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5 19:05:12蔡玉雯教授-寓怜老師

在意的不是你用詞不妥,而是你的口氣不對!

 

前天在FB友人(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命理老師)的動態,看到他PO去學校某一單位的圖書館借書時,一位學生用很兇的口氣,回答他:〔不行!〕

這位A老師,回家後就在FB寫了一段心情文章,我看到了,趕緊去打圓場回應一下...希望能化解這小小的誤會~

 

我也認識這位同學,他常和我開玩笑,對我說話也不分輕重,因為他把我當同學(平輩)看待...我也樂得如此,把自己當20歲的大學生和他們相處。

可是,我可以接受,是因為我有調整心態,我認識他。但A老師不認識他,沒辦法接受他冷冷口氣的回應,尤其又是拒絶的字眼....

 

昨天,我和律師的助理通電話時,也發生了相同的不愉快事件~

B助理,我沒當面和她交談過,都是MAIL和電話中聯繫。她一直給我一種很〔公事公辦〕的感覺,不會多關心體諒你,也不會多為你設想一點點...

我本也無妨~~

事情辦好就好,不用對我有特殊待遇!

但昨天...在一連串的溝通不良之後(尤其又是電話中),我終於按耐住性子說了句:〔助理小姐,我不懂你為何要用這種口氣跟我說話,我是你們的委託人,我不需要受你的氣!〕

 

我就很沒有禮貌的把電話給掛了...

她馬上又重撥給我,但我電話拿起來不給她任何機會講話,我又說了句:〔你只是個助理,怎麼會用法官檢察官的口氣來跟我講話,我又不是犯人!〕

我就又把電話給掛了....

 

我氣到,打了一通國際長途電話給一位在開會的〔大官〕,請他再打國際長途電話給他的律師朋友,告訴他助理得罪了我~

 

後來,律師直接和我溝通...律師解釋了一堆~

我說我在意的是〔她的口氣〕!

律師就說以後不會再讓助理處理我的事情,他會親自處理了~~~

 

這二件事情,圖書館的同學,律師樓的助理都沒有錯,他們都只是傳達〔規定事情〕。而我和另一位老師在意的卻是他們的〔口氣〕問題~

 

或許,他們二位平時說話就是這種口氣,也沒什麼不對。但,問題在於〔你當時是在服務別人〕,你在替圖書館.律師樓服務客人~

你不需把客人當大爺,但你必須讓客人有被服務的感覺,而不是被你質問,被你拒人於千里之外!

 

我自己做服務業這麼久,我不認同〔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但我認同〔顧客至上〕。我更認為你自己要先是對的,尤其是服務的熱誠和態度~

或許,他們二位不認為在做〔服務業〕...

但,重點是他們代表了一個單位或是老闆,不免客人就會以高標準來看你的態度!

 

不管你做的事是對的,你的用詞也沒錯,但口氣不對...就是讓人不舒服,尤其是我們這種看過無數人的〔老師〕。你很難讓我們接受,你的口氣錯,而這件事還能是對的~

但,事情的最後都以同樣的〔自我批評〕收場~

A老師和我,都承認:〔是我們自己修養不夠,是我們自己把事情放大....〕

大風大浪都走過的二個人,卻被二個年輕人的〔口氣〕給擾亂了心境,一個在FB發表了高論,一個驚動了一位高官;不免說聲老師也只是凡夫俗子~~

 

寫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的是:

〔同理心〕很重要,當你今天要替制度面說出一堆官僚用詞時,你要想想如何的〔口氣〕才能讓人覺得你是在〔傳達〕,而不是你在仗勢欺人呢?

 

寓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