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察-文化「原鄉」 台灣感動大陸
· 2009-07-13 · 中國時報 · 【白德華】
「我帶的這個小瓶子,是四年前參觀黃金博物園區,自己動手淘的金子,瓶子每天放書桌,一直伴著我。」談到台灣文創業,上海交大教授胡惠林憶起台灣行;「台灣文化就是寧靜,有種特別的親切和感動」,于丹說到台灣行,和別人一樣,感動寫在臉上。「感動」似成了大陸民眾形容台灣的「關鍵詞」,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在台灣找到了真正的文化「原鄉」。
兩岸經貿論壇上,藝文界在文創業交流最熱絡,面對台灣來客,不少大陸學者脫稿演出,年輕的吉林大學校長展濤開口就說,「台灣這塊土地是既陌生又熟悉,既親切又難忘…。」談起台灣人文素養和教育,展濤演講就是一句話:感動。
「從台北到高雄,無論是鶯歌陶瓷,還是黃金博物園區;無論是霹靂國際公司,還是原住民博物館,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非常值得大陸借鏡。」原來胡惠林不僅帶了瓶子,也帶來四年前在台灣動手做的紙扇子。
胡惠林還穿著四年前台灣買的西裝。台灣什麼都好?他們自問,同樣蘊育自中華文化,為什麼台灣總能枝繁葉茂。
胡惠林舉黃俊雄的霹靂國際說,原是流傳福建的傳統中華文化資源開發,卻能利用高科技開發出以現代動漫為載體,以傳統布袋戲為表現形式,以衛星傳輸為營銷手段的完整產業鏈。「中國有多少這樣的好東西啊!每當我和台灣同行交流,其樂融融,至今不能忘懷!」
被陳文茜形容為把「論語」變成「心靈雞湯」的于丹,念念不忘台灣的九份。兩岸文化差異在于丹看來,是遼闊與寧靜的對比,更特別的是台灣對中華文化傳承具有「血液基因中的喚醒」。如果說人的失落緣於「鄉愁」,台灣相對大陸文化意涵上便是「原鄉」。
原來,台灣文創業基底充沛,早已成高檔品牌的象徵。楊惠珊的琉璃工坊結合傳統工藝和科技,便常被提起;登昆艷對上海老倉庫的改造,為上海帶來文創業的新理念。台灣文創業的基底加上耕耘,有了今天台灣傲人的形象。
「記得兩千年到台灣時,帶給我兩大震撼,一是花蓮公路,那種克服地理上的極端、環境上的險峻、氣勢上的決絕,建設者內心的無比強大;第二個是台灣的故宮博物院,看了『書聖』王曦之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蹟《快雪時晴帖》,文化魅影穿越千年時空仍令人傾倒。」湖南政協副主席魏文彬意在言外,台灣對文化瑰寶的保存用心深刻。
金融危機後,讓人聯想「大蕭條」後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的話,「只要還有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我們的日子就沒事。」文創業兼具經濟和文化力量,金融海嘯後已成各國產業重心,如果能產業化,加上兩案聯手,成為下一波財富創造的新型態應可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