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5 21:14:24綺羅

聖殿山爭議

聖殿山爭議》誰的聖殿山、誰的清真寺? 從安檢門爭議看永無止境的以巴衝突

林璟昕

聖城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特殊的地位沒有帶來和平,反而上演著一齣又一齣、似曾相識的衝突劇碼。上月在聖殿山再度爆發流血衝突,死傷慘重,導火線是一座安檢門,引爆的卻是以巴和談中最棘手的問題。

聖殿山爭議》清真寺安檢門拆了!約旦外交危機迫使以色列讓步

2警遭恐怖攻擊身亡 以色列加裝安檢門管制

就在流血衝突持續近2周後,7月25日,以色列政府終於同意將聖殿山(猶太人稱Temple Mount,阿拉伯人稱al-Haram al-Sharif)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入口前的金屬探測器安檢門拆除。之所以裝設安檢門,是由於7月14日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事件,3名以色列籍阿拉伯人欲於聖殿山區走私槍枝,被查獲後狙殺了2名以色列警察。

以色列政府以維護安全為由,在清真寺前加裝金屬探測器及監視攝影機,引爆巴勒斯坦人的憤怒,即便在安檢門拆除後,雙方衝突仍不停止,巴勒斯坦各方領袖號召民眾,於7月28日持續進行「憤怒星期五」(Day of Rage)抗議活動,其中,1名原欲襲擊以色列軍警的巴勒斯坦人反遭狙殺。在上周21日的「憤怒星期五」活動中,則有3名巴勒斯坦抗議者死亡,而另外3名以色列平民也在安息日晚餐中,遭到闖入的巴勒斯坦人殺害。

檢視相片
以巴問題:以色列警方開始拆除阿克薩清真寺外的金屬探測器安檢門(AP)

以巴問題:以色列警方開始拆除阿克薩清真寺外的金屬探測器安檢門(AP)

猶太人的聖殿山上,有著穆斯林的清真寺

造成流血衝突的並非只是一座安檢門,如今的局面必須回溯至上世紀以來,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被視為猶太教第一聖地、伊斯蘭教第三聖地的聖殿山區,是由誰所控制?安檢門爭議中,以巴雙方對聖殿山的爭論,事實上便是以巴衝突的縮影。

首先,對於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裝安檢門,被視為打破「現狀」的挑釁,以及濫用宗教自由。然而,在多數以色列人眼中,光是14日的恐怖攻擊,就以是加裝安檢門的充分理由。他們也認為,巴勒斯坦與其他穆斯林領袖教唆抗議活動、稱以色列人要破壞阿克薩清真寺,是站不住腳的無稽之談。

檢視相片
阿克薩清真寺外,穆斯林集體膜拜。(美聯社)

阿克薩清真寺外,穆斯林集體膜拜。(美聯社)

一句話奠定政治「現狀」

巴勒斯坦人口中所謂的「現狀」(status quo),指的是聖殿山區的管理權劃分。聖殿山區本自1948年以來隸屬約旦,當時猶太人被嚴格禁止進入該區;然而,1967年的6日戰爭中,以色列軍佔領了耶路撒冷東部並在阿克薩清真寺上方插上國旗,對於這個剛剛正式「復國」的「古老」國家而言,無疑是最令人振奮的一刻。然而,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達揚(Moshe Dayan)卻對著大獲全勝的國軍說:「難道你們想讓中東烽火連天?」

檢視相片
耶路撒冷內到處可看到以色列的維安人員。(美聯社)

耶路撒冷內到處可看到以色列的維安人員。(美聯社)

從此之後,聖殿山區由約旦組織的伊斯蘭教信託單位「伊斯蘭宗教財產委員會(WAQF)」所管理,並開放讓非伊斯蘭教徒也可參觀,但不可參與敬拜。

「主權歸你,維安權歸我」的恐怖和平

不過,達揚也主張,雖然該地名義上是由約旦託管,卻仍是在以色列政權之下。以色列可以控制聖殿山區入口處的維安,而約旦的「伊斯蘭宗教財產委員會(WAQF)」則負責決定誰可以入寺參拜。從那時開始,規則便已劃下:猶太教徒可以進入參觀,但嚴禁參拜,而阿克薩清真寺則成為全耶路薩冷地區,唯一一個允許宗教寬容的場所。


美帝當靠山 以色列這樣霸凌巴勒斯坦


   



「歪蘋妹一粥國際」開鍋了。搞不定的領土紛爭、悲慘難民潮,這周就來看看──紛亂地中海。石頭、催淚彈齊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21日爆發衝突造成8死900多傷,是近期規模最大,都是為了這個:金屬探測器這金屬探測器就大喇喇地立在耶路撒冷聖殿山的路口。這裡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猶太教的發源地,巴勒斯坦穆斯林將這視為聖地,所以當以色列以維安理由(14日發生一名巴人持槍在聖城擊斃兩名以色列警察案),設立感應器搜身,還禁止50歲以下巴勒斯坦男性,進入阿克薩清真寺時,讓巴人完全無法接受,於是21日集體在聖殿山外祈禱,接著就爆發這起衝突了。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總理批評,因為以色列政府的計畫和決定才導致這場衝突,毫無疑問敵人摧毀了和平。不只巴人生氣,聯合國中東特使甚至警告,以色列的舉動引發的緊張情勢可能蔓延到其他地區。在壓力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24日態度放軟撤下金屬探測器,不過堅持會用其他新設備取代。
延伸閱讀:【大逆轉】裝金屬探測器引巴人流血抗爭 以色列今拆除其實對於以巴來說,金屬感應器只不過是爆發衝突的最後一根稻草,以巴長久以來就因為這三個問題爭吵不休:領土、政治、宗教首先領土問題,從地圖可以看到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攪和下被以色列蠶食鯨吞。1947年聯合國逕自把巴勒斯坦55%領土分給以色列,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國後,還透過戰爭吞掉了絕大部分的領土,巴勒斯坦更因此不被承認是一個國家,讓巴人非常不爽。政治方面,1967年以色列吃了東耶路撒冷後,就對當地巴人實施隔離政策,排擠居住權、剝奪資源,導致多數巴人生活在貧窮線下,雙方大小衝突不斷。長期積怨導致最近一次,2014年爆發的加薩衝突,造成超過兩千人死亡,該地三分之一被炸毀,損失慘重。最後宗教問題中,以色列大多為猶太教,巴勒斯坦多為伊斯蘭教,他們都將耶路撒冷的聖殿山視為宗教聖地,因此為了聖殿山的主權起紛爭,曾爆發兩次大規模衝突: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1987年12月,一輛以色列的卡車闖入巴勒斯坦境內,壓死了4名巴勒斯坦人,導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造成雙方共2300多人死亡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2000年9月,以色列前總理夏隆訪問聖殿山,引爆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以巴雙方近6000人罹難。在美國這個強大盟友的支持下,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歧視性的統治才這麼明目張膽,不過西方社會這十年來開始出現反以色列的跨國性社會運動,讓越來越多人認清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歧視、壓迫的一面。地中海國家紛亂不只一起,埃及北西奈省一座檢查站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7死。利比亞蘇丹等非洲國家的難民偷渡潮一直沒斷過、悲劇也沒停過。今年一月以來已有超過9萬難移民登上義大利,比去年同期增加14%,今年至今則有超過2200人命喪地中海,平均每天超過10死。戰亂,一直都沒有結束。


聖殿山—─宗教糾紛的根源

http://rthk9.rthk.hk/elearning/travel/articles/17/f17_01_03_00_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