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學》執編序
在不精確的印象裡,我聽到「北藝學」這名詞、這概念、這主張、這宣示,前後少說超過五個年頭;而我自從2021年8月1日接任出版中心主任一職以來,《北藝學1:創造的凝視》的編輯出版進度,就一直縈繞在我與中心同事心中,我總認為工作不要積累,能清倉結案的,盡量、盡快地清倉結案,因為後續總還有更多的工作將會滾動進來。
這「五個年頭」其實包括了擬定辦法、公開徵稿(合乎學術規格的論文)、審稿(初審、外審、再審等)、作者修改、排版、編輯(文編、美編)、校對(中、英文)、定稿、清樣、製版、印刷、裝訂等,比較密集的出版製作工作,主要集中在2022年,期間還花費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在等待主編序。原本希望能夠在校慶日(10月22日)前出版,卻稍微延後,改趕在年底前出版,也算是還在創校四十周年的時限範圍內。
在這一本論文輯當中,總共收錄了七篇論文,涵蓋了文資、美術、舞蹈、表演、影像等領域,可相應於目前北藝大系所教學的幾大面向;表面上看起來,舞蹈相關的論文佔比最多(樊香君、許鈞宜、朱星朗),但若考量論文所欲處理的問題(目的論),或是細讀內容論述辯證的細節(方法論),很快就會發現,幾乎每篇論文都呈現高度的跨領域、跨學科傾向。
舉例來說,奚昊晨的論文〈儀式與公共展演——文化記憶視角下的「關渡元年1991」〉,看似要處理北藝大校史的重要事件「出蘆入關——關渡元年1991」,當年由戲劇學系邱坤良教授擔任總導演,基本上是以「學期製作」的概念架構來策畫與執行的校區遷移行動(從蘆洲到關渡);但細讀這篇論文之後,會發現表面上將此遷移行動當作研究個案,但事實上在作者的引述文獻與論述過程之中,他在談的其實有更多是關於公共展演與文化記憶,其思維與語言毋寧是更靠近文資研究路數的。
或者像是許鈞宜的論文〈當身體流變為影像:從何曉玫舞作《默島新樂園》到《極相林》之間的特異路徑〉,表面上似乎要談何曉玫舞作中常見的特異身體態像,但其調度的解析與對比理論,有更多是傾向攝影美學、現象學,說到底,這還是比較源自視覺藝術、影像論述的學術訓練功底的。
以上兩篇論文,都有點借他山之石,展現已身所長。反觀樊香君的論文〈觸、情欲、主體際性:接觸即興在臺灣之身體現代性意涵初探〉,以及朱星朗的論文〈凝視中消失的我:身體實踐研究之MPA及「動思」探索〉,雖然都與接觸即興有關,也都從自身的實踐經驗出發,然而所欲處理的論題要點並不相同,各有千秋,也都各有所得;總的來看,兩篇論文正好可以涵蓋接觸即興的發展、傳播、撞擊、轉化、衍生等諸多進程,從美國到台灣,從吸收到反芻,從實踐到省思,可做互文式地對照閱讀。
其餘三篇,則各闢蹊徑。郭謙的論文〈從行動力到觀念創生:北藝大跨域實驗中的關渡美術館〉,其實是蠻典型的博物館學研究,以關渡美術館為研究焦點,從建置、人事(尤其是歷任館長,特別是曲德義館長)、策展等角度,歷時又立體地指出了關美館的獨特性與行動力,最終並給出了營運方向與深化耕耘的具體建議。
梁廷毓的論文〈論臺灣當代藝術實踐與展演中的群島思維〉,以幾個近年代表性的策展個案為例,試圖翻轉看待臺灣當代藝術實踐與展演的軸線,從政治、社會、歷史的,轉為群島、空間、地理的,重新定位、測繪與脈絡化。
凃倚佩的論文〈陳湘琪「無痕跡表演」初探〉,依循著陳湘琪的電影作品表演軌跡,參考陳湘琪的表演創作筆記與自我技術,從劇場到電影,在如此的轉換之間,探尋所謂的「無痕跡表演」內涵與實踐樣貌。
作為執編,該說的應該是編輯執行的製程,但與其說那些製程技術的枯燥與反覆,不如說這些編輯的體會和觀察,彷如《天龍八部》王語嫣,細讀各篇論文所施展的套路,梳捋各路作者的「武功招式」,大抵可算是枯燥、反覆、等待、焦慮(因為諸多變數都無法操之在手)中的某種樂趣吧。
是為執編序。
下一篇:2022年讀畢書單與閱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