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讀畢書單,與閒話閱讀習慣
連續第三年寫短文回顧自己的年度閱讀狀態,或者說說自己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從清單看來,2017年的閱讀成效實在是不及格,一年下來,只讀了五十本書,而且讀完的幾乎有大半都是讀書會的書單(有幾個月甚至還沒讀完,就去參加讀書會了),另一大類就是與授課及備課有關的書籍或論文,有些甚至是以前就已經讀過的舊書,只是過去沒有做閱讀記錄,反倒因為現在有做記錄而被羅列進來。
如此看來,東扣西減之後(讀書會、備課之外),真正依照自己興趣,只為讀而讀的書便少之又少了。
近幾年,關於全球史、世界史、大歷史、亞洲史(尤其是東亞史)的書,出版了許多,手邊也購疊了許多,一直都還沒有進入自己的閱讀排程,我鎖定這會是接下來幾年的自主閱讀重點。至於歐美的古代史及現當代史,則是先放到一遍,現在感興趣的是文藝復興以降的近代史,尤其最有興趣的是近五百年的東西文化交流史,因此「一帶一路」的歷史文化背景脈絡,會是我聚焦的關心,這裡頭包括絲路、西域、鄭和下西洋、歐洲海權拓殖、南洋華僑、孟加拉灣、印度文化、耶穌會士東來、中澳葡關係、伊斯蘭文化等,這些應該夠我關心一輩子了。
從小就特别喜歡史地。
國中時期,曾在重慶南路某家書店購得一本由內政部編印的中華民國行政分區地圖集,按照幾大地方(如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北、雲貴、蒙古、新疆、青康藏等),分區繪製跨頁地圖,各個省份及縣治,皆標示得一清二楚。我還記得,我利用了幾個周末的時間,準備一本筆記本、一隻筆、一把三十公分的塑膠尺,把查到的各省縣治名稱,一一地抄錄在筆記本上;那把塑膠尺就像我的掃描機一樣,我左手抓著塑膠尺,按壓在地圖上,慢慢地從上往下掃,只要尺緣線出現任何的縣治名稱,我就把它們寫在筆記本上。印象中,國中的「本國地理」課本有一章教的是全國行政區,課文會提到中華民國有35個行省、14個直轄市、2個地方、1個特别行政區,而在某一條註釋則寫著有2045個縣,課本後面雖然會附錄一些地圖,但因為比例尺的關係,那些地圖不可能太精細,通常只會標示出課文有提到的地名,頂多比這些地名再多一些些,所以我總是無法從那些地圖印證中華民國有2045個縣;直到我買到那本地圖集,直到我花了幾個禮拜的時間,做了幾乎所有人都肯定會認為超級無聊的「抄錄縣治」傻事,我最後點算那些抄錄所得的縣治數量,竟與課本註釋吻合,在那個沒有網際網路可以輕易查詢資料的年代,在那個點算得證的下午,我的興奮與喜悅,可想而知!
對於歷史的興趣,則是在高二那年被激發出來的。
高中唸的是第一類組,歷史課本前兩冊介紹「本國」史,從遠古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再從隋唐五代到清初盛世,第三冊則是從道光年間的清英鴉片戰爭說起。就在那年寒假(我記得是1988年2月),逛書店時發現了一本《歷史月刊》創刊號,封面專輯正巧是「鴉片戰爭」,裡頭的專文與圖片,實在是比教科書及參考書要詳盡許多,當場立即買下,回到家後,仔細讀完刊中每一篇歷史學者的文章,劃線、眉批、註記,比讀教科書和參考書還用功。而後,看到刊中的郵政劃撥訂購單,二話不說,立刻用自己的壓歲錢訂了兩年份;後來則成為死忠的長期訂戶,期間不論是讀大學、租屋到學校附近、上研究所、住學校宿舍、到南部當兵、退伍、出版社上班、回校任教、買房、結婚,直到2012年12月,該雜誌停刊,期期不缺,而我已從少年到中年。
差不多在開始訂閱《歷史月刊》的同時,我在書店買到一本由楊碧川及石文傑所合編的《活用歷史手冊》(遠流),裡頭有世界史大事年表、東亞年代表、中日韓越年號索引、主要王朝世系表、主要國首相(國務卿)表、人名地名對照表、中國歷代職官與度量衡表。每每在閱讀《歷史月刊》或相關的歷史課外書籍,遇到相關年代或資料時,總會查閱這本手冊,以做為參照比對;也經常將讀到而手冊中未列的歷史事件,抄錄到手冊裡的空白之處,幾經年月的翻查與抄錄,那本手冊變得滿是資料,也記錄了我的歷史閱讀歲月。
在那個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這種出於求證與查錄的史地閱讀,也許看在今人或歷史專業人士眼中,簡直是土法鍊鋼,毫無效率;然而就像《天龍八部》裡的段譽莫名其妙地練成了凌波微步,我的史地閱讀經驗,也使得後來我對所有的知識有了時空脈絡清楚的掌握,完全不致被資訊爆炸、價值混亂、光怪陸離、吹噓唬弄搞得不知所措,因為我、時(史)、空(地)就像三元方程式的X、Y、Z軸,座標系統清楚明確,世界觀立體、飽滿、流動。
只可惜,近年接觸太多的人及學生,對史地毫無興趣,無知無感,唯一的印象就是背、考、忘;沒有歷史感(時間意識),沒有世界觀(空間意識),專業基礎又薄弱,究竟想要如何呢?
2017年1月讀畢書單
【1】Steven Shapin著,許宏彬、林巧玲譯,《科學革命:一段不存在的歷史》,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10。
【2】七等生,《思慕微微》,臺北市:臺灣商務,1997。
【3】Bob Dylan著,吳貞宜譯,《搖滾記》,臺北市:大塊文化,2006。
【4】Paulo Coelho著,許耀雲譯,《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臺北市:天下文化,1998。
【5】邱詠婷,《空凍:空間生與死》,臺北市:五南,2013。
【6】Jean-Pierre Drege著,吳岳添譯,《絲綢之路:東方和西方的交流傳奇》,臺北市:時報文化,1994。
2017年2月讀畢書單
【7】陳修齋、段德智,《萊布尼茲》,臺北市:東大,1994。
【8】東山彰良,王蘊潔譯,《流》,臺北市:圓神,2016。
2017年3月讀畢書單
【9】J. H. Shennan著,鄭明萱譯,《十八世紀的歐洲情勢》,臺北市:麥田,2000。
【10】梨木香步,張秋明譯,《家守綺譚》,臺北縣新店市:繆思,2009。
【11】淺田實,顧姍姍譯,《東印度公司:巨額商業資本之興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12】周家盈,《書店日常: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香港:格子盒作室,2016。
【13】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編印,《高山懿行:玄空師父行誼小傳》,臺北市:行天宮文教發展基金會,2010。
【14】何慶基、林國偉主編,《中介位置》,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2016。
【15】黃仁,《台灣話劇的黃金時代》,台北市:亞太圖書,2000。
2017年4月讀畢書單
【16】梨木香步,張秋明譯,《冬蟲夏草》,臺北縣新店市:繆思,2014。
【17】林小龍,《我的豪華劏房生活》,香港:三聯書店,2013。
【18】馬森,《當代戲劇》,台北:時報,1991。
【19】三島由紀夫,唐月梅譯,《金閣寺》,臺北縣新店市:木馬文化,2002。
【20】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臺北縣板橋市:稻鄉,1992。
【21】徐宗懋,《二二八事變第一主角:謝雪紅珍貴照片》,臺北市:時英,2004。
【22】王墨林,《台灣身體論》,台北:左耳文化,2009。
【23】杜宜昌、盧芳蕙,《遇見愛情——府城文學踏查地圖3》,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
2017年5月讀畢書單
【24】盧佳慧,《暴力、破壞與拼貼:當代台灣小劇場「語言」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未出版)
【25】Alan Bullock著,董樂山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臺北市:究竟,2000。
【26】吳全成主編,《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臺北市:文建會,1996。
【27】上官鼎,《從台灣來》,臺北市:遠流,2016。
【28】Edward Albee著,陳君儀譯,紀蔚然導讀,《誰怕吳爾芙》,臺北市:桂冠,1993。
【29】William Shakespeare著,朱生豪(方重)譯,《理查三世》,台北市:國家,1981。
【30】Anton Chekhov著,Tom Stoppard改編,馬汀尼譯,《伊凡諾夫》,臺北市:聲音空間,2017。
【31】Anton Chekhov著,David Mamet改編,馬汀尼譯,《凡尼亞舅舅》,臺北市:聲音空間,2013。
2017年6月讀畢書單
【32】李旺台,《播磨丸》,臺北市:圓神,2016。
【33】Anton Chekhov著,David Mamet改編,馬汀尼譯,《三姊妹》,台北市:聲音空間,2013。
2017年7月讀畢書單
【34】Jean Genet著,蔡怡怡譯,《女僕》,臺北市:桂冠,1998。
【35】黃秀華編著,《一九五九武漢大旅社》,臺北市:前衛,2017。
【36】汪其楣,《賞心樂事:汪其楣觀劇閒散筆記》,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
【37】穆凡中,《澳門戲劇——大三巴四百年戲緣》,香港:三聯,澳門:澳門基金會,2016。
【38】簡錦錐口述,謝祝芬撰文,《明星咖啡館》,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5。
2017年9月讀畢書單
【39】王德威,《「根」的政治,「勢」的詩學——華語論述與中國文學》,高雄市:中山大學,2015。
【40】唐隱,《蘭亭序密碼》,臺北市:春天出版國際,2016。
【41】王禎和,《三春記》,臺北市:洪範,1996。
【42】唐隱,《璇璣圖密碼》,臺北市:春天出版國際,2016。
【43】林克歡,《戲劇香港 香港戲劇》,香港:牛津,2007。
2017年10月讀畢書單
【44】Jean Racine著,阮若缺譯,《費德爾》,臺北市:桂冠,2000。
【45】洪聖翔,《紀傳財劇作中的馬來西亞:族群、階級與民族認同》,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46】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策劃,張常美等主述,曹欽榮採訪整理,《流麻溝十五號》,臺北市:書林,2012。
【47】盧偉力,《寫作絮語》,香港:創造書店,2005。
2017年11月讀畢書單
【48】蔡慕暉,《獨幕劇ABC》,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
2017年12月讀畢書單
【49】藍博洲,《台灣好女人》,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
【50】朱和之,《樂土》,臺北市:聯經,2016。
上一篇:2016年讀畢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