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無法擋 杜牧夜夜流連青樓?
-
據《唐才子傳》載:「後人評牧詩,如銅丸走阪,駿馬注坡,謂圓快奮爭也。」劉熙載在《藝概》中也稱其詩「雄姿英發」,而杜牧不僅人如其詩,個性張揚,又如鶴舞長空,俊朗飄逸。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杜牧最為放浪形骸的生涯,應是在揚州任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掌書記之時。也許是熟讀史書,看選時局,杜牧無法力挽狂瀾,只得無奈地將一腔悲憤交於酒肆,也許是仕途上的蹭蹬,讓他有些自暴自棄,也許是31歲的他過於年輕,經受不住誘惑,總之,在繁華的揚州,杜牧的足跡踏遍青樓,夜夜笙歌,風流得別具一格,聲名遠播。
根據人民網報導,唐代才子眾多,如繁星滿天,但在風流倜儻這方面,有一個人可謂是先知先覺,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就是晚唐傑出詩人——杜牧。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宰相杜佑之孫。杜佑不僅官荃宰相,還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學者,這給了自幼好學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學功底。杜牧對自己生於詩書之家頗為自豪,曾作詩日:『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據《唐才子傳》載:『後人評牧詩,如銅丸走阪,駿馬注坡,謂圓快奮爭也。』劉熙載在《藝概》中也稱其詩『雄姿英發』,而杜牧不僅人如其詩,個性張揚,又如鶴舞長空,俊朗飄逸。
在後人看來,與杜甫齊名,並稱『大、小杜』,對杜牧而言是一種極高的榮耀,無論是《新唐書》、宋朝筆記,還是今天的書籍文獻,記載之時,都不自覺地透露出一種艷羨的語氣。不過,『小杜』的稱呼,未必符合杜牧本意,他心中也未必舒坦。
一個有個性的詩人,總不願附於翼尾,何況杜牧向來自視甚高,我行我素,從無追隨之意、模仿之心。在寫給權要的《獻詩啟》中,他不無自得地說:『某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意思是過去的榜樣他不感興趣,流行的潮流他不願涉足,他要走一條自己的路。
杜牧最為膾炙人口的詩為詠史之作,其詠史詩充滿著幽默與調侃,飽含借古鑒今之意,對於很多常見的觀點,他都擺出一副絕不苟同的架勢。如眾人皆認為周瑜英俊瀟灑、智謀過人,他卻在《赤壁》中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譏諷周瑜不過是一幸運兒而已;當年劉邦一心想把皇位傳給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呂后聽從張良的計策請出著名的隱士——商山四皓;鎮住了漢高祖,穩定了漢室。杜牧卻說『南軍不袒左邊袖,四皓安劉是滅劉』,認為對漢室穩定作出巨大貢獻的不是這四個白鬍鬚的老頭,而是英姿勃發的周勃;項羽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世人皆認為其不失豪傑之氣,杜牧卻賦詩日:『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認為好男兒就應不屈不撓。
胡震亨在《唐音癸簽》中評價杜牧說:『杜牧之門第既高(出身好),神穎復雋(英俊又聰明),感慨時事,條畫率中機宜(有遠見卓識),居然具宰相作略。』這個評價算是說到杜牧的心坎裡了,因為他的志向就是成為祖父杜佑那樣的宰相。
(本文原載於《百家講壇》2008年第09期,原題為:『杜牧真才子自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