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13日訊】在法國軍事干預馬里內戰的電視新聞畫面中,不少熟悉軍事的人發現奮戰在最前線的有法國外籍軍團的士兵,並非全是法國正規軍。該軍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神秘的傳說,從成立至今,見證了法國的興盛和衰落,為法國出生入死打遍了每一場海外戰爭,死傷無數。其輝煌的歷史和神秘性吸引著全球的很多青年人,也包括中國面孔。
43名新兵來自30個國家 嚴訓練造就純爺們
據《新聞晚報》報導,法國外籍士兵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去年夏天,法國比利牛斯山附近的一個農莊裡住著一支共有48名士兵的特別軍隊正在接受訓練,有5人已承受不了離開。目前還剩43人。他們的年齡從19歲到32歲不等,來自全球30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講一些法語短語。
有一天,他們舉行了一次特別的模擬訓練。20名新兵背靠背坐在兩排不銹鋼椅子上,穿著迷彩服,握著突擊步槍,臉上還畫著油彩,等待著「降落」。這兩排椅子是為了幫助新兵習慣直升機上的座位安排。收到「降落」指令後,新兵們站起來,進行模擬的登陸和陣地保衛。一部份人從「螺旋槳」的位置分散開來,用不標準的法語為彼此數數提醒「1、2、3、4、5」……如果數到了一個不會用法語念的數字,就從頭開始再數一遍。模擬任務完成後,他們回到椅子上坐好,「登上」他們的「直升機」,「盤旋」一會兒後,「降落」在另一個「危險區域」,進行下一次模擬訓練。
指導模擬「直升機降落」任務的軍官曾是名俄羅斯軍官,他說話不多。訓練時,一名新兵笨手笨腳地把手裡的槍掉在了地上。這名前俄軍軍官二話不說,走上前去,握拳瞄準新兵的腦袋狠狠地敲了下去。
據悉,在法國境內,像這樣的農場一共有四個,都在人煙稀少、與世隔絕的地方,為這些外籍新兵們提供入伍後的基礎訓練。訓練時,新兵無法與外界取得任何聯繫,承擔所有雜務,還要滿足訓練指導軍官稀奇古怪的訓練要求,每天能睡覺休息的時間非常少——應該說是幾乎沒有。無論上午、下午還是傍晚、深夜,總有訓練不完的項目。可以說,這一個月是非常折磨人心志的。
36歲的傘兵團指揮官弗萊德.布朗格是名健碩的法國人,他青少年時期曾有過輕微的違法行為,所以沒法以法國人的身份考取軍官,只能「走曲線」,以瑞士籍法國人入伍,連續服役17年才逐步升到現在的職位。布朗格負責整個農場的訓練,他自己的職業生涯也與之息息相關——既不能對新兵們太放鬆,也不能太嚴格,畢竟已經有5人逃了。
學習法語當然也是新兵們訓練的重要項目。在這43名新兵中,有7人其實是法國人,但他們現在的身份是「加拿大籍法裔」。在布朗格到達「教室」後,在白板上寫下一連串最基本的法語單詞,如頭、臉、口、鼻、手、多、少、高、低等。他告訴士兵:「你們必須要快點學會說法語,我可不會像你媽那樣耐心教你!」
有一次,布朗格叫起來一個新西蘭籍的新兵,指著他的胃,要他說出對應的法語單詞。新兵站起來,嘴裡含糊不清地說了點甚麼。布朗格問大家:「我們上次學過這個詞語,為甚麼他不知道? 」一名也是新西蘭籍的軍士幫他說話:「長官,他學過,只是忘記了。 」布朗格罰他們兩人各做了30下伏地挺身。
在這裡服役的士兵們過的是純爺們的簡單生活。
「軍隊就是我們的祖國」
「法國外籍軍團」是一支專門僱傭外籍志願兵的部隊,由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3月9日頒布法令成立,在19世紀期間是法國殖民作戰的前鋒。為鼓勵外籍士兵為法國而戰,法國政府此後頒布法律,允許官兵在兵團服役5年後加入法國籍。
在外籍軍團成立初期,其司令官貝爾內勒上校就要求軍團士兵只效忠於所在兵團。 「軍團就是我們的祖國」從此成為法國外籍軍團的格言,並保留至今。1843年,外籍軍團司令部在阿爾及利亞設立。為鼓勵外籍士兵為法國而戰,法國政府此後頒布法律,允許官兵在兵團服役5年後加入法國籍。
1863年4月30日,一支由65人組成的法國部隊護送一支軍用物資車隊行進在墨西哥卡玫農地區,結果遭遇一支2,000多人的墨西哥部隊,雙方打了一場留名史冊的慘烈戰鬥。面對墨西哥部隊30倍的兵力,這支法國隊伍在連長丹汝的率領下寧死不降,打得敵人折損過半,戰鬥到最後僅剩5名新兵仍堅守陣地,最終掩護物資車隊順利通過。
卡玫農一戰使「法國外籍軍團」這個名字從此傳遍全球,至今已招募過來自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士兵。目前,法國外籍軍團共有72,86名軍人,包括文官。僅在過去的20年間,外籍軍團就去過波斯尼亞、柬埔寨、乍得、剛果(金)、剛果(布)、吉布提、法屬圭亞那、加蓬、伊拉克、科特迪瓦、科索沃、盧旺達、索馬里和阿富汗。
3.5萬外國人為法國捐軀
自成立之日起,法國外籍軍團的歷史就伴隨著永不停歇的戰爭和血腥。世界上沒有一支部隊像這支驍勇的部隊一樣,在180多年間幾乎經歷了法國在海外作戰的每一場戰役。有資料顯示,從外籍軍團創辦至今,已經有3.5萬名外籍官兵為法國捐軀。
成立之初,在北非阿爾及利亞的第一次戰役上,法國外籍軍團損失了844人;19世紀 30年代,近9,000名外籍軍團士兵在一次武裝干預西班牙的軍事行動中戰死或失蹤;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時期,又死了444人;1861年至1865期間,約4,000名外籍士兵被派遠征墨西哥,其中有一半人喪命於斯,無法返回當時在阿爾及利亞的總部;1870年至1871年,超過900名士兵死於普法戰爭——這是法國外籍軍團第一次在法國本土作戰。
一戰使外籍軍團中5,931名士兵戰死,二戰時又有9,017名外籍士兵喪命,隨後軍團又馬上被派往中南半島,這回,又有1萬多名戰士再也無法返回故鄉。一名倖存的老兵說,他還是新兵時,一名資深軍官曾向他解釋甚麼是死亡,他說:「死亡就是那麼回事,你根本無需去嚐試理解甚麼是死亡。時間毫無重要意義,我們都只是世間的塵埃,根本不算甚麼。不管你是15歲死還是79死,對這個世界來說沒甚麼區別。」
報導稱,現在,法國在索馬里、阿富汗和馬里的軍事行動都仍以外籍軍團為主力。幸虧了現在高科技的發展,以前動輒成百上千的陣亡士兵數量總算再也不會出現了。
中國籍士兵被批最差
在1995年被派往南斯拉夫執行任務的輪船上,法國外籍軍團的中國籍士兵李厚霖第一次感受到死神如此貼近。當時長達4年多的波黑內戰已近尾聲,但巴爾幹半島依然籠罩在硝煙中,傷亡人數每天都在上升。晚餐時,每人桌前上了各種昂貴的海鮮和鵝肝,吃完後,每人收到一份遺書,內容已用法文打好,只需在空白處填上自己的姓名、親人的聯繫地址和電話即可。
輪船到岸後,一些士兵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到了戰場不久,兩個士兵自殺了,其中一個才18歲,拿著衝鋒鎗朝自己喉嚨連開數槍。李厚霖堅持了下來,他說:「我儘量去想4年後的事情,那時,我已經拿到法國國籍,還做起老闆了。我會活到那天的。」「在戰場上,沒有兄弟的支撐,一個人是非常脆弱、容易擊垮的。」
1990年,坦克兵楊衛國被派往伊拉克執行任務,一次,同一個裝甲車的土耳其人出去上廁所,這時,飛毛腿導彈襲擊的警報突然響起,按規定裝甲車必須馬上關閉,全體士兵戴上防毒面具。那名土耳其人絕望地敲打車門。開還是不開?
中國士兵楊衛國與同車的三名士兵透過面具面面相覷,誰也沒說話。幾秒鐘後,楊衛國猛地拉開車門,一把將土耳其戰友拽了進來。最終導彈被愛國者攔截,虛驚一場。裝甲車內,土耳其人抱住楊衛國,淚流滿面。
廚師馬劍一已記不清自己上過哪個戰場,他的戰場始終是一個十餘平方米的廚房,每天就是把牛排煎到8、9成熟,將薯條過一道沸油,再做一鍋湯。他的確可以平安熬過5年,但他並不開心,在兄弟重如山與叢林法則並存的外籍兵團,始終講不好法語、性格溫吞、酒量也不行的他經常受到士兵們的戲弄。李厚霖和他在一起吃飯,從來不敢叫啤酒,「擔心他的情緒失控」。
在第一輪5年合同將滿時,中國士兵張明俊選擇續簽。作為軍隊中的佼佼者,他被長官再三挽留並許諾續簽後即刻調回巴黎諾讓徵兵站做文官,陞遷中士。文官和法國的普通上班族一樣,每天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類似於公務員。「現在,我有了老婆、小孩、房子、小車,我和法國人沒甚麼不一樣了。」
第二個5年後,張明俊再次續簽:「這次是為了獲得政府退休金,根據規定,在外籍兵團連續服役滿15年,可終生領取法國政府提供的每月1,000多歐元的退休金。」
但在法國人看來,「中國籍士兵是所有人裡面最差的」。駐紮在尼姆市第二外籍步兵團的一名法籍軍官說:「所以中國人一般都在廚房裡幹活。」
(責任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