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球之神秘的北緯30度線+錳結核多金屬
《探秘》地球之神秘的北緯30度線
沿著地球北緯30度線北行,既有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又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神秘現象,正是這些令人迷惑不解的自然現象讓世界的探險家長期處於極度興奮的夢魘之中。
從地球儀上看,這裏既是地球山脈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處——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的藏身之所。世界幾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這一緯度入海在這一緯度上,山川怪異、奇觀絕景比比皆是。僅中國就有舉世聞名的錢塘江大潮、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峨眉山及湖南的馬蹄嶺等,都是奇異幽深的地方。
北緯30度線常常是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人們習慣上把這個區域叫做“死亡漩渦區”除了百慕大,還有日本本州南部,夏威夷到美國大陸之間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這四個異常區。與北緯30度相對,在南緯30度線上也同樣有5個異常區。細心的人們在把這10個異常區在地球上一 一標注以後,驚奇地發現它們在地球上幾乎是等距離分佈的。如果把這些異常區互相連接,整個地球就會被劃分成20多個等邊三角形,每個區域都處在這些等邊三角形的接合點上,以72經度的間隔均勻地環繞地球分佈,並且以相同的角度向東傾斜。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這些現象會不會與彗星有關?
比拉彗星是顆著名的短週期彗星。它最早是在1772年3月8日被發現的,在三四月間,曾多次被人觀測到。1805年11月10日,它又一次被發現。12月初過近日點前後,曾一度亮得憑肉眼就能看到。德國青年天文學家貝塞爾對這顆彗星進行了研究,認為它很可能是1772年那顆彗星的再次回歸。後來,它的公轉週期被確定為是6.6年。
1826年2月27日,奧地利天文學愛好者比拉又發現了它,稱它為比拉彗星。人們對這顆彗星的觀測持續了八個星期,再次確定它是顆週期6年多的短週期彗星,並證實1772年、1805年和1826年的三顆彗星,是同一顆彗星在不同年份的三次回歸。
比拉彗星的又一次回歸是在1832年,計算表明它將在11月27日過近日點,而8月份發現它的時候,它很暗,兩個月之後,觀測條件才有所好轉。
1839年7月13日過近日點的那次回歸,沒有人看到過它,原因可能是它最亮的時候恰恰是離太陽最近的時候,彗星被太陽光淹沒了。
1846年2月11日,該是比拉彗星又一次回歸過近日點的日子。人們對比拉彗星的這次回歸寄予很大的希望,一則與它闊別已十三四年,中間跳去了一次回歸,再則,預報表明這次回歸的可觀測期比較長,是獲得較精確觀測資料和資料的好機會,人們期待用這些新資料來進一步修訂彗星的軌道。
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比拉彗星於1845年11月28日和30日先後在羅馬和柏林被人找到,彗核邊上似乎鼓起了一塊,這種現象是過去從來沒有發現過的。
彗星上的凸出物是什麼呢?
當時的觀測設備條件看來是不大可能解決這個疑問的。這自然引起人們對它更加關注。事態的發展使科學家大開眼界。1846年1月13日,比拉彗星彗核上的凸出物突然分離,一顆彗星一分為二,成為一大一小兩顆彗星,都有自己的彗核、彗發和彗尾。
1994年7月中旬的彗星與木星大碰撞使人想到,地球上是不是曾經遭受過像比拉那樣彗星的撞擊!在《板塊在運動嗎》一文中,我就提出過聯合古陸是因為彗星的撞擊而分裂的,從而形成大西洋。世界地圖上,南美大陸的東海岸線與非洲大陸的西海岸的吻合點,是首撞點。
當時的情形可能是這樣,這顆撞擊地球的彗星也和比拉彗星一樣,已經分裂成一大一小的兩顆彗星,而它們的兩條彗尾的一種特別物質成等距離分佈,這種物質是彗核之中分離出來的。由於兩顆彗核的有力撞擊使地球向南北擺動,而使它們的兩條彗尾也正好垂直地對著地球南北緯30度的的緯線上。
這樣使它們彗尾的那種特別物質,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地球南北緯30度的緯線附近,從而形成了北緯30度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這些地方是上文提到“死亡漩渦區”百慕大,日本本州南部,夏威夷到美國大陸之間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海岸、阿富汗這四個異常區,和中國的鄱陽湖。
還有與北緯30度相對,在南緯30度線上也同樣形成5個異常區。它們在地球上幾乎是等距離分佈的。因此,把這些異常區互相連接,整個地球就會被劃分成20多個等邊三角形,每個區域都處在這些等邊三角形的接合點上,以72經度的間隔均勻地環繞地球分佈,又由於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所以這些地方被撞擊後會以相同的角度向東傾斜。
為什麼地球山脈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會在這一區域,而且又是海底最深處——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的藏身之所。世界幾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這一緯度入海在這一緯度上,山川怪異、奇觀絕景比比皆是。僅中國就有舉世聞名的錢塘江大潮、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峨眉山及湖南的馬蹄嶺等,在《魔鬼三角的猜想》一文中已經闡述了。這些地方都是受到彗星的不同程度的撞擊的結果。那些河流的入海處也是被彗星體撞擊而炸開的。
魔鬼三角的猜想--百慕大是世界聞名的一個地方,它的聞名不在於它的秀麗景色,而是提起百慕大,人們就會聯想到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死亡禁區”。
1919年,美國海軍軍艦“賽克洛珀斯”號,從西印度群島啟程,途經百慕大海區時,突然失蹤,船上309人無一生還。1945年美國5架“埃文格”型轟炸機在例行飛行訓練中,飛越這一地區,當時輕風細浪,浩浩海天,白雲飄渺,真是一個少有的好天氣,幾個小時後,飛行員向基地發回一連串莫名其妙的報告,然後就不知去向,14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派去救援的飛艇“馬丁•馬里納”號也下落不明,13名救援人員全部失蹤。
類似百慕大的神秘海區,還有日本本州南部,夏威夷東北部,甚至中國的鄱陽湖也出現過,耐人尋味的是:它們幾乎都在北緯30度的緯線上。
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區域變得如此可怕呢?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假說,其中令筆者信服的是異常重力場說。
美國科學家從遙感衛星上拍攝的“百慕大三角”海區高解析度海面照片中發現,波多黎各海溝上方的海面較之附近海域的海面低陷25米。原來,在海溝下方的地殼內聚積著大量的緻密的甚超品質物質,它能產生一種極強的引力-—異常重力,從而把海溝兩邊的岩石拉得緊緊的,導致這裏的海面明顯凹陷25米。一旦船.飛機駛入這裏,就會被強大的引力吸入海底,那麼,這緻密的甚超品質物質是從那裏來的?筆者認為它可能來自撞人地球的彗星。
因為一顆“發育”完整的彗星大致包括這麼幾個部分:
一,彗頭:彗星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彗頭又可分為彗核、彗發、和彗雲三部分。彗核是固體的,它的形狀近似球形,直徑不大,一般只有幾百米到幾十公里,彗核是彗星的主體,彗星的絕大部分品質都在這裏。
彗核周圍雲霧狀的包層叫“彗發”,彗發的體積是變化的,當彗星在接近太陽時,從彗核中蒸發出來的物質也多,彗發就逐漸變大,大到幾萬公里,甚至幾十萬公里,1811年出現的一顆大彗星,彗發連同包含在它中間的彗核創記錄地達到180萬公里,比太陽直徑還大。
二、彗尾:它是組成彗星的另一大部分。除了少數大彗星之外,一般情況是:彗星在運行到離太陽二個天文單位左右時,開始形成一條或者幾條彗尾。1986年著名哈雷彗星回歸,“喬托”探測器發現,哈雷慧星曾一度發展到8條彗尾,最長的達6000多萬公里。大彗星的彗尾可長達上億公里。迄今仍保持著最長彗尾記錄的是1843年出現的一顆大彗星,彗尾長達3.2億公里。
3.2億公里:真是個天文數字!而且當彗星遠離太陽時,它的彗尾又消失了。是什麼力量拖著那麼長的彗尾呢?又是什麼力量使它消失了呢?彗核就是那種具有極強引力的甚超品質物質,在6500萬年前,可能有一顆彗星列車朝著地球撞來,它的首撞面形成大西洋,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彗核和它的固態彗尾撞在從百慕大到喜馬拉雅山這一緯線上。使這一沿線的一些撞擊點成為“死亡禁區”。
1977年2月的一個傍晚,一位探險家和他的四位朋友乘著一架水上飛機,航行在百慕大三角區的上空,正當他們吃晚飯時,突然盤子裏的刀子、叉子等餐具都變彎了,飛機上的鑰匙也變了形,當時羅盤上指標偏轉了幾十度-----在百慕大三角區遇難的船舶和飛機都出現過導航儀器失靈或羅盤指標大幅度擺動的情況,為什麼羅盤上的指標會偏轉方向呢?!
地球如同一個大磁鐵,2500年前,古希臘人發現了天然磁鐵礦的磁性。過了一千年,中國人用繩系上一小片天然磁石的簡單辦法:發明第一個簡易的羅盤,十四世紀的旅行家把這個消息帶回了歐洲,歐洲人把羅盤用作航海工具,使得象哥倫布和麥哲倫那樣一些著名的探險家在探險的時代有可能建立宏偉的功績。
伊麗沙白女王一世的醫生威廉•吉爾•伯特在 《磁性》一書中解釋羅盤的小磁鍼指南的原理。書中指出,小磁鍼是在地球磁場作用下指向南北的。而地球磁場又來自地核,指南針指的正好是地核旋轉軸的方向,然而,在百慕大指南針卻偏轉失靈。這充分說明百慕大有顆外來星球的核,它一定是一顆彗星的彗核。
地球北緯30度線上,被稱為地球的臍帶,是地質最活躍的地帶,歷來是地震火山多發地帶。
這裏既是地球山脈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的藏身之所,世界幾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在這一緯度入海。在這一緯度上,山川怪異,奇觀絕景比比皆是,僅中國就有舉世聞名的錢塘江,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峨嵋山及湖南的馬鬃嶺和張家界。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局面呢?
首先、這些區域被撞擊的力量較大,因為彗核帶著它的彗尾形成一串直線,假定這顆彗星的運行速度和SL----9一樣,以每秒六十公里的速度再加上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那就是大約每秒90公里的速度,以這種速度與地球迎面相撞,再加上爆炸所釋放的能量,形成怪異的山川和海溝就不足為怪了。另外彗核周圍和彗尾的物質較豐富,形成的力度就更大,所以這一帶的山脈也就會更險峻。
這些物質到底是什麼呢?會不會是海底錳結核?
1873年2月,科學考察船“挑戰者”號在進行全球性考察時,在北太平洋加那利群島附近的海底採撈到一些黑色的含鐵錳氧化物體,像個馬鈴薯,後來在世界各大洋中都發現了這種馬鈴薯狀的結核物,通過調查證實,全球深海中錳結核的儲量十分巨大,其中太平洋的品位最高,儲量也最大,尤其是在北太平洋,從中美洲到馬紹爾群島一線錳結核富集區接連不斷,幾乎疊連成片,這一帶與百慕大也在同緯度的附近。因此錳結核很可能是彗核和彗尾的組成部分之一。
如果是這樣,那麼,在北緯30度這一沿線的山前凹地就有可能找到錳結核之類的礦物。而且礦物的大多數都埋藏在白堊紀的地層下面。
錳結核(manganese nodules),亦稱為多金屬結核(Polymetallic nodules),為海底岩石凝固物,由鐵或錳的氫氧化物以一個核心凝固而產生。其核心可能極其微小,並有可能因為結晶作用而完全轉變為錳礦物。當錳結核為肉眼可見時,她可以是細小的微化石(放散蟲門 Radiolaria 或有孔蟲門 Foraminifera 生物)外殼、磷酸化的鯊魚牙、玄武岩殘骸或早期凝固物的碎片。
錳結核的大小差距很大,由微小得只能用顯微鏡見到至大的球狀物大於二十厘米闊。但大部分錳結核的直徑為5至10厘米,約為一個馬鈴薯的大小。其表面平滑,部分則較粗糙,乳房狀(多疙瘩的)或不規則的。其底部因為埋藏在沉積物下而比頂部更為粗糙。
結核的成長為所有地質學現象的最慢的過程之一,其速度以每幾百萬年一厘米計。多種過程均牽連到結核的成長中,包括海水金屬沉澱作用(氫化過程)、水柱中的錳再活化(成岩過程)、由火山活動相關的溫泉金屬的衍生(熱液過程)、玄武岩殘骸由海水的分解(海解過程)與及金屬的氫氧化物因為微生物引起的沉澱作用(生物引致的過程)。結核的部分成長過程可能同時進行或可能要接在其他過程之後。
錳結核通常一半或全部埋在沉積物之中。她們的藏量變化很大,有些情況更互相接觸及覆蓋70%的海面。多金屬結核在海床的全體數量在1981年由 A.A. Archer 估計有5000億噸。她們可以在任何深度產生,但最高濃度在4000至6000米深的深海平原發現。
多金屬結核在1868年在西伯利亞外北冰洋中的喀拉海發現。在1872-76年間的挑戰者號科學考察(Challenger expedition)中發現她們在大部分海洋都會產生。有經濟價值的多金屬結核在三個地區發現:太平洋中北部、南太平洋的秘魯盆地(Peru Basin)、北印度洋中部。在眾多礦藏中藏量及含金屬量最為突出為東大平洋、鄰近赤度、在夏威夷與中美洲間的克拉里昂-克利伯頓大斷裂(Clarion-Clipperton fracture zone)。
多金屬結核的可能礦藏價值吸引了眾多採礦團體,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行動。投資在確認可能礦藏、在採礦及處理多金屬結核的研究及科技發展共花費了5億元。早期的採礦行動由四個跨國團體進行,包括有由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日本組成的公司,亦有來自法國及日本的私人公司及代理。另外亦包括三個分別由蘇聯、印度及中國政府的資助實體。
在70年代中期,7000萬市值的跨國聯合企業成功地在東大平洋、鄰近赤度的深海平原(18,000呎, 5.5公里深)收集到以噸計的錳結核。可觀數量的鎳(主要目標)、銅、鈷由收集到的礦石用濕法冶金(Hydrometallurgy)或火法冶金(Pyrometallurgy)抽取出來。在以上的8年計劃中,很多有關的科技發展產生,包括利用接近底部牽引的側掃聲吶(side-scan sonar)排列在深海淤泥上分析錳結核的分佈密度,同時亦利用導出、垂直方向、低頻率的聲束進行海床底質剖面。
在以上計劃所發展出的科技,及工藝並未受到商業化,原因為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年間,鎳的過度生產。在1978年估計商業化需要35億美元的投資,亦是未商業化的另一原因。住友金屬礦產(Sumitomo Metal Mining)仍然在此領域維持一個小型組織。
因為多金屬結核的肯定回報是引起發展中國家提出,不受到國家法例影響的深海海床,應該成為"人類共同遺產"的主要原因。此建議漸漸推展至曾經開發多金屬結核的國家,及其他國際社區。以上的第一步引致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的通過,與及1994年成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管理局目的為控制所有在國際區域的深海採礦。
以上組織的第一個成就為2000年管制有關勘探及開採多金屬結核的立法,特別預備作保護海洋環境。當局在2001年-2002年作出跟進,與7間私人及公共團體簽署了十五年的合約,給她們獨有的權力去探索特定的大片海床,每片大小為75000平方公里。擔當早期開採主要角色的美國公司仍然不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成員之列。
一個名為肯尼寇銅礦(Kennecott Copper)的公司,曾經對錳結核開採進行潛在利益的探究,但發現並不值得付出成本。除了環境因素而引致利益的攤分外,從海底拿出錳結核的成本亦非常昂貴。
同時間,對錳結核開採的興趣漸漸冷卻起來。主要因為三個原因:發展及運作能夠有經濟效益地,由5至6公里深的地方,拿取錳結核及運送上水面的技術困難,及所需要的經費;國際組織對採礦收取的高稅率;源源不絕有由陸地供應可使用的主要金屬來源,並以一個市場價格提供。未來二十年多金屬結核的商業開探,被認為是可能性不大。
上一篇:附錄--略識穆斯林裡的世界
下一篇:略識--*核廢料玻璃化*的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