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2 17:48:54綺羅

兩岸對照記

兩岸對照記
  • 2012-04-22 00:45
  • 旺報
  •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隨著開放腳步與交流的日益頻仍,兩岸三地的距離不再是「好近又好遠!」透過文字,更是抒發與對應生活面貌的重要管道,從兩岸媒體攜手合作的「兩岸徵文」活動到兩岸三地的出版物,再再書寫著一個時代遞延過一個時代,看似陌生實則共通的兩岸三地對照記。

 對照與表述

 孔子、瓊瑤、男廁所、初戀、女同學……。3個1963年次的說故事高手,台灣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大陸的胡洪俠,選擇以寫文對照,陸續挑選了兩岸三地50年來的日常生活詞彙,藉以對照因文化歷史、成長環境、教育經驗不同的背景下,三地在生活行為、思想觀念上的異同。

 洪建全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看三人共同創作的《對照記》,認為最有意思的是他們寫孔子:楊照寫的是自己大四寒假寫的《孔子傳》電影劇本,且時隔多年私心認為寫得比周潤發演的那部還好上一些;馬家輝則寫小時候與孔子的私密時光,看著孔子塑像而開啟的種種天馬行空的聯想;胡洪俠寫大陸處在先「批孔」後「尊孔」的地域與時代。簡靜惠認為,這樣的對照激發思考,透過主題詞,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與時代對話的記憶。

 以台灣視野看大陸,胡晴舫的《我這一代人》從台北到上海、北京,經由記錄、拍照、反省和比較,思考自己是誰。她認為台灣中生代,成長在現代化迅速的台灣,不論有沒有中國背景,都在全球化的列車上往返於兩岸三地,她也發現台灣人面對大陸,還拿捏不準自己的態度,這種未知如何應對的關係,則是緣於未琢磨出自己是誰。因為工作而經常遷徒於香港、台北、上海、北京、巴黎的胡晴舫,從《旅人》、《我這一代人》到《城市的憂鬱》,她在不同城市間,以自己的文字定義了自己是誰,也定義屬於她這一代台灣人的狀態與觀察。

 食味與生活

 作家張小虹觀察,對於飲食文化,所謂「富過三代才懂得吃穿」是有一定道理的。台灣的好山好水養出來的好人兒,在視野上往往與世界接軌,加上台灣、香港一向是傳統與現代、多元文化交融的社會,在這樣的條件下所呈現的飲食文化,表達方式和語言相對於大陸,顯得更為活潑,另外,題材上也更趨於一種生活品味、生活風格的分享,而非僅只於是怎麼做、哪裡好吃這類技術性的議題。

 旅居香港多年的蔡珠兒,花了7年完成的《種地書》即是走過英國、台灣、大陸、香港後才得以蘊育而生的作品。例如談喝粥,侃侃從中國傳統的養生、治病、應節,到日、韓受漢學傳統影響,也有吃粥的習慣;分析了南方人早餐吃粥,北方人慣啃燒餅油條,食物的乾和濕大有地域性;以及台灣的鹹粥與廣東明火白粥的不同等。又如送葬後上海習俗吃豆腐飯、廣東人吃解穢酒、台灣古俗吃三角肉……,均是由飲食看文化與生活。

 從學院出走,投奔廚房的人類學家莊祖宜,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後,今年再推出新作《其實,大家都想做菜》,自詡作為專業廚界和社會大眾的中介橋樑,她的書除了是深入淺出的創意食譜,也是深刻的觀察和評論。灣仔街市、紐約刈包、東港黑鮪魚、上海上煎饅頭,從飲食中折射文化與價值觀,例如她觀察台灣長年受族群融合的影響,口味雜而廣泛,賣包子、饅頭、刀削麵的店和米粉、碗粿、肉圓並列一條街,不同的飲食傳統都被台灣人的肚子給內化了,而她也認為,與其在大陸興起的當下跟人比「道地」,或是回歸狹義的本土,不如自然的擁抱我們的多元背景。

 土地與情感

 在各自的土地上書寫在地的情感,藉由文字與出版品的交流,亦成為跨越兩岸三地藩籬的橋樑。關於台灣的發展史,書寫的角度多半悲情而與戰爭、殖民脫不了關係,但從愛情來看台灣,並呈現台灣政經發展、時代變遷、庶民文化的《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作者石芳瑜紀錄庶民愛情史的同時,也回顧了台灣跨越族群的融合。有鹿文化總編輯許悔之指出,近年在史地類、生活風格類書籍,深受大陸市場的需要,能夠同時獲得兩岸讀者的共鳴。

 史上幾次的人口遷入,造就台灣文化的多元風貌,也豐富了台灣的愛情故事,一趟台灣的愛戀之旅,以柔軟的方式理解歷史,重新回顧這些美麗與哀愁。資深文史工作者莊永明表示,台灣多族群的愛情歷史,含括的是本土的青春夢、自由夢,即使在今日來看,仍是歷久彌新。

 香港知名作家董啟章的「V城系列」,由《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博物誌》四本書所組成,原是董啟章思考如何在香港不利於寫作的環境裡,發展出一種較具規模和連貫性的作品,以各自不同的文體,發展為眾多短小的篇章為結構的「類小說」。此系列不僅是書寫香港這座城市的方誌,更延伸出一座城市的想像與記憶。從消失到重建,使香港這個名字,從文字到畫面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