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8 21:37:24綺羅

七‧七抗戰紀念 大陸民眾評國共抗日

 

七‧七抗戰紀念 大陸民眾評國共抗日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的第10天,蔣中正在廬山發表題為「最後關頭」的抗日演說, 揭開了中華民族八年全面浴血抗戰的序幕。(網絡圖片)
 
【大紀元2012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綜合報道)七‧七盧溝橋事變75週年期間,大陸民眾紛紛追溯真實的抗戰歷史,緬懷國軍抗日英烈,並對比國共雙方。他們設法說明到底誰在真正抗日,誰是真正的抗戰中流砥柱,誰下山摘桃子盜取抗戰勝利果實
 

誰是真正的抗戰中流砥柱?

七‧七盧溝橋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區戰事的起始。

近日在大陸凱迪社區、鐵血論壇、新浪、中華網、百度等各大論壇,網民們表示說,隨著戰後政權的變動,大陸的教科書及影視的宣傳下,令許多人搞不清那段歷史。到底誰在抗日,誰才是下山摘桃子呢?

不少網友貼出蔣介石1937年7月19日(七七事變第10天)在廬山的「最後關頭」演說詞和圖片,認為蔣中正代表國民政府正式宣告對日全面抗戰開始。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

「我全國上下,無論男女老幼,官長士兵和全體民眾,都要抱定犧牲決心,同仇敵愾,抗戰到底……人人應戰,處處抗戰。——1937年8月1日蔣介石在南京講話」

有網友貼出毛澤東講話「 我們承認國民黨是第一大黨,擁護蔣委員長為全國抗戰的領袖,擁護中央政府的領導。——1940年6月1日毛澤東會見陳嘉庚時談話」,認為毛高喊擁護蔣委員長領導抗戰是事實,但是中共說一套,做另外一套。

                          


國軍抗戰。(網絡圖片)

網友說:「今天是七七事變75週年,向抗日先烈致敬!我們不會忘記國恥,我們會永遠記住先烈們為國捐軀的壯舉!」

「又是七七,當年那個政府為挽救中華民族而與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1117次中型戰役、38931次 小型戰鬥 。紀念陣亡的將士們!緬懷蔣公!抗戰將士永垂不朽!內戰先鋒遺臭萬年!」

「據統計,加上非黃埔系軍官,國軍在抗戰中陣亡旅級以上將領248位。在248這個數字的背後是放大十數倍的團營連排的校尉軍官,再之後是放大倍數更多的國軍士兵。」

網友們紛紛發帖,張自忠(壯烈殉國的最高將領)、郝夢齡(第一位犧牲的軍長)、張靈甫、戴安瀾、鐵血桂軍……等等,均被網友推選為抗日英雄。他們說:


八一三淞滬會戰,國軍堅守四行倉庫(網絡圖片)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事實上,國民黨在堅持正面作戰的同時,也派遣了相當數量的軍隊以靠近交通線易守難攻的山區為依托,開闢了大小不等的抗日游擊戰場。 『用三分之一力量於敵後』 1937年冬,國民黨召開武漢軍事會議,軍委副參謀總長白崇禧建議,在戰術上』應采游擊戰與正規戰配合,加強敵後游擊戰……』。此後,一些戰區組織游擊隊 開展游擊戰爭。」


國軍抗戰物品(大紀元)

「國民黨敵後抗日武裝總計近百萬, 戰死數名高級將領。日軍大批兵力被滯留後方,極大加劇了其戰略意圖和兵力不足的矛盾。在國民黨敵後抗日戰場上,許多將士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如山東省府委員兼第六區行政督察員范築先、陸軍第3軍軍長唐淮源等高級將領,都先後戰死沙場。」


國軍抗戰(網絡圖片)


國軍抗戰(網絡圖片)

「湖南湘陰有座白骨塔,塔後義山上埋著民國99軍99師295團一營成建制的400餘名國軍將士遺骸。少校營長曹克人留有這樣的聲音:『我為軍人,怎能臨陣退縮?尚望雙親體諒時艱,善自頤養天年……我誓死抗日到底,此此意已決!』二次長沙會戰,曹營奉命駐湘陰抗擊日寇。自1941年9月28日至10月四 日,曹營抗擊數千日寇,誓死不退。全營戰死,曹被俘,不屈,遭虐殺。」

李、白抗戰動員令:保國衛民而戰


1937年,淞滬會戰戰場,鐵血桂軍向日軍衝鋒反擊。10月的一天,僅桂軍廖磊集團軍便戰死6位旅長,上萬桂軍敢死隊隊員大部分壯烈犧牲。白崇禧痛心疾首,連日飲食不進,謀思抗戰對策。(網絡圖片,視頻《不朽的光榮》中的一畫面。)

自「九‧一八」事變之後,白崇禧是全中國最堅決主張抗戰的將領,「小諸葛」早已未雨綢繆,勵精圖治,將廣西建設成為聞名中外的「三民主義模範省」,廣西全民皆兵,準備保家衛國。

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李宗仁、白崇禧實行全省動員,兩個月內便在廣西裝備了四個軍,共48個團配備齊全,開赴淞滬會戰前線,其動員之迅速,在國內絕無僅有。

1937年8月4日,白崇禧上將乘坐蔣介石所派的專機飛抵南京,是第一個抵京與蔣「共赴國難」的地方高級將領。第二天,日本報紙就以醒目大標題宣佈:「戰神」蒞臨南京,中日大戰不可避免。

8月13日,抗戰歷史上犧牲最慘烈的淞滬會戰爆發。是日,蔣介石召集最高國防會議,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最高統帥部,正式任命何應欽為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白崇禧為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9月19日,李宗仁受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0月13日李赴寧督師10萬桂軍效命疆場。

行前,國民革命軍第5路軍總司令李宗仁、副總司令白崇禧聯名發表《告廣西黨政軍全體同志暨全省同胞書》,發佈《訓勉全體將士書》。網友們紛紛轉帖這份慷慨激昂的《訓勉全體將士書》:

「我英勇的將士們,這是民族自衛的戰爭,我們不甘亡國,我們不甘滅種,我們要為保國衛民而戰,為拯救我們自己而戰,從這一戰,爭取我們民族的生存,發展我們中華的國運。」

「因為這是民族自衛的戰爭,這是世界上神聖的戰爭,所以縱使全國化焦土,我們也要戰鬥到底;只要有最後一粒子彈,我們也要戰鬥到底」,希望全體將士精忠報國,努力殺敵,爭取最後的勝利。」

「我們兩肩擔負全民族生存的重任,我們父母妻子及4.7億的中國同胞,指望我們拿頭顱熱血,去挽救他們自己民族的危亡,我們縱然受盡千辛萬苦,也絕不能退縮,我們要做個堂堂的好漢,把一切貢獻給國家,把生命貢獻給這次神聖的抗戰。」

2005年,《廣西日報》這樣報道戰功赫赫的北伐「鋼軍」在淞滬戰場做出的重大犧牲:「總計上海戰役第七軍傷亡過半,死亡旅長龐漢禎、夏國璋、秦霖等六七人,團長廖雄、謝鼎新等10多人」。

國民政府1945年統計,抗戰期間,廣西出兵100萬,人數在全中國排第二,按人口比例排第一。 廣西徵募士兵及勞工450萬,佔全省1200萬人之近40%,為全國之最。

網友笑評中共:看看手榴彈打飛機!

大陸網友表示臨近七‧七抗戰紀念,中共紅色宣傳片佔據了全國熒屏:「進入六月以來,西紅市刮來的風繼續猛吹,全國的熒屏或多或少的淪為紅色。打開電視,《地道戰》,換台,《永不消失的電波》,換台,《小兵張嘎》…換台,《鐵道游擊隊》。」

網友譏諷中共拍攝的電影《鐵血崑崙關》隻字不敢提這場攻堅戰的總指揮官白崇禧,並曲解歷史:「神!大名鼎鼎的崑崙關戰役,國軍最精銳的機械化第五軍面對的也不過是日軍一個聯隊。」

「這些年來,我們看到過的宣傳國軍抗戰的影片只有一部《血戰台兒莊》還有一個票房不好的《喋血孤城》。關於台兒莊的選材,恐怕也考慮了當年的指揮官是被統戰了的李宗仁吧。除此之外,螢幕就是嘎子哥們的天下。」

「照著我們從小時候看小人書開始一路下來的感覺,日軍侵華的數以百萬記的大軍基本上是嘎子哥和順溜弟趕跑的。」

「幸虧歷史不只是由統治者們書寫,對於抗戰,還有數百萬國軍忠骨作證。」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7/8/n3630536.htm七‧七抗戰紀念-大陸民眾評國共抗日?p=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