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9 10:04:52小羅

「漠視」,也是一種姑息

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刻著Martin Niemoller,一德國新教牧師留下的短詩。
「在德國,起初他們(納粹)追殺共產主義者,
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看到這首短詩,我有很深的感嘆,曾幾何時,冷漠也代表台灣人們對社會的失望,對媒體亂象的麻痺,甚至接受錯亂的社會價值觀而不自知,當我們對當前的亂象選擇漠視,到最後如果受害的是自己,那我們還有機會再去爭取應有的權利嗎?或許沒有,因我們已先選擇了放棄,任何的結果都應該由我們來承受。
新聞媒體高舉新聞自由的旗幟,一再的扭曲社會的價值觀,曲解國家的定位,媒體可以有立場,但不能扭曲事實,我常在想,如果這些記者或媒體高層真的有同理心,會讓自己的下一代看這些毫無意義、污蔑人心的新聞嗎?
我們可能是慢火水中的青蛙,一步一步的被新聞媒體影響而不自知,媒體會變這樣絕對不是只有它的問題,我們也要負很大的責任,我沒辨法改變這些亂象,我只能拒絕這些媒體,拒買這些媒體廣告的產品,投書報社對惡質媒體的指責,希望能由輿論的力量去改造這些媒體,因為我相信,漠視也是一種姑息,媒體無法自律就要他律,政府對這些媒體看來也拿不出魄力,揮出大刀,不指望政府,由我們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