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修行系列~三七(第二篇)
在宗門裡用工是要有個願心,要有恆心,願生生世世堅持這法門!"人有善願,天必寵之",你有好願,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在冥冥之中,都會來護佑你、指導你。禪門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用工辦道,在日用當中行、住、坐、臥,都要有"道"可用。
今天所參的這個"道",是"清淨道"!什麼叫清淨道?就是修清淨心,而清淨心就是一心,清淨心裡頭什麼都不能有!那要怎麼來修呢?用參起"疑情",在"不明白處"好好參究!這個"不明白"就是清淨因,這不明白裡有什麼東西?如果有了東西,那你這個不明白、疑情就要打折扣!而不是全心全意的疑情,那已是參雜了妄想、種種雜念的疑情。
走在禪道上必須明白"歸元無二路",怎麼的都是要歸到『那個』地方,這"道"絕對是一致的。每每用工的人,疑情起不起來,那你工怎麼用呢?參是要起疑情!要注意到"疑情"這個地方,有這麼個"不明白"處,要知道"疑情"之所以起不起來,在於分別心太重,被障住了啊!用工要會用,在宗門裡歷代的祖師,不論是自利或是化他,都是各有各的因緣,但是都不離開一個字『疑!』"疑是法界,一切法趣此疑,是趣不過!"一切法都包含在這"疑"裡,這是趣不過的!就是在沒有悟之前,都走共同的這一條道路,那就是走"疑情"這條路,這跟『一枝靜香總持無量法門』,是相呼應的!
"參"起疑情"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其他的祖師怎樣開悟的,是不是也走"起疑情"這條路呢?當然啦!不起疑情,他怎麼悟的啊?那個悟,在沒有悟之前就是疑,都是處在"疑"的地位上,悟了便打破疑團!若要看你是大悟或是小悟,就要看你是站在大疑上或小疑上;如果不是大徹大悟,那你要悟的還多呢!有得悟的。
參禪就是要能夠起疑情!你之所以未能悟,就是因為疑未破,"疑"就是不明白,等於天上有雲,把昊日給遮了,那你不能不承認啊!妄想、執著都是屬於疑的範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以及十法界的一切生死根本,都是因"疑"而生!『斷疑生信、絕相超宗』,疑若不斷,怎麼能開悟呢?
有學人問趙州老人:「如何是佛法的西來大意?」趙州老人答:「麻三斤!」把問話的人弄得一頭霧水!這不是"疑"是什麼?禪宗的祖師就是這樣接人,它能夠成就人,也能夠引人入悟,別出手眼哪!能不能見到自已呢?肯定能見到自己的!參禪是不能夠用你的妄想心來見的,用肉眼更是見不到!那人家是怎的見到呢?"離心、意、識"參哪!心明了,就得見法性,“明心見性”啊!現在的心未明,不但理上無所清透,事項上也尚是無所清明呢!所以要趕快發起心來!
要善用心,把身心調得不急不緩,要量力而行!不要因聽說參禪能開悟,開了悟就能了生死,了生死後就能成佛,那就想一晚把它給參通!那是達不到的,欲速則不達啊! 要沉住氣,下定決心,你要是沒這點志氣,那生死大事能了嗎?這件事情肯定辦不好的。學個木匠、學個瓦匠,都要三、五年的工夫,吃不少的苦呢!何況是辦這等生死大事啊!你自己想想下了多少工夫?衡量衡量自各的業障、煩惱那麼多,你不用負責嗎?
『道源非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既不得,得亦非真。』過去祖師是這麼講的,不要向外去找,到哪去找呢?這個地方叫做"無住",既然有無住、不明白,它必有個不明白處啊!這就是你將來悟的基礎,那也是你過去迷的基礎。不是說離凡夫以外,另外去成個聖人,如手心與手背一樣,只在於轉,當下即是!轉凡成聖,不假他力啊!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處處都是佛法!而你還沒有悟心以前,處處是業障,處處是生死;悟了以後,處處便是佛法。現在如果還在世間法上做工夫,卻還只是在"心、意、識"上用工,未能"離"心、意、識的參!要明白這個不明白處,就是要"離心意識"參!一念參是一念離心意識!念念參,念念離!疑情不斷!『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請諸位仁者都發起心來~參!參!參!~~~~~
*幻羽*淨心書於霧都早課香am04:50
上一篇:禪七修行系列~三七(第一篇)
下一篇:禪七修行系列~三七(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