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7 10:42:26zorawu

【閱讀影像】舊瓶新酒的愛情喜劇——閱讀《女男變錯身》

通俗的愛情喜劇最引人注目的並非有創新的主題或題材,最讓閱聽者享受高度的創意快感,正是觀點的展現。尤其已經是陳套的通俗題材,要如何脫套推陳,對於編劇者,以致於演員詮釋上,絕對考驗作品的成敗。

《女男變錯身》,2007年愛情喜劇,性別錯置與生存環境的差異,在早先的電影創作,甚至是電視劇創作,性格角色的變換與喜劇的結果,早已是屢見不鮮的題材。炒冷飯的固定模式最不討喜的,首先是作為劇情片本身,實在很難吸引閱聽者的目光;再者,就是設定的族群對象,以一般青少年為主,更有難以克服的侷限性的想像。

儘管西方不斷的企圖突破中古時期的階級意識,開創一個自由平等均享的社會制度,筆者以為本片中仍舊清楚可見消弭階級等差與第二性別的歧視的既存事實。因此創作者意圖讓性別錯置的方式,讓女性與男性共同面對當置身於不同的家庭環境、性別族群中,得以體會其中的困境與難處。

身處中產階級的妮爾在家中自處是十分愜意與自在的,因著母親的教養,令她要成為一位小淑女,尤其是接到耶魯大學入學面試通知時,更是注定了妮爾的命運,註定著人生不斷的邁向知識份子與白領階級的既存狀態。劇中對於妮爾而言,她也十分滿意自己的優雅姿態,即便是伍迪與他的伙伴開著跑車呼嘯而過,令她潑灑一身濕,妮爾故作高貴狀,仍舊不失其姿態。

妮爾最厭惡的伍迪,是個滿身汗臭味,踢著美式足球,並且極度誇大喧囂,精蟲衝腦的笨小子,這是妮爾對伍迪最難以忍受的部分,當阿茲特克此一神祇介入他們性別靈魂交換時,也正是變為伍迪的妮爾,對於變為妮爾的伍迪放浪形骸的模樣,相當不能接受。慣有的教養與認知,讓他(她)不解,為何伍迪可以如此踐踏她(他)既有的形象與情感的純粹。
《女男變錯身》最大的賣點便是在性別置換後的,演員如何演繹有別於自我性別的表演方式。相當耐人尋味的是,凱文席格斯擔綱伍迪時,其中邋遢、不修邊幅、泡妞、混亂的情態,拿捏分寸恰到好處,令人驚艷的演繹令人欣喜;進而靈魂換置成妮爾時,凱文洗練的、幽默的、令人發噱的、面對性徵的焦慮,娘們的表現方式,更是令筆者訝異,當女性面對困境無法釐清,以痛哭方式抒解情緒的手段,以致於對於狂暴、粗野的美式足球,以女性姿態難以應對之當下,單薄無力的四分衛,受到教練的譴責無法開脫之際,不慍不火的演出形式,實在拍案叫絕。

那麼莎蜜拉阿姆斯壯對於植入伍迪靈魂的妮爾,一反女性的嬌憨媚態,穿著超短的迷你裙,難以想像的走路姿態,甚至對女性身體的覬覦,種種男性的行徑,莎蜜拉展現了開創的演技風格。
在靈魂性別置換的同時在靈魂性別置換的同時,筆者也看到監製(艾爾頓強)與劇本家的人文關懷,他們共同意圖打造一個超越階級、性別、種族,以青少年的迷惑徬徨為題材的作品。劇中我們可見為了贏得友情的女孩,委屈自己迎合他人;甚至是性開放安娜,心靈深處依舊是小女孩的模樣,與伍迪談戀愛不過是一種炫耀與身份的象徵。

青少年的迷惘與徬徨,美國影片幾乎著墨頗多,尤其是青少年如何自處,與他人相處,在面對人際關係、學業壓力,未來的人生前程,《女男變錯身》此作或者可說是劇本創作者意圖召喚閱聽者,閱讀輕鬆喜劇時,不妨思考一下自我個人處境,孤身一人也許可以闖蕩人生天涯,當有著同舟共濟的伴侶時,將會發現人生不是那麼的孤單,找到足以認同你角色身份者,他將成為人生的良友,共同為彼此的人生努力邁進。
n gfn fg 2009-02-08 17:21:48

莎蜜拉阿姆斯壯 好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慕昀 2008-11-17 13:06:39

請廣告信切勿再入侵他人回應版,在此致謝拜託!

版主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