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4 21:03:09幻羽

禪七修行系列三之(七)第六篇


                                  禪七修行系列三之(七)第六篇

(一)

道吾禪師帶著弟子漸源到一信徒家誦經弔祭超度。漸源敲著棺木問師父:「棺木裏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說生,不說死!」漸源:「為什麼不說?」道吾:「不說就是不說。」回寺途中,漸源道:「師父若不說,我以後就不再去檀家誦經超度了。」道吾:「不去就不去,我就是不說。」漸源真的從此就不去為人誦經超度。

後來,道吾禪師圓寂後。漸源到石霜禪師的道場參學,一日,以相同的話問石霜禪師。石霜:「不說生,不說死。」漸源:「為什麼不說?」石霜:「不說就是不說。」漸源這時終於在言下大悟。道吾的不說生不說死,漸源功行因緣未熟,故不能深入瞭解;石霜的不說生不說死,雖是同樣的話,但漸源修行進步了,領會自是不同。

生死、輪回,這是事相上的話,吾人的本性,哪有生死?真如佛性都不許說,豈准更說生死輪回?棺材裏的人,從有為法的體相上說,有生有死,若從無為法的自性說,就無生無死。人,應該死不了的。人的身體可死,精神(佛性)則不死。

(二)

百丈禪師會下有一位司馬頭陀,他懂天文、地理、算命、陰陽。有一天,頭陀從外面回來,告訴百丈禪師說:「溈山那個地方,是一個一千五百人修行的好道場。」百丈說:「我可以去嗎?」頭陀回答說:「溈山是肉山,和尚是骨人,你老如果前去,恐怕門徒不會超過千人。」百丈乃指眾中的首座華林禪師,問:「他可以去嗎?」頭陀:「他!也不相宜。」百丈又指典座(煮飯的)靈佑問:「他可以去嗎?」頭陀說:「他可以去。」華林對百丈說:「我忝居第一座,尚不能去住,靈佑為什麼能去呢?」

百丈回答道:「若能於眾中下一轉語出奇制勝,當去住持。」就指座前的淨瓶說:「不得叫淨瓶,你們喚作什麼?」華林說:「不可叫做木--門閂。」百丈不以為然,乃轉問靈佑,靈佑什麼也不說,便上前一腳踢倒淨瓶。百丈笑著說:「華林首座輸給煮飯的人囉!」遂遣靈佑住溈山住持。靈佑禪師在溈山,大闡宗風,後成禪門溈仰宗一派。

禪的體驗,不講地位高低,不談知識有無,只論證悟深淺。「不得叫淨瓶,喚作什麼?」這是試題,靈佑一腳,踢倒淨瓶,什麼不說,這就是最好的答案。禪,不必解說是什麼,揚眉瞬目,語默動靜,那都可以表達微妙的真理。

以上的這兩則禪典故,一是未悟至悟之兩樣行止風光;又一是已悟者之禪行風光。"禪"非僅從慧解入門,而更需從體悟下手!禪亦非言語道得的,更非為文字編撰出來的!這完全是各人自心流露出禪悟風光的點滴是屬各人的,各人的言說披露的也都是各人的心地悟處!參禪要離語言文字諸相,向上一著,以心印心當可透個消息!

大家都發起心來!提起正念來!『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疑情起!參~~~~~~~~~

                            *幻羽*淨心書於霧都書齋午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