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0 12:55:31yun

轉貼--自殺意義被簡約化--20050503蘋果日報

 

藝人倪敏然因憂鬱症自殺,震驚台灣社會。憂鬱症的普及化早已是大家的話題,也是文明社會普遍的現象,包括精神病學界在內,人人都不知怎麼看待這個快速成長的類傳染病。
根據醫學研究,憂鬱症易來自家族遺傳,一般而言可能與腦中化學物質的失衡有關。通常患者在情緒上鬱悶低落,悲傷愁苦,隨時哭泣;態度上則悲觀消極、優柔寡斷、沒有信心與希望;動作上遲緩無力、經常發呆、躺倒不起、沉默寡言;思考上消極貧乏、懷有嚴重罪惡感、覺得活不下去,經常想死;生理上食慾降低、失眠、疲乏不堪、四肢無力。這些現象在張國榮、倪敏然自殺前都曾經出現。

自殺意義被簡約化

問題是:到底自殺是一種自願行動還是心智疾病的產物?如果是自願行為那是否屬於自由意志而應予尊重?醫師有無利用強迫手段防止自殺的權力?這個問題難解就像墮胎是殺生還是懷孕婦女的自由意志一樣。將自殺歸因為心智疾病,如憂鬱症,將自殺醫學化,是設法用醫學方法來控制與譴責自願性死亡的最後嘗試。
因此,我們現在都把自殺精神病學化,來逃避自殺是自由意志的可能,因為那太使生者痛苦並難以接受,也使宗教與道德陷入解釋的困境而尷尬狼狽。精神病學家莫名其妙被迫承擔這個歷史任務,只好勉強應戰,硬著頭皮說自殺可以防治,其主張可歸納為兩點:自殺是心智疾病的結果,心智疾病是可治療的失調,對心智疾病正確的治療可以消弭自殺的因素。因此自殺防治是種救命的醫學治療。然而,諷刺的是,根據精神病學家薩斯(T. Szasz)醫師的研究發現,不僅沒有證據證實強制性精神病學自殺防治手段降低了自殺的次數,相反的那些方法可能增加自殺事件。自殺的精神醫學化簡單化約了自殺的文明意義,只狹窄地解釋為疾病的一種,是無法理解自殺盲點的來源。

給予死者尊重理解

一個社會和文明對生命和自己生命看法的改變,是那個社會對自殺態度的關鍵。台灣以前對生命的看法是較集體主義的,生命屬於國家、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制約了自殺的衝動,就像西方在信仰虔誠時代認為生命是上帝的一樣。現在則是個人主義盛行,自己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死,自殺自然增加。自殺因此是自我死亡控制的權力,部分也是當事人對付難以救贖的挫敗感的最後手段或自我報復。
使用醫學方式治療或可降低憂鬱症的程度而減輕自殺的動機;可是人類對生命神秘的反面態度、對自我命運的決定意志,難道完全沒有影響力?我們是否應該改變自殺完全是疾病作祟的偏見,對死者的抉擇給予適當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