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6 23:42:22綺羅

家庭教育 是品格教育根源

家庭教育 是品格教育根源

聯合報昨日有關產業界呼籲「加強品格教育」的報導,與同一天「民意論壇」上的「北捷驚駭之後」之系列專文,正好前後呼應,同時也反映出台灣過去廿年在民粹氾濫、國會專制,與主政者缺乏前瞻作為的施政下所導致的政策亂象,與無盡的社會後遺症。其中,廢除原有功能顯著的專業師資培育體系、廣設高中大學,以及忽略彰顯家庭功能的親職教育,是時下年輕人在職場上態度變差、倫理觀念趨弱的根本原因。

在當前具凸顯雙面刃功能的網路世界排山倒海衝擊下,缺乏充分知識與判斷力的各級學校學生,除了學校老師的教誨外,更需要明智的家長花費心力輔導、溝通、呵護,才能配合當前的學校體制,培養出具學習動機、展現高EQ與健全品格的現代公民。

聯合報攸關品格教育報導的頭條新聞,僅是暴露台灣當前整體教育的冰山一角而已。這種社會與教育現象絕不可忽略,否則台灣的未來前景,將不堪設想。

有關品格教育的議題,各先進國家均極為重視,並立法從多元的實施面向來落實人才培育、國家整體發展與國際競爭力之政策。

廿一世紀的教育已經不全是學校與教師的責任;家長自身的「親職素養」、「倫理素養」與「家長參與教育」思維,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核心價值,也是影響國家培育優質人才、厚植國力,與全面提升國家全球競爭力的基礎。

曾擔任過美國教育部長長達八年、政績斐然的芮理查博士,曾以重建家庭倫理、回歸傳統價值,與落實家長參與教育,與推動國際化教育為政策,顛覆了過度自由化的美國中小學教育。

這位備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倚重的法學兼教育家,曾於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在華盛頓教育部會晤往訪的我國教育部郭前部長為藩時,坦誠且嚴肅地表示:美國近代的教育政策已經走入歧途;他心目中的理想教改,就是要學習台灣正在揚棄的傳統師資培育制度,以及重視子女教育的家庭中道力量。芮理查部長表示對台灣模仿美國偏差的教改,深感不解。

專門對全球青少年進行教育評量、隸屬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於二○○九年進行了一項影響學生學習與教育因素的調查。其中,PISA最重視的是在家中父母親對子女的輔導與學習參與程度、親子閱讀與共同學習的情形,以及家中的閱讀與學習資源等。PISA調查的內涵,其實是傳統的華人家庭展現的特色。如今,台灣的家庭也在發生質變,難怪子女的品格教育,也跟著政策的不確定性而愈令人憂心。

有鑑於芬蘭的中小學教育品質冠於全球,日昨有緣跟芬蘭駐台商務辦事處傅凱代表進行深談。他認為芬蘭的教育哲學,跟傳統的台灣教育體制類似:教師培育第一、家庭教育至上。這種幸福的教育祕笈原本也是台灣教育的特質;如今我們卻在民粹氾濫與國會專制中,改弦更張地毀掉了原本令人稱羨的教育體制,也逐漸喪失了台灣在全球人才培育的競爭力。

教育部曾於九十三年訂定「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藉以在自由開放與多元鉅變的世界中,落實品德教育、提升個人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價值。如今這些口號均落空了,因為我們忽略了家庭是品格教育的根源之事實。加強品格教育,人人有責。在少子化的時代裡,父母親所扮演的家庭角色,跟學校教育是等量齊觀的。



全文網址: 家庭教育 是品格教育根源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700079.shtml#ixzz32pwSlDny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