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3 17:55:28綺羅

李光耀觀點:摸不透李登輝立場

李光耀觀點:摸不透李登輝立場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新加坡23日專電)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今天病逝,他生前曾多次訪問台灣,對於前總統李登輝評價則是充滿自信、博學。不過,李光耀摸不透李登輝的立場。

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曾出版「新加坡選擇了李光耀」,書中除記載李光耀對中華民國故總統蔣經國評價外,也記錄了對李登輝評價。

根據李光耀觀察,李登輝在12年總統任內,公開抒發一直在台灣潛伏著的分離主義情緒,卻低估中國大陸領導人和人民實現統一意願。

李光耀在書中認為,李登輝充滿自信、博學,熟知一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卻因為台灣遭受孤立而無法理解世界領袖為何不能像日本一樣同情台灣處境,因此視日本的同情和支持對台灣至為重要。

不過,李光耀摸不透李登輝的立場。李光耀說,曾聽1位李登輝老朋友解釋,李登輝接受的日本教育和訓練,灌輸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帶領台灣子民前往「應許之地」是自己的使命。

由於李登輝也是虔誠基督徒,使他更立志不惜一切代價,秉著武士道精神,執行上帝的旨意。

李登輝曾在1989年訪問新加坡,也是第1位訪問東南亞的中華民國總統,不過,新加坡承認「一個中國」,對李登輝到訪格外小心,沒有國旗、軍禮和國是訪問的儀式。

在新加坡官方文告中,不說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總統,只提是「來自台灣的總統」。


李光耀與台灣 情誼綿延40年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以91歲高齡離開人世,回顧他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在不同年代都能看到李光耀留下的足跡。從1970年代開始,台灣與李光耀之間的情誼足足橫跨了40年。

李光耀在1923年生於新加坡,曾赴英國接受良好教育,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劍橋大學,回到新加坡後成為一名律師,並逐漸涉入政治活動。1965年,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屆總理,積極澄清吏治與推動經濟改革,帶領新加坡走向繁榮,使新加坡與中華民國、南韓與香港並稱「亞洲四小龍」,「新加坡模式」更成為許多開發中國家研究或效法的重要對象。

新加坡獨立之後不久,李光耀便與台灣建立起軍事合作關係,從197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至今,雙方在演訓、區域安全以及國防工業等方面的互動交流始終是雙邊關係的重點項目。

進入1980年代,李光耀多次訪問台灣與中國大陸,同時與仍處於敵對狀態的兩岸領導人維持友好關係,許多評論都解讀這段時期的李光耀扮演了兩岸橋梁的角色。到了1989年,前總統李登輝以總統身分訪問新加坡,除正式拜會李光耀外,還受邀出席李光耀夫婦的燒烤晚宴,台星關係邁入新的高峰。

李光耀的華人背景以及他與兩岸領導人的友誼,讓新加坡在1990年代的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扮演了另一個關鍵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事蹟就是1993年4月在新加坡舉行的「辜汪會談」,這場會談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兩岸在1990年第一次正式協商並簽署的「金門協議」。

關於「辜汪會談」的形成背景,至今雖然仍有「兩岸密使」或「李光耀傳話」等不同說法,但多數都認同李光耀是促成「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的重要因素。

「辜汪會談」登場時,李光耀已卸下星國總理職務,改任內閣資政,但他關心兩岸事務的態度並未因為年齡或職務變動而有所改變。2000年5月陳水扁就任中華民國總統,李光耀隨後在9月便來到台灣,根據時任行政院院長唐飛4年前出版的「台北和平之春」一書記載,李光耀這趟非正式訪問的第一個行程就是與唐飛見面,唐飛說李光耀「急於了解台灣的政治現況」,並在聽完唐飛說明台灣現況之後,用華語說了一句「看來台灣麻煩了。」

李光耀在2011年5月卸下資政一職之前,曾於3月低調來台訪問並拜會馬英九總統,總統府在事後發布新聞稿指出,馬總統與「摯友」李光耀會面並敘舊,李光耀在談話中稱讚馬總統「不統、不獨、不武」政策,也讚賞兩岸擱置爭議、加強經貿合作、強化雙邊關係的和平發展。

從1973年訪問台灣開始建立合作機制,一直到2013年出版「李光耀觀天下」評論兩岸關係,李光耀和台灣之間的情誼以及他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影響力,在世界各國領導人中無人能出其右。

新加坡會生存下去!李光耀治國的6道法門

新加坡即將於8月歡度獨立建國50周年紀念日。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這個蕞薾島國擁有全球排名第8的國民平均收入(5萬5200美元,約新台幣174萬元),長期被視為東南亞的一個經濟奇蹟。但今日的榮景與半個世紀前已大不相同。

半個世紀前,新加坡是一個飽受第二次世界大戰蹂躪的小島。先前長期被英國殖民,戰時遭到日本高壓佔領,戰後共產主義蔓延,1950年代爆發4次大規模暴動,與馬來西亞合併的計畫也在1965年宣告失敗。

在李氏家族的領導下,新加坡從一個殖民港口腹地發展為全球性的經濟強國,在教育、醫學、科學研究及創新面向皆占有領先地位。李光耀於1959年至1990年間擔任新加坡總理,也是新加坡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在退任後,仍以國務資政及內閣資政的角色持續影響內政。

大部分新加坡人民肯定李光耀的貢獻,雖然其執政作風也受到不少批評。在「亞洲價值」的信念下,李光耀及新加坡的政治特徵在許多地方與西方已開發國家明顯的不同。下列6項特質,就是其中犖犖大者:

1. 致力爭取獨立,為新加坡的未來落淚

在英國劍橋大學修讀法律的李光耀,懷抱著新加坡可以脫離英國殖民、與馬來西亞合併的夢想。但在1965年,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決議將新加坡踢出聯邦,這份脆弱的聯邦關係只存續了不到23個月。

在宣布分離的全國性電視記者會上,李光耀不禁為此流下淚來。當時許多人擔心新加坡無法獨立生存。但李光耀並未放棄,他表示,自己必須為數百萬人的生計負責,「新加坡會生存下去。」

2. 全民非平等,激化人民奮鬥意志心

比起民主,李光耀政權被認為更接近菁英統治制度。新加坡是已開發國家中,經濟情況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貧窮階級不會獲得政府太大的幫助與福利補助。

這種政策路線也迫使人民努力工作,為自己的未來負責。雖然近年來新加坡提升了稅率,做出數次政策調整,以因應國內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3. 歡迎外資,但拒絕外媒批評

新加坡商業成功的一大原因,來自於她吸引了廣大範圍的外國資本。新加坡試圖追求權力平衡,以掌有獨立的外交政策;她也時常在國際危難時伸出援手,與各國建立友好的關係。

但新加坡的媒體與網路自由相對很限縮,尤其抵制外國記者批評政府。在「無國界記者」(RSF)提出的2015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中,新加坡在180個國家中位於153名;較去年滑落3個位置,比俄國還低一名。

RSF沒有特別解釋新加坡排名退步的原因,但李光耀曾於1980年的國際記者會上表示,美國記者可以在新加坡採訪、撰寫報導,美國報紙也可以在此販售,「但我們不能容許他們預設自己可在新加坡扮演美國媒體在其國內扮演的角色──監督、挑戰及質詢其政權。」

4. 歡迎外國人到新加坡就業

與重視教育的理念相符,李光耀政府一向非常歡迎外國專業人士將專門學問及技術帶入新加坡;新加坡也成為西方專業人士在亞洲尋找機會的理想選擇之一。

但這也引起本國人民對薪資不平等、就業機會受壓縮的不滿。而政府引入外勞,卻沒有提供足夠的保障,也增加新加坡人對外勞的不信任感。2013年2月及5月,新加坡曾因政府發布的《人口白皮書》中準備持續增加外來移民數量,而發生2次街頭抗議事件;參與人數近萬人之多。

5. 李氏家族執政的強權作風

新加坡持續由「人民行動黨」(PAP)一黨專政,且對異議沒有太大的容忍及接受度。雖然新加坡人近年對國內議題參與主動性有增強,但普遍不看好政府會因此做出改變。

同時,權力通常掌握在李氏家族及其親戚手中。李光耀長子李顯龍於2004年成為新加坡總理,先前他曾任副總理、財政部長與貿工部長。李光耀次子李顯 揚為民航局主席,先前為新加坡電信總裁。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則為淡馬錫控股公司執行長;這家公司股權全屬新加坡財政部,總資產高達1770億美元(新台幣5 兆6000億元)。

6. 致力於種族和諧共處

新加坡人口由4大種族組成,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與其他民族,許多來自西方國家。為了避免60年代的種族衝突再現,使國內各大種族和平相處是政府的核心關切之一。新加坡課綱中強調種族尊重,學童也必須學習其他民族的宗教背景及慶祝的節日。

為了紀念1964年7月21日的種族暴動,7月21日為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日」(Racial Harmony Day)。各學校皆會舉辦紀念儀式,慶祝新加坡多元的文化遺產,與今日致力達成的種族和平。


李光耀預言:大陸在西太平洋終占上風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病逝,他生前喜歡對國際關係預言。鳳凰網今天整理李光耀對於大陸的預言,包括中國在西太平洋的對抗終將占上風。

預言1:「中國在西太平洋的對抗終將占上風」。

李光耀認為,大陸與美國爭奪亞太地區主導權的競爭已經開始,大陸將把美國趕出12海里的領海,乃至200海里的專屬經濟海域;屆時,大陸將成為「區域大國」,必要時也會展現力量。

預言2:「中美並不是美蘇的零和遊戲關係」。

很多人認為,美國重返亞洲是要防堵「中國崛起」。但李光耀稱,大陸不是前蘇聯,因為大陸過去苦了這麼多個世紀,志在「國家利益,而不是改變世界」。

預言3:「阿穆爾河灣地區將重新住滿中國人」。

李光耀認為,俄羅斯如果不在遠東地區採取措施,這個地區將成為大陸的「原物料附庸」。

鳳凰網整理李光耀其他有關大陸的預言,分別是:「兩岸統一只是時間上的問題」,習近平「應該屬於曼德拉級別的人物」,及「中國的未來很難預測」。       

新聞來源:中央社

親如兄弟變淡 李見證台星關係

中國時報【馮怡超╱台北報導】

李光耀這位時代巨人,與台灣的關係深厚,當年與故總統蔣經國更是惺惺相惜,要稱他為「台灣最好的朋友」,也不為過。但近半個世紀來,李光耀也見證了台星之間從陌生到親密,從反目到猜忌。

七○年代的新加坡,仍面臨著來自周圍國家的軍事威脅,為了找一個能訓練軍隊的地方,1973年5月,李光耀祕訪台灣,由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親自接待,兩人首次的聚會就相談甚歡。第二年,李光耀再度祕訪,台星成立了「星光計劃」,決定由台灣幫忙訓練新加坡軍隊。

接下來直到1990年止,李光耀每一年都會來台一兩次,除了來體驗他最愛的台灣四季,也會與蔣經國交換經驗,再將蔣經國的想法帶往國際舞台,當時的台星關係,親如兄弟。

蔣經國過世後,李光耀仍然固定來台與接任的李登輝碰面,並且更積極的奔波於兩岸。1993年兩李共同促成了在新加坡舉辦的辜汪會談,但李登輝親日反中的政治傾向,與李光耀完全背道而馳,後來終於一次爭執後,李登輝在公開宴會中暗諷李光耀根本就是獨裁,讓這名「台灣的朋友」從此不願意再接近台灣。

21世紀,進入陳水扁時代,對台灣有著多年感情的李光耀,曾試圖恢復台星關係,除了自己拖著高齡80的身軀來台訪問兩次,也命兒子李顯龍訪台觀摩,兩邊一度關係回穩。但是2004年,我國外交部長陳唐山因為不滿新加坡又在聯合國批評台獨,痛批新加坡是鼻屎大的國家,低俗無禮的發言,讓新加坡徹底動怒,兩國關係再度降到冰點。

2007年,參選總統的馬英九前往新加坡訪問,雖然那年的李光耀因為年歲已高,對馬英九仍相當歡迎,可惜,失去的信任難再收回,馬政府當選後的7年,李光耀身影漸淡去的台星關係,雖不算變差,也絕對不算親密。


台灣一大群人真是低能 令人無語

台灣應該學新加坡獨立 台灣哪時沒獨立了 你要跟誰申請獨立阿

新加坡怎麼不跟中國統一 我們也沒有要跟中國統一阿

你們是頭殼壞了

新加坡獨立了 所以要跟中國拼了? 還要向你們一樣蠢整天罵支那 挑動對立 照你們這種邏輯 新加坡早就倒了

新加坡是被馬來西亞拋棄的

馬來西亞 馬來人占50% 華人25% 印度20%

馬來人搞種族淨化 懂沒

所以他把華人占多數的地區 就是新加坡 趕出去 懂了沒

現在馬來西亞還是這樣 基本國策就是馬來人當家 打壓華人

新加坡呢 基本國策 華人占多數 目前75% 其他呢 馬來人大宗

這種都是愚蠢行為

不過台灣人更蠢 根本就是未開化 自己就是華人還要趕走華人 分為台灣人跟中國人

台灣人還要再分 南部北部

還要再分 兩黨

台灣一定走下坡的

大部份力量都花再對抗無所謂的事情

台灣要能再起飛喔 一定要出強人 至於是哪種強人 是像李光耀 還是像金正日

那你就碰運氣吧

我個人傾向 認為會出金正日 因為反對黨的支持群眾很顯然沒腦子

他們根本分不出來

所以

各位 請準備好兩本護照 免得被拖下水


罵人是鼻屎大且沒有想到自己只比鼻屎稍大一點,魯莽愚蠢綠媒說是草根性,良性精英包裹政治,解釋為獨裁政治,新加坡不斷向世界開放進步,反觀臺灣卻走學生式的文革。

這個獨裁的國家也沒走向北韓那樣專制
也沒向俄羅斯那樣霸道
國家雖然小卻自立自強
說他的法律嚴苛
但是對一般守法的老百姓的影響卻不大
但要是套在台灣人身上
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無法讓太多人有政治舞台出來做秀
無法透過學運和民運來成立政黨 成為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