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7 09:06:55zorawu

【絮絮叨叨】反饋的能量


昨天的傍晚,天邊火紅得跟什麼似的,實在忍不住自己的雙手,隨手就在夕陽即將下山之際,將眼前所見之景順手拍下,總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慨油然而生。這或許是早秋,金陽閃耀怎麼樣也不願意輕易的落下,非得來個餘暉照映,染紅整片天際,臨去返照的火紅有種絕美的淒艷。

只有在暑假,才有機會可以和好友多聊幾句閒話,一開學彼此又得為了教學、指導、閱讀煩惱得頭髮非得白著好幾根才算是盡心竭力。只要有機會聊天大半都是家庭瑣事、人際關係,甚且是貓兒狗兒打架鬧事,以致抗議絕食的諸多瑣碎,但聊啊聊的,總有機會聊回自己很想闡述的正題來。在這多變的世代中,從年幼的緩慢與教養的沈澱,似乎一切步調來得輕鬆與遲緩,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有種青黃不接的感慨,羨慕著老一輩的人競爭壓力不是那麼大,菁英永遠站在菁英的位置上;羨慕小一輩的資源豐沛,多而又多的物資、金錢、商品,甚且進入科技飛躍的時代,坐在電腦前便能知天下事。套句已逝的導演楊德昌先生說的:「我們何其幸運生在一個不幸的時代」。

也或者真是個「不幸」的時代,父母教養著我們節省為上、讀書為上、菁英為上,中生代的我們發著誓願,賺著大量的金錢,擁有財富、知識、地位、成就,這便足以滿足人生了。偏偏中生代者,歷經過什麼是貧窮、匱乏、空洞、虛弱。心靈中總多個空隙,小小聲的對自己說:辛苦的一代,就是我們。

或者有更深刻的教養一直在我心底扎根,排行老二,看著老大的的悖逆不馴,吃虧受責,生聚教訓的告誡自己學會作一個乖巧伶俐小孩。當離開家庭後頓然解放,恣意的闖蕩,非得這麼的面對一下自己的人生,變成一個無法受管束的個體。但是年幼的記憶與教養讓我牢記著,我的信仰的重要性。當嚐到生命喜樂的滋味的瞬間,便知道起初的信仰是真實的。因此即便極度匱乏、貧窮、空洞,總是知道有一股強大的能力主宰著我的人生。

在我心底最堅實的信念是當我給得更多,反饋的能量是更大的。當擁有了一切時,你得反饋出去,否則將無法成為一個流動的泉水,切莫讓自己成為一灘死水。我很少跟朋友或家人叫窮,當父母問我生活夠不夠用,我會給的答案是還不錯,沒問題!也從不跟朋友說我有匱乏,除非真的太艱辛。只要我有的絕不會不給出去,多少人以為我很蠢,只是隻身一人究竟可以保留多少東西事物呢?我一直有這樣的感受,當人家受惠時,得到幫助時,就會向我說很受用!那麼才是我最大的滿足,因為受用才是最重要的。這是我的信仰所帶給我的力量。

所以當朋友念茲在茲的說著《秘密》這本書有多好多棒,只要堅持信念便可以實踐。其實我反而很想跟他說,我有一個堅持的信仰早就告訴我,一切的好處不在上帝以外。這種信念的堅持早已是年幼以來信仰給予我最大的祝福。因為有了給便有了反饋,而反饋的力量是超乎所能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