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兩年後,當地居民最擔心的還是健康問題。曾經在白俄羅斯提供車諾比核災醫療支援的長野縣松本市長菅谷昭,根據在當地觀察的經驗,提醒世人輻射物質外洩的嚴重性。
三月底,日本東京大學舉辦「核災與生物.人.地域社會」研討會,這場會議的內容迅速成為當地媒體的報導重點之一;因為參與學者舉證歷歷,在遭受福島第一核電廠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地區,已經發現許許多多動植物的異常現象。
成長遲緩、兒童罹癌陸續出現
例如酢漿灰蝶,愈接近福島第一核電廠,羽化的時間就愈長,也就是成長遲緩;灰蝶幼蟲如果吃的是受輻射汙染的酢漿草,存活率也低於正常的灰蝶,有些無法破蛹而出,有些成蟲的翅膀有殘缺。此外,福島市內在日本三一一核災後出生的日本獼猴,白血球數量低於正常值,未來造血功能令人擔心。至於人類的影響,福島縣立醫科大學今年二月在福島縣的縣民健康管理調查報告中指出,未滿十八歲學童中,去年九月發現有一人罹患甲狀腺癌,今年二月又新增兩人,另有七人疑似罹患甲狀腺癌。
兒童容易罹患甲狀腺癌的原因是,兒童細胞分裂快速,而細胞分裂時最容易受到輻射影響。換句話說,年紀愈小的人,細胞分裂愈快,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後,細胞核的DNA愈容易受傷,進而誘發癌症。
現任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市長的菅谷昭,原本是甲狀腺相關疾病的醫師。一九八六年蘇聯發生車諾比核災後,辭去信州大學醫師的工作,到白俄羅斯行醫五年半,為當地居民治療甲狀腺癌,○四年才回到日本。他根據在白俄羅斯接觸當地居民的醫療經驗,對這次三一一核災的災後處理過程提出建言。
雖然日本政府官員指出,二十六年前的車諾比核災和這次福島核災狀況不同,無法參考,但菅谷認為不盡然如此。「車諾比核災發生後,歐美各地的研究人員和醫療人員都大舉進駐當地。當然一部分原因是國家財政困難,需要外國援助,但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把車諾比核災當作輻射事故的研究案例。輻射汙染對策本質上並沒有不同。」
有人說:「車諾比在發生核災四年後,才有人得到甲狀腺癌。這不能說是受到核災的影響。」菅谷解釋說,大家對於車諾比的調查結果有些誤解。「甲狀腺癌患者第四年開始『增加』,不是第四年開始『發病』。其實第一、二年就有患者出現了。輻射進入體內造成內部被曝,這樣的影響有時會較晚出現。第一年就發病的患者,說不定是因為某些狀況,導致許多輻射物質進入體內。」
根據擔任甲狀腺專科醫師的經驗,菅谷提出說明:「放眼全球,一百萬人當中,通常只有一、二人會得到兒童甲狀腺癌。至於『疑似罹患』,指的是經過細胞診斷後,發現『腫瘤病變,相當接近癌症』。如果碰到這種狀況的病人,我會建議他早點動手術。」
福島縣這次公布的調查,對象是福島縣內十三個市町村,共三八一一四人,其中已有三人是甲狀腺癌患者,這表示一百萬人中有七十多人發病,遠高於「一百萬人只有一人」的全球平均發病率。菅谷之前就擔心,核災後馬上有大量放射性碘飄散各處,進入許多兒童體內。
人力不足 除汙進展慢
車諾比附近居民的飲食中,碘的攝取量並不高,相形之下,日本人常吃富含碘的海藻類,菅谷原本以為日本兒童罹患甲狀腺癌的比率會比較低,沒想到事實並非如此。
不只是甲狀腺癌,菅谷更擔心的是其他輻射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放射性碘導致甲狀腺癌之外,銫、鈽、鍶也可能被釋出。各種放射性核種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免疫力降低特別令人憂慮。因此他希望除了甲狀腺癌的數據,也公開福島縣兒童健康受害的相關資料。另外他建議政府,應該在福島縣等日本各地,對核災的受災者、兒童、哺乳期的嬰兒、孕婦等人慎重地檢查。
此外,日本三一一核災已經兩年,菅谷看來,福島的輻射汙染處理狀況雖有改善,但還不夠快。車諾比核災發生時,前蘇聯和白俄羅斯都設置「緊急事務部」來因應,最高層的指示可以傳達到現場,動作比日本復興廳迅速又確實。菅谷說:「政府似乎不夠重視國民擔心的健康問題。雖然也在進行健康調查,但人力不足,未能充分因應需求。去福島縣一趟就可以發現,當地民眾最擔心的就是健康狀況,政府當局卻好像沒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