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助:高齡生產力 有必要延續
日前,貴報報導指出:高齡化的台灣,不僅要面對少子化的隱憂,提早退休的風潮,更讓台灣社會抱著一顆「養不起未來」的炸彈度日,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國人深切省思的警訊。
二十一世紀,面對人口老化的趨勢,世界各國無不採取調整退休制度的老年政策,以免隨著平均餘命的延長,以及年輕階層勞動力的縮減,影響經濟成長動力,加重社會安全經費負擔。早幾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即呼籲各國,必須重新檢視退休及雇用制度;今年,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 )也建議二十七個會員國,酌情調高退休年齡、限制提前退休、取消退休年齡的男女差異等等,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以及當前歐洲國家的政府債務和經濟困境。
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積極延續高齡生產力,現今台灣卻仍盛行「提早退休」。根據主計處統計,截至民國九十九年底止,台灣平均退休年齡為五十六.六歲,近十年來僅增長○.五歲,但民眾的平均餘命已將近八○歲,十年來增長二.七歲,造成退休年齡、工作人口與生命全程(life span)之間的失衡狀態,未來將擴大社會高齡化所帶來的風暴。
依據行政院勞委會二○一○年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明顯偏低(男一二%、女四.四%),比起韓國(男四一.五%、女二二.二%)、日本(男二九.四%、女一三.一%)、美國(男二一.九%、女一三.六%)都落後一大截。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日本、南韓、冰島、瑞士、葡萄牙、丹麥及愛爾蘭的「實際退休年齡」(effective retirement age)均超過六十五歲;若依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方式推估,幾年前台灣實際退休年齡約為六一.八歲,顯示台灣勞動力仍屬過早退離勞動市場。
這種現象與國家政策或制度是否鼓勵老年人扮演生產性的角色有關。多年來,台灣不但缺乏積極性的老年政策,甚至拒絕、排斥高齡者延續他們的生產力,因而助長年齡歧視的社會風氣。不但民間企業如此,政府更是以身倡導。公教人員不但有「優退制度」,鼓勵提早退休,教育部更明文規定,超過七十歲者不能列入大學正式員額,而且縱使學養再佳、著作等身,也被排除在「國家講座」的推薦名單。
事實上,台灣已於九十六年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五條,將年齡列入就業歧視之中,但職場上對年長者的歧視,仍然惡習未改,政府機關甚至帶頭,以身觸法。教育原有導正社會風氣、開創社會新機之責,如今連教育部都率先歧視老年,何敢要求民間重視老年能力。這種歧視更明顯反映在國家的根本大法,我國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社會類屬」中獨缺年齡上的平等。
社會老年學的研究指出,「退休」是「老人」的「通過儀式」,在角色上從生產性人口轉變為消費性人口。然而,根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調查顯示,「嬰兒潮」世代(一九四六─一九六四)絕大多數計畫達到退休年齡後仍然繼續工作,比例高達七三%。日本政府也努力留住「團塊」世代(一九四七─一九五一)的高齡人力。研究指出「團塊」世代陸續退休,將對日本的勞動力、國民生產毛額、國家財政帶來負面衝擊。二○一○年減少一○九萬名生產線上的工人,驟增的退休年金申請者,讓日本財政預算面臨四.五兆日幣虧損。同時,團塊世代只消費而無收入,也讓整體社會的儲蓄大幅減少。
因此,在人口老化、平均餘命普遍延長的時代,國家和社會應該重新檢討原有的工作體系、價值體系、家庭體系,甚至美學觀念。如何避免年齡歧視,讓有能力、有意願的老年人,能夠延續生產力,是解決我國人口老化危機的必要政策。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