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6 09:05:49幻羽

附錄—略識雜藏淵源

     

                                附錄略識雜藏淵源

 

佛滅後,經典之結集。有二藏三藏四藏五藏等之別。經量部為經律二藏之結集。薩婆多部為三藏之結集。大眾部為四藏或五藏之結集。四藏者三藏與雜藏也。此中攝一切菩薩之教行。

 

增一阿含經序品曰:方等大乘總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

 

分別功德論一曰: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諸天頌,或說宿緣三阿僧祇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

 

集藏傳曰:雜藏之法,贊菩薩生,此中諸義多於三藏,都合諸法結在一處。

 

此雜藏為大乘教。智度論四十九曰:四藏所謂阿含、阿毗曇、毗尼、雜藏。摩訶般若波羅蜜等諸摩訶衍經,皆名為法。摩訶衍經亦解為雜藏。

 

分別功德論一曰:諸方等正經皆是菩薩藏中事,先佛在時已名大士藏。阿難所撰,即今四藏是也。合而言之為五藏。

 

雜藏,佛教術語,產生於部派佛教早期,意指佛教三藏經典之外的其他教典。南傳佛教又稱為《小部》、《小尼柯耶》、或《小阿含經》。《增壹阿含經》卷一:「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

 

《小部》由十五部經組成:

小誦/法句經/自說經/如是語經/經集/天宮事經/餓鬼事經/上座尼迦他/上座僧伽他/本生經/義釋/無礙解道/譬喻經/佛種姓經/所行藏經。

 

大眾部相傳,大迦葉尊者發起第一次集結,集結出經、律、論三藏。無法參與的僧團大眾,在洞窟外自行集結,稱為窟外集結。窟外集結所產生的經典,被稱為雜藏。

 

雜藏包括了,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修多羅以外的所有其他文類。《四分律》卷54:「如是生經,本經,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婆提舍經,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如是集為雜藏。」《摩訶僧祇律》:「雜藏者。所謂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如是等比諸偈誦。是名雜藏。」

 

因此,雜藏通常被當成是修多羅(主要是四部阿含經)的補充。《五分律》:「迦葉如是問一切修多羅已。僧中唱言。此是長經今集為一部。名長阿含。此是不長不短今集為一部。名為中阿含。此是雜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此是從一法增至十一法。今集為一部名增一阿含。自餘雜說今集為一部。名為雜藏。合名為修多羅藏。」

 

從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小部與雜藏的次第集成的章節裡略窺雜藏一二:

 

一、銅鍱部的小部-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的『小部』,為『小部』現存的唯一聖典,所以上面是專就銅鍱部的『小部』來說。現在作一綜合的敘述。「小」Khuddaka,這一名稱,起源於「祇夜」──偈頌的雜說。四部阿含集成,沒有被編入的,也就稱為「小部」、「小阿含」。Bharhat 銘文,說到了「五部」Pachaneka^yika,可見西元前二世紀,在佛教的某些角落,『小部』已與「四部」相合,而總稱為「五部」了。不過,『小部』的早已存在,並不等於巴利『小部』的現存部類,早已存在;因為「小部」的內容,是在不斷集成中完成;部派間是並不一致的。

 

巴利『小部』各部分的集成,可分為五期:

 

1.「相應教」集成時期:『義品』與『波羅延』,被看作「祇夜」,而為「記說」所決了。這二種,應與「祇夜」(為八眾雜說)的成立同時。在「祇夜」、「記說」,集入「相應修多羅」,而成『相應』時,『義品』與『波羅延』,被稱為「伽陀」而獨立起來。接著,集錄佛(與弟子)的感興語,名為「優陀那」,那就是『法句』。『經集』中「蛇品」、「小品」的一部分,也是那時期成立的。所以大概的說,『經集』的內容與『法句』,在『小部』中是最古的。

 

2.「四部阿含」集成時期:「相應」的發展,再編集為「中」、「長」、「增一」;加上原始的「相應」,稱為「四部阿含」。那時,『如是語』已經成立。上來二期的聖典,是原始佛教的聖典。

 

3.上座部時期(約為西元前三00二五0年):上座部Sthavira獨立,上座的地位強化。『長老偈』、『長老尼偈』,雖部分早已在傳誦中,而集成部類,應屬於這一時期。上來,是分別說部Vibhajyava^din與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共有的聖典。

 

4.分別說部時期(約為西元前二五0,傳說為第三結集;到二00年):「本生」的部分偈頌形成。

 

5.銅鍱部時期:分別說部的佛教,移入錫蘭。在錫蘭盛行,形成一派,與化地部Mahi^s/a^saka 等分立(西元前二00以後)。這一時期很長,可分為:

 

A「五百本生」成立,體裁為長行而雜入偈頌,作為「九分教」的『本生』。以長行敘述因緣,以偈頌作結,作為「九分教」的『優陀那』。這二部,都是擬古的。『經集』的集成;具有論書性質的『義釋』、『無礙解道』,都在這一時期,先後成立。『餓鬼事』與『天宮事』,大概也是成立於這一時期的。

 

B西元前二九一七年中,Vat!t!aga^man!i王時,開始以文字記錄傳誦中的三藏聖典。長部師所承認的『小部』,就是上面所說的一一種。此後,『譬喻』中,佛弟子的「譬喻」,以長老譬喻原形而擴編;對「五百(四十七)本生」,而成「五百(四十七)譬喻」,是「長老譬喻」。又成「長老尼譬喻」;改編『犀角經』為「辟支佛譬喻」。佛陀的譬喻,成『佛種姓』(除第一品),『所行藏』。「本生」與「譬喻」,多少與說一切有部的傳說相關聯。銅鍱部成立的獨有部類,充滿了模擬的特色。如『本生』與『優陀那』,是擬古的。模倣『本生』五四七則,而成「長老譬喻」。模倣『長老偈』與『長老尼偈』,而在「長老譬喻」外,別立「長老尼譬喻」。

 

C『佛種姓』初品「寶珠經行處品」;『譬喻』初分「佛譬喻」,以莊嚴的佛土‧ 為宣說釋迦往昔生中的經歷,菩薩往昔大行的場所,與大乘思潮相呼應,應為西元後所附編。

 

D『小誦』,雖是早就流行,而編入『小部』,還在西元五世紀。『本生』前分的「因緣談」,是西元五世紀的覺音Buddhaghos!a所作。以偈頌為主的『小部』,在長期的編集中,完成現有的形態。

 

第二項 其他部派的雜藏

 

在傳說中,銅鐷部Ta^mras/a^t!i^ya 以外的部派,與『小部』相當的,稱為「雜藏」。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不立「雜藏」,但也有相當的部類。如所說的『優陀那』(法句)、『波羅延』、『見真諦』、『諸上座所說偈』、『上座尼所說偈』、『尸路(尼)偈』、『牟尼偈』、『義品』,除『見真諦』、『尸路偈』不明外,都與銅鍱部的『經集』(一部分)、『法句』、『長老偈』、『長老尼偈』相當。此外,『本事經』也與『如是語』相合。這些,雖因部派而傳誦不同,但有共同的古典為依據,所以大致相近。『本生』與『譬喻』,是說一切有部主流阿毘達磨者所不重的,所以部分編入律部。與銅鍱部所傳的『譬喻』、『佛種姓』、『所行藏』,差異是很大的。

 

法藏部Dharmaguptaka『四分律』所說,『雜藏』共一二部,可分為二類:

 

Ⅰ(本)生經‧本(事)經‧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婆提舍經。

 

Ⅱ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

 

Ⅱ類五種,是早期成立的。『法句』、『波羅延』而外,『句義』是『義品』;『聖偈』是『牟尼偈』;而『雜難』與大眾部Maha^sa^m!ghika所傳的『論難經』相合。雖不能確知內容,而屬於古形的部類,卻可以斷言。Ⅰ類,是「十二分教」中的後七部。『生經』與『本經』,與銅鍱部的『本生』、『如是語』相同。『因緣』、『譬喻』、『優婆提舍』,法藏部也是別有部類的。銅鍱部依據古義,但立「九分教」,而在聖典的集成中,早已有了「十二分教」的內容。『譬喻』,是「十二分教」的一分,那是不消說了。『義釋』與『無礙解道』,是「優婆提舍」。『義釋』的原語為Niddesa;緬甸的『小部』,有『藏論』Pet!akopades/a,那是更明顯的「優婆提舍」了。

 

『本生』前分的「因緣談」,是「因緣」。這三部,法藏部為分別說部Vibhajyava^din的一派,與銅鍱部所傳相當的部分,應有某種類似性。『未曾有』,大致為佛與弟子希有事的類集。值得注意的,是『方等經』;在「四部阿含」外,別有獨立的『方等(廣)經』,應為菩薩大行,成為大小共同的原始大乘部類。據真諦Parama$rtha所傳,(晚期的)法藏部立「五藏」:經、律、論外,有「咒藏」與「菩薩藏」。『雜藏』所有的『未曾有經』、『方等經』,應該就是「咒藏」與「菩薩藏」的淵源了。

 

大眾部的『雜藏』,『僧祇律』的傳說,極簡略,只說:「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起因緣,  如是等比諸偈頌」。別處還說到:『波羅延』、『八跋祇經』、『牟尼偈』、『法句』、『論難經』、『阿耨達池經』、『緣覺經』。『波羅延』等,都是古形的偈頌。『阿耨達池經』,就是『阿羅漢自說本起因緣』,與說一切有部的傳說相合。『緣覺經』,即『辟支佛』,或就是『犀角經』的別名。『分別功德論』說『雜藏』是「菩薩三阿僧祇所生」;這是「本生」,也是菩薩大行。晚期的大眾部,別立「大乘藏」,也是從『雜藏』而開展出來的。

 

「小部」「雜藏」,確是相當雜碎的。這是偈頌的,有文藝性。是通俗的,為一般(初學)信眾而說法,是易於傳誦的。是宗教的:天宮、餓鬼,過去(或現在)的佛與菩薩,過去生中的行業。從佛教史來看,「小部」「雜藏」,是直通大乘的,不自覺的傾向於佛菩薩,銅鍱部也不能例外呢!

 

                             

幻羽 2012-10-16 09:17:46

赤銅鍱部或銅鍱部(梵語:Tāmraparṇīya,巴利語:Tambapaṇṇiya),也叫做紅衣部(梵語:Tāmraśāṭīya),是傳至僧伽羅國的分別說部佛教支派。因斯里蘭卡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