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莉史翠普計畫:《美味關係》
導演:諾拉伊佛朗(Nora Ephron)
合演對手:艾美亞當斯
奧斯卡:第82屆最佳女主角入圍
角色:身高超過180,曾和外交官老公出使法國,因此學會法式料理的廚娘茱莉亞柴爾德。
職業:撰寫過《掌握法國烹飪藝術》等書的美食作家,並且在電視節目上教觀眾如何做法式料理。
這次撰寫【梅莉史翠普計畫】的源頭,就是因為這部片子的靈感而來。
曾經執導過賣座且深入人心的愛情經典《西雅圖夜未眠》與《電子情書》的導演兼編劇的諾拉伊佛朗,經歷過既不好笑又不浪漫的《神仙家庭》後,終於回復水準,獨具巧思地融合了美國家喻戶曉的廚娘茱莉亞柴爾德的生平與茱莉鮑爾的暢銷書,讓兩個時代的女性藉由做菜這件事情相互連結,讓女性成長的故事暨對照又串連,更突顯她一向擅長的愛情浪漫主題。
《西雅圖夜未眠》讓女主角為了追尋一種對愛的感覺,即便她根本不認識男主角,也要為他千里追愛,癡癡等候﹔《電子情書》中,尋尋覓覓後,原來最動心的人竟然是身邊那個一直很討厭的人。這些看似平凡卻極度浪漫的舉動和思維造成女性觀眾那麼大的迴響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我們都把自身投射到電影,投射到女主角的身上,然後在當中,似乎也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可能。諾拉的確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思維,精準地投射到作品中,然後讓觀眾一起懷抱著希望夢想的餘溫而離開戲院。因此《美味關係》之所以打動人也是如此。
現代人的普遍困境幾乎是被日常工作的沉悶與無力壓縮到沒有喘息空間,甚至失去生活樂趣,諾拉這次看準這點,也明白茱莉鮑爾的書之所以能夠暢銷的主因,都在於我們想要在這樣苦悶的生活中,找尋一些前進的動力,達成心中一些小小的夢想,於是乎電影就遵循這樣的脈絡和主題,讓這樣的思維與想法,形諸於影片中。
因此雖然故事採雙線進行,但劇情推演的方式並不複雜,甚至有點理所當然,幾乎採取公式的邏輯發展,不外乎:人生苦悶,失去生活的目標→靈光乍現,發現新興趣→稍微受挫,但不灰心,愈挫愈勇→獲取某種成果,有了小小的滿足感→麻煩事突然臨門,措手不及,失望灰心,幾乎想要放棄→掙扎爬起,誓不放棄,最後終於成功,達成一直以來堅守的夢想。
仔細分析起來,劇情發展蠻老梗的,好萊塢這類題材的電影不脫這樣的大綱模式,但諾拉不同的地方,能夠讓片子脫穎而出的關鍵,通常在於她對細節的描寫與清新細膩的調度,她總能於日常再不行的情節中,一箭打中觀眾的認同心理(尤其是女性)。《西雅圖夜未眠》中兩位男女主角幾乎沒對到戲,但經過他們日常的描寫與和對朋友的傾訴中,我們慢慢地在心中讓兩個人的感情加溫,甚至最後我們也認定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因此最後的等待,也就讓觀眾屏息以待最後的發展結果;《電子情書》裡觀眾早就知道這對歡喜冤家對雙方互有情愫,但種種機緣巧合卻讓這個愛無法說出口,而最後的揭曉與告白,也終於讓觀眾的心中放下了一顆大石頭。好萊塢最為匹配的銀幕情侶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斯,在片中不管是刷牙、遛狗、開車等日常再不過的事情,在諾拉的安排編寫與調度下,都成為感情慢慢進展的手法,最後水到渠成。
《美味關係》也是利用這手法,但她第一次不利用在男女的感情身上,而是放在兩位不同世代的女主角身上。因此上述我們歸納的劇情進展,配上諾拉精心調度的情感累積,兩個女主角雖然沒見到面,但對於我們來說,她們似乎已經建立了一段深厚的友誼,加上現代的茱莉做菜的導師與寫作的投射對象,都是上一代的茱莉亞,因此茱莉亞片段中的樂觀進取與不服輸,也似乎是要教導與激勵茱莉(當然也包括我們)。因此我們開頭先認同茱莉,最後我們認定茱莉幾乎就是我們自己,然後投射相同情感到茱莉亞身上,也因此最後茱莉亞透過記者對茱莉的殘酷轉訴,以及兩位女主角始終沒見面的遺憾(但我非常喜歡這個安排,沒見到反而好),我們也和茱莉一樣感到絲絲苦楚,遍遍心傷,編導諾拉再度到達觀眾的心中。因此片末茱莉對先生說,是茱莉亞拯救了我,但先生卻回答,是你拯救了你自己,此時電影主題也就昭然若揭:別說你沒看到風景,而是你自己有沒有打開那扇窗。
雖然兩位女性的友誼,似乎是影片重心,但諾拉從《西雅圖夜未眠》到《電子情書》中都苦心經營,標示出女性心中理想的愛情模式,一種對愛情的執著執念,《美味關係》裡一樣也沒缺。《美味關係》中兩代女子身邊的丈夫幾乎是完人,他們默默支持妻子的夢想,在受挫時給予支援,在開心時分享喜悅,因此最後能夠有了一點點成績,丈夫的後援功不可沒,而這樣的理想境界,和前兩部一樣,也許只有電影這樣演,只有好萊塢這樣拍,但何不妨讓觀眾作作夢,發發願,反正我們已經投入自身到女主角身上了,讓我們和女主角一樣感受到愛情的美好,然後心滿意足的回到現實,這樣的放鬆也是功德一件,也難怪諾拉的戲總是這樣大受歡迎。
飾演茱莉亞的梅姨無疑是全片最大的焦點,她充沛的能量與投入,再度示範了一個演員如何努力地「扮演」角色,尤其茱莉亞柴爾德在美國是個耳熟能詳的真實人物,也拍攝了許多教觀眾如何做菜的節目,因此功課做足百分百的梅姨也就像足了節目中的茱莉亞柴爾德,刻意提高的音調,唸詞特有的頓點方式與神情,舉手投足像極了茱莉亞。但問題來了,這些是做菜時的茱莉亞,平常生活的茱莉亞是怎麼的?她也會這樣的提高音調嗎?她和丈夫床地間的調笑與朋友間的嬉鬧會是一樣的方式嗎?就如同電視銀幕形象總是嘰嘰喳喳的主持人張小燕,聽說她私底下不太愛說話,沉穩內斂,不太像電視風格,因為那是她工作必須的方式。因此我覺得梅姨最大的問題在此,模仿功力高超世間少有,但是否整個角色都用這樣的方式詮釋著,就可以好好討論了,也因此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完從戲院裡走出時,心中第一個念頭是,好險梅姨的戲份只佔了一半,好險飾演茱莉的艾美亞當斯德用自然方式表演,不然全篇聽她這樣提高音調的表演,是會讓人抓狂,而且不舒服的。這次重看,這問題比較小一點,可能因為習慣了,但每當她在片中和其他老女人對戲時,別的演員不需要說服我們她們很老,她們很像角色的樣子,但我們卻不斷被梅姨的:”我超投入,我超像的,我一直在角色”中的表演干擾,實在可惜。但是我在DVD附錄的演員訪談中得知,梅姨對角色的認知是,她不是詮釋真實的茱莉亞柴爾德,而是演出茱莉心中建構的茱莉亞柴爾德,而茱莉對茱莉亞的印想無非都來自電視中,也難梅姨如此詮釋?所有這一切是要歸咎導演的選擇?還是梅姨錯誤的解讀?我真心覺得如果把茱莉亞柴爾德詮釋地比較像活人一點,比較真實一點,而不會是全民大悶鍋的奇觀表現,也許梅姨的表演就能夠到達下一個境界。(真心希望今年《鐵娘子》不會變成這樣的結果)
當年奧斯卡的競爭者有《攻其不備》的珊卓布拉克、《為愛啟程》的海倫米蘭、《名媛教育》的凱莉墨里根、與《珍愛人生》的嘉柏莉西迪貝。海倫米蘭詮釋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妻子蘇菲亞,在情感的表露下仍舊精彩到位,那場在車站的等候實在讓人心碎,但影片把兩人的感情拍得有點肥皂劇般的愛恨分合,也就難以跳脫框架,進展到更深的境界。英國新生代演員凱莉墨里根以降齡之姿詮釋高中女生的成長蛻變,幾場戲可圈可點,點出了女生渴望的迷惘與失落,但和《珍愛人生》中的嘉柏莉西迪貝一樣,雖然嘉柏莉用本色演技的詮釋方法讓你又哭又笑(笑比較少,幾乎都是哭),讓你相信她就是角色本身,但兩位年輕女演員入圍鼓勵的性質較多,真的要拿到后座,火侯仍嫌太早。
因此好運落到《攻其不備》中的珊卓布拉克身上,雖然珊卓拿出了和以前不同的角色面向,把白人母親的熱心與關愛隱藏在她看似自制的行為上,許多段落的處理稍嫌做作(我超討厭她去找黑人生母那段,兩人在客廳的相互安慰真是夠了,因為我完全不相信會發生在現實世界,即使發生,也不是電影演出來的那樣噁心)。不過珊卓布拉克打拼影壇多年,新生代的兩位女星沒有好可以拿到,而兩位老牌影后的表演也還不夠再給一座,因此既然如此,何不鼓勵一下珊卓,也順便向這些中流砥柱的女星們致敬(葛倫克羅斯,蜜雪兒菲佛、黛柏拉溫姬甚至是得過女配角的茱蒂丹契,你們為何這屆不入圍,也許女主角后座就會是你們的了)。
呵呵,美味關係的梅姨也沒有打動我,如你所說,有一種:很用力表演的感覺。
不過這一年的奧斯卡頒給珊卓大姊,我還真是跌破眼鏡,我一直覺得她在那部片子的表現只是還好哩,唉。不過珊卓大姊人緣好又可愛,也就罷了。
另外,恭喜梅姨今年終於奪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