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3 10:28:37逸竹(yt)野叟

【名聯解析】  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

【名聯解析】  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

明  劉伯溫  《自勉聯》:

  「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  

        劉基(西元1311年~西元1375年),字 伯溫,浙江  青田人,故 時人 稱他 劉青田,明 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封 誠意伯,人們 又稱他 劉誠意。武宗 正德九年 追贈 太師,諡號 文成,

       他是 元末明初 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 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以 神機妙算、運籌帷幄 著稱於世。輔佐 明太祖 朱元璋 完成帝業、開創 明朝 並 保持國家安定,因而 馳名天下,被後人 比作 諸葛武侯(孔明)。至今 在中國大陸、港澳臺 乃至 東南亞、日韓等地 仍有 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注釋:

1. 豈能:怎能?那能?

2. 盡如人意: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宋·劉克莊《後村全集  李艮翁禮部 墓誌銘》:「然 議者 但以爲恩澤侯 挾貴臨民,安得 盡如人意。」

3. 盡:全。

4. 如:依照,符合。

5. 但求:只求。

6. 但求無愧我心:另一版本,但求無愧「吾」  心。

7. 無愧我心: 不愧對自己的內心。戰國時期 孟子的《孟子  盡心篇 上》: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意譯:

        人生在世匆匆數十載,世事那能完全符合人的心意。

只求在撫心自問的時候,沒有愧對自己的內心。

賞析: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據說 來自 明朝 開國功臣 劉伯溫《自勉聯》,亦成為 很多人的座右銘。清朝大臣 林則徐 更 將此 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

        人的一生是否有意義?不在於 所追求的目標 有沒有實現,而在於 有沒有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奮鬥過。堅持過,努力過,無悔無怨、無愧於心 已經很不錯了。

        南宋詞人 辛棄疾詞《賀新郎  用前韻再賦》嘆曰:「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名藝文家 豐子愷說:「凡事順其自然;遇事處之泰然;得意之時淡然;失意之時坦然;艱辛曲折必然;歷盡滄桑悟然。 」很多事情是 祈求不來的。

參考資料:

《不求盡如人意,但求問心無愧」

        人生的路 經歷過,才知道有短有長;人生的事 閱歷過,才知道有喜有傷;生活的滋味 品嘗過,才知道有苦有甜。人生 應該有所捨棄,但 不可捨棄快樂;人生有些東西 可以輸掉,但不可 輸掉心情。再多的糾結和彷徨,一笑置之一切隨緣;再多的挫折和滄桑,泰然處之,隨遇而安。

        寧靜,是一種心態。寧靜的心境,不是天生就有。它是一個人在閱遍了人情冷暖,嘗夠了世態炎涼,懂得了「月有陰晴圓缺」的道理之後,漸漸形成的一種淡定。生活不需過多的絢爛,生命終究將歸於平淡,塵世的歷練讓我們的內心不斷貼近本真,讓靈魂歸於成熟穩練。

撰述者:江義德教授

(前  國立陽明大學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無楚 2022-12-05 23:22:28

看見台灣國有二法
像古代刑不上士大夫
自己人犯法不許辦
別人一丁點的過失
媒體馬上加油添醋的渲染
警檢調馬上嚴辦
才看見她們自己人吃香喝辣
包工程從二億追加十二億多
又做到爛也沒關係

晚安

版主回應
早安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 使人絕對腐化」是 至理名言,
歷來 很少政黨及政治人物 有例外。
希望 現在的執政黨 要引以為誡

國權鞏固 民意伸張 生活改善
是全民的渴望
2022-12-06 05:49:26
無楚 2022-12-03 23:08:38

古代人的至理名言
看看就好
畢竟
時空環境不一樣了
江山是騙來的
學位是抄襲來的
書讀再多,再高的學問
一樣不明事理
有愧於心又怎麼樣
只要權力金錢還在握
又如何能奈何她

晚安

版主回應
早安
「打狗 還得看主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有令不行,有法難禁」的風氣。
如果 某一個貪官的後臺 還在 臺上當權,那麼 這個貪官,是 黑很難 拉他下馬的。
這就是 為什麼腐敗分子 一旦被揭露,就會是 「成窩」、「成串」 出現的原因。
(大學 成為 販賣文憑的機構, 三流大學 如此 一流大學 也如此。)
2022-12-04 0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