晉(317—420)時翻譯的《木槵子經》,只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失佚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兩晉時期異域僧侶來華者甚眾,這些外國沙門中必然會有攜帶佛珠的。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記載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先後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淨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諸多經典。至此,佛珠開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間普遍流傳開來,如《舊唐書·李輔國傳》載:”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
《續高僧傳·道綽傳》載:“人各掐珠,口同佛號,每時散席,響彌林穀。”從現存的實物來看,甘肅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來有一尊十六國時期(304—439)的泥塑彌勒菩薩像,便是一尊頸部掛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來有《佛像圖鑒》一書,其中繪製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說,唐代以後,國人使用佛珠已經是相當普遍了。
佛珠的含義:
一、名字的含義-佛珠,從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體地說是佛教徒在念佛時為了攝心一念而拔動計數的工具。當然,現在佛珠也逐漸擴大成為一種佩飾,非佛教徒中,也廣為佩戴。大多數人選擇佩戴佛珠手鏈。佛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不論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殺戒。我們每個人都不願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個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著重這一點,並強調戒殺護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長壽的結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時時在提醒自己愛惜物命。
二、形狀的含義-佛珠一般是圓球形的,表示圓滿,也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我們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們總是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是佛教千言萬語、苦口婆心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只因為自己無謂的煩惱,而將這些本有的圓滿智慧覆蓋了,不能顯現出來。只要能化解這些無謂的煩惱,就可以與佛一樣,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隨意運用。
三、結構的含義-每串佛珠由一個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繩三部分組成。主珠代表著佛,穿繩代表著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著僧,佛、法、僧三寶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對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對聖容,收拾身心。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
四、數目的含義-佛珠中,數目較多的是18粒(加上主珠是19粒)和108粒(加上主珠是109粒)。18代表著十八不共法,這是佛的十八中特有的功德,是其他聖賢所不具備,所以說是不共的;18也代表著十八界:內六根界,外六塵界,加上六識界,共十八界,十八界包含的宇宙中所有現象。108代表著百八煩惱,也就是人的一百零八種煩惱。簡單來分這一百零八種煩惱不外乎五蓋:貪、嗔、癡、慢、疑,也就是貪婪、怨恨、蠢癡、傲慢、疑惑。人之所以身心有疾病,之所以本有的無量智慧功德不能顯現,就是因為這些煩惱的存在,之所以叫五蓋,就是這些煩惱蓋著了本有的智慧功德。如果化解了這些煩惱,就同於佛。
五、功能的意義-雖然現在佛珠日益擴大為一種佩飾的作用,也就是成為人們一種時尚的飾品,但佛珠本來不是這個功能,而是拔珠計數、念佛掇心的作用。佛教認為人之所以有各種不如意事,甚至災禍性的事,都是以前身、口、意沒有管好,所謂身口意犯了惡業,比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醉酒。這些不好的因,導致以後有不好的果。而手持佛珠念佛,一聲佛號,拔一下佛珠,就可以有效地管好身口意三業,使不放逸。久而久之,就會遠離五蓋貪、嗔、癡、慢、疑,就會有好的果報。也就是說念佛拔珠不是最後的目的,而是一種手段,一種用來管理身口意方法。目的是為了改正缺點,化解煩惱貪著,恢復本有的圓滿智慧功德。
佛珠的歷史-佛珠的梵文原語有幾種, 譯成中文意思是:(1)pa^saka-ma^la^,音譯缽塞莫,意譯數珠。(2)aks!a-ma^la^,音譯阿叉摩羅,珠鬘之義。(3)japa-ma^la^,念誦鬘之義。(4)aks!a-su^tra,意譯為珠之貫線。蓋梵語ma^la^(或 ma^lya)乃‘鬘’之意,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習,由是遂演變成念珠之使用。
佛珠如同佛教一樣來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瓔珞鬘條纏身之風俗, 亦是後來演變成佛珠的使用。不過佛教最初是沒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記載約是二世紀(而佛教是西元前500多年才產生的)。而中國則在隋唐時代(西元六百年左右)開始有記載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佛珠。中國有關佛珠的記載,是《續高僧傳》說隋唐時代的道綽大師,教人們拿著念珠持誦三寶名號。佛珠不是佛教所創, 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佛珠的記戴。 而佛經記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 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卻是極受重視。
傳入中國的經典有提及佛珠的包括: 「木木患子經」,「校量數珠功德經」,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等, 主要內容是講述持佛珠三寶之功德, 總括來說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掛珠時亦可增加威儀。
種類-佛珠的種類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來講,通常可分為三種類型:
1.持珠——用手掐撚或者持念的佛珠。
持珠,多用來記錄念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在經典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淨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為之。時下許多並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帶佛珠為榮,使佛珠儼然成為一種時尚飾品了。在我看來,凡是這些愛戴佛珠的人,皆應看作是深具善根、無始劫來與佛有緣的人。佛陀早有明示:“若複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臥,所出言說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諸佛、誦咒無異,獲福無量。”
3.掛珠——掛在頸上的佛珠。
掛珠,多採用水晶、瑪瑙、翡翠、珊瑚、密蠟、綠松石等珍貴材料製成,子珠的色澤必須勻淨,要求選用彼此間色彩變化不大、溫潤細膩、光潔晶瑩的好材料製作。同時,子珠的直徑亦要求在一釐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誤差。在聯綴時,每二十七顆子珠間嵌入一顆隔珠,在母珠的下方還會配有一種編織精美的“中國結”與美玉、翡翠等掛件組合而成的“佛頭穗”。在重要的法會上或大和尚禮佛拈香的時候,這種“佛頭穗”能夠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從而保證在整個佛事活動中儀態莊重。一般來講,掛珠的佩戴要考慮一定的季節性,如夏季應選用那些水晶、瑪瑙、翡翠、珊瑚等寶石類,能夠使人有涼爽貼身的感覺;在冬季裏就應選用琥珀、密蠟或果實一類的掛珠為好。
此外,尚有一類掛珠是由佛珠衍化而來的,那便是“朝珠”,它是清代官吏特有的一種飾物。朝珠與普通掛珠最大的區別是,朝珠將佛頭穗的樣式改成了由闊絲帶系綴、用銀絲琺瑯裹著、被稱作“背雲”的大墜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組成。因近世有仿製朝珠樣式來充當掛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樣式的掛珠時,應當注意以胸前的三顆隔珠為中心對稱,將後背的“背雲”緊靠後背中心,而三串弟子珠是左側一、右側二的形制,切不可亂掛一氣,有悖禮儀。
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種類,下面介紹一下佛珠各部位的名稱。一串標準的佛珠應該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稱作“數取”)、弟子珠(又稱作“記子”)、記子留和一些飾物組成。
母珠,俗稱“三通”或“佛頭”,通常只有一顆,但亦有兩顆的,用以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一處,同時還可以起到連接弟子珠、記子留和一些飾物的作用。舊時的母珠,多會在內部繪有佛像,採用凸透鏡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裏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為一種法具的莊嚴。
隔珠,又稱作“間隔珠”或“數取”,多用來將子珠平均分隔開。一般來講,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數量可採用一顆至三顆不等。如一百零八顆的佛珠和五十四顆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顆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顆、十八顆的佛珠,則每九顆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體積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顆或二十顆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顆為一小串,如同算盤一樣,採用十進位,用來計算掐撚過的數目。“
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飾物,也可以用線繩結成“中國結”來替代,目的是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數目綜述-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子珠數目隨所據經典不同,表徵不同的含義,茲列表如下:
佛珠子珠數目在經典中差異很大,共有九種之多。其實,佛珠有不同的顆數,是因為具有不同的含義,下面就根據普遍流傳的說法,將其不同的含義略述如下:
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百八煩惱的內容,有多種不同的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計三十六種,再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如經中所言:
諸菩薩問: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滅中有陰有集,不知為癡,轉入意地亦如是,識亦如是,是為意三。見好色、中色、惡色,不自知著不自知滅有陰有集,乃至觸亦如是。彼經但列六根各六,雖無三世之語,而結雲百八,故知是約刹那而為三世也。既以心意識三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雲集起名心、籌量名意、別知名識。意三既爾,故使所依五根亦爾。三世三個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一千零八十顆-按天臺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即:1、地獄界,2、餓鬼界,3、畜生界,4、修羅界,5、人間界,6、天上界,7、聲聞界,8、緣覺界,9、菩薩界,10、佛界。
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1)十信:1.信心,2、念心,3、精進心,4、慧心,5、定心,6、護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願心。
(2)十住:1.初發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貴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頂住。
(3)十行:1.歡喜行,2、饒益行,3、無瞋恨行,4、無盡行,5、離癡亂行,6、善現行,7、無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實行。
(4)十回向: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2、不壞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處回向,5、無盡功德藏回向,6、隨順平等善根回向,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8、如相回向,9、無縛無著解脫回向,10、法界無量回向。
(5)十地:1.歡喜地,2、離垢地,3、發光地,4、焰慧地,5、難勝地,6、現前地,7、遠行地,8、不動地,9、善慧地,10、法雲地。
(6)四善根:指見道以前,觀四諦及修行十六行相以達到無漏聖位的四種修行階位,包括:1、暖位,2、頂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1)等覺:又作等正覺,即指在內容上與佛相等,而實際修行上比佛略遜一籌者。如欲詳細瞭解,請參閱鳩摩羅什譯《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受持品》。
(2)妙覺:指覺行圓滿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覺位更斷一品之無明,而得此位。
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聖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1)十八有學:1、隨信行,2、隨法行,3、信解,4、見至,5、身證,6、家家,7、一間(一種),8、預流向,9、預流果,10、一來向,11、一來果,12、不還向,13、不還果,14、中般涅盤,15、生般涅盤,16、有行般涅盤,17、無行般涅盤,18、上流色究竟。
(2)九無學: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進相,6、不壞相,7、不退相,8、慧解脫相,9、俱解脫相。
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十地”見“五十四顆”一段,“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1)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2)六塵:1、色塵,2、聲塵,3、香塵,4、味塵,5、觸塵,6、法塵。
(3)六識:1、眼識,2、耳識,3、鼻識,4、舌識,5、身識,6、意識。
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十四無畏:1、使眾生返照自性,獲得解脫;2.使眾生旋轉知見,苟遇火難,火不能燒;3.使眾生旋轉觀聽,雖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4.使眾生入于羅刹鬼國,鬼自滅惡;5.使眾生六根消複,臨當被害,刀段段折壞; 6.菩薩明照十方,使眾生不受藥叉、諸幽冥所害;7.使眾生不受虛妄聲塵系縛; 8.使眾生行于險路如行坦途,遇賊不受劫;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10.使懷忿記恨之人不生瞋恚;11.使一切昏鈍無善心之人遠離癡闇;12.使無子眾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13.使無子眾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14.使眾生持觀音名號者,所得福德與恒河沙數無異。
佛珠的質料綜述-用來製造佛珠的質料,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礦物還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製成佛珠。但在佛典當中有記載、可用來製造佛珠的質料,卻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過十餘種,實在無法與現今眾多繁雜的品類相比了。在佛教中,以“七寶”所製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七寶的名目,諸經中說法各有不同,《般若經》說有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七種。佛珠的質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寶”以外,可用五大類別加以劃分:
菩提類-菩提子,恐怕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類佛珠了。其實,菩提子並非菩提樹所結的果實,而是指一種產於雪山附近、名字叫川穀的草本植物,其具體相狀是:春天長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開紅白色花,呈穗狀,夏秋之際間結實,圓而色白,有堅殼,如琺瑯質。因多用念佛之數珠,故又稱菩提子。木本者為其別種,中國唯天臺山有之,稱為天臺菩提。而現今,“菩提”早已是一個通稱了,代表著“覺悟”的含義。《大唐西域記》云: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尤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
而以菩提來命名的佛珠質料,總計有三十多個品種。這其中有依產地來命名的,如天臺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紋理來命名的,如星月菩提、鳳眼菩提等。攜帶一串菩提佛珠,是會給人增福無量的。《佛說較量數珠功德經》說:“若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正因為菩提子有如此深遠的含義,因此通常將許多的佛珠皆命名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菩提子的種類:
1.菩提,是梵語bodhi音譯,是覺悟、智慧、知識、道路的意思,廣義講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的智慧。因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悉道,菩提即為覺悟,成就佛果之意。據佛經記載,用菩提子念佛,可獲無量倍功德,因此,菩提子成為最廣泛使用的法器之一無論顯密都是如此。顯宗用星月菩提多一些,密宗用鳳眼菩提多一些。
2.太陽子,為熱帶產的一種紅褐色堅硬果實,每粒上都有一小白點,看起來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紅褐色如同太陽之火,故名為太陽子。佛教稱太陽神為曰神。佛教密宗的主尊為大曰如來,他隨緣化現於世,破諸黑暗,開顯菩提心,光照眾生。太陽子,驅邪消災,帶給人十吉祥、安康。用以做佛珠或單粒佩拎,既有助修行,又美觀大方,增加氣質。
3.月亮子,為熱帶產的一種深灰色堅硬果實,每一粒上都有一淺褐色圓點,如月掛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涼明潤的月光,故名月亮子。月亮代表陰柔,吉祥和平安。
4.金蟾子,是星月菩提一類,但比星月菩提堅硬。因每一粒狀如金蟾,故名金蟾子, 可聚宅增慧,帶來安寧、吉祥。可用以製作佛珠,單粒或幾粒掛件,給人帶來幸運。
5.緬茄,是一種稀有的熱帶果實,形同茄子。於後堅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黃色,扁圓而長,大小不一。緬茄本身的特有形狀,就有一種誘人的魅力。據講,緬茄可驅魔避邪,鎮宅護身,給主人帶來幸運的力量和長命富貴,歷來為收藏家所珍愛。可以用一粒,或三粒,或多粒串起來,掛在身上,可作為飾物、佛珠,由於它本身特有的能量,可改變人的磁場,帶來吉祥、安康。
6.五眼六通,是一種不尋常的果實,蒂落後,頂部有五個小孔,看似五個小眼睛,首尾貫穿打洞,製成佛珠,便稱為“五眼六通”。“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種能力:“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智證通。前五通各種修練都可達到,惟漏盡通為佛家的境界。是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的六種無礙自在妙用。此種佛珠,涵意豐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