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詩詞賞析】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唐 杜甫《前出塞》(九首之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杜甫 (西元712年~西元770年),字 子美,自號 少陵野老。原籍 湖北襄陽,生於 河南鞏縣,因 其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 後世 稱其 杜拾遺、杜工部;又 因為 他搭草堂 居住在長安城外的少陵,也 稱他 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是 盛唐大詩人,他的詩歌 約1500首 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杜工部集》。
杜甫與李白 合稱「李杜」,為了 與 另兩位詩人 李商隱與杜牧 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 又 合稱「大李杜」,杜甫 也常 被稱為「老杜」。
他的詩 反映了 大時代的動盪和民間的疾苦,具 真實的歷史性和優美的藝術性,溫厚而沈鬱的風格,對 後世 有深遠的影響,有「詩聖」之稱。
注釋:
1. 塞:是 邊防要塞,多指 西北一帶邊塞。
2. 出塞:「出塞」及「入塞」)曲(或稱〈塞上曲〉〈塞下曲〉),原為 漢樂府曲名。這類詩歌,多為 反映邊疆軍旅生活的詩歌。
3. 挽:拉。
4. 當:應當。
5. 長:指 長箭。
6. 擒:捉拿。
7. 亦有限:也 應該有個限度。
8. 列國:各國。
9. 自有疆:本來 應該 有個疆界。
10. 疆:邊界。
11. 茍能:如果能。
12. 制侵陵:制止侵犯,侵略。
13. 豈:難道。
意譯:
拉弓 要拉最堅硬的弓,射箭 要射最長的箭。射人 先要射馬,擒賊 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如果 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難道打仗是為了多殺人嗎?
解析:
杜甫 寫了 多首「出塞」詩歌,先寫的九首 名〈前出塞〉,後寫的五首 稱〈後出塞〉。
這首詩,模擬 一個戍邊戰士的口吻,透過 其從軍生活的描述,表達 對邊塞戰事的看法。
這首詩,前四句,「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抒寫 戰場情況和戰鬥經驗 :鎔鑄了 深雋的 「戰事哲理」和精明的 「戰術技巧」。
而「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因為 「馬」目標大而易射「馬」倒 則騎者 非死即傷,失去戰鬥力,故而 先射馬。賊王 被擒,賊兵 往往 自相潰亂,「先擒王」就 事半功倍。這二句,已 成為 精闢的名言,為 後世 廣泛引用。現代戰爭中的「斬首行動」即「擒賊先擒王」。
後四句,「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這四句 既展現了 戰爭的緊張激烈和殺傷的殘酷無情,且 在前四句的基礎上,作了 新的啟發和質的昇華:意謂 殺人,雖 在戰爭中 不可避免,卻 也 該有個限度,不可濫殺! 這 可說是「國際人道主義」的先驅。
參考資料:
※《擒賊先擒王》(斬首行動)
現代戰爭中的「斬首行動」是 由 英國的軍事理論家 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西元1878年~西元1966年) 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他 提出「癱瘓攻擊」,首先 消滅對方的首腦和首腦機關,徹底摧毀 對方的抵抗意志。亦稱「斬首攻擊」。這是 反映了《擒賊先擒王》的軍事理論。而「斬首行動」由美國 發揚光大。例如
2011年 美國透過賓拉登的侍衛,得知 911 攻擊主謀 賓拉登 藏身 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處;美國 決定展開「斬首行動」。5月1日夜晚,乘坐 黑鷹直升機的 24名「海豹突擊隊」隊員, 悄悄 穿過草坪,衝向 安全屋,先 炸掉大門,破門而入, 殲滅 幾名警衛後,直接 擊斃了 賓拉登。
※《戰時國際公法》(「國際人道法」)
《日內瓦公約》包括1949年8月12日 在日內瓦 重新締結的四部基本的「國際人道法」,為國際法中的人道主義 定下了標準。 它們 主要內容是 有關 戰爭受難者、戰俘和戰時平民的待遇。 及1925年,《日內瓦 議定書》(全名《禁止 在戰爭中 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 等。即基於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的人道主義。
主人家敬酒,做客的豈敢怠慢!
飲勝!
勝負之道當以隱藏手中一切為上。用兵之法絕無加進私人感情之想。缺之,敗也。
共勉之
笑傲江湖
滄海一聲笑
XD 2022-03-28 13:30:48
哈哈,見笑了,英雄輩出,只看今朝!風起雲湧,龍鳳呈祥!
謹記 謙卑 謙卑 再謙卑
網友來訪
一樂也 乾杯
千杯 千杯 再千杯 2022-03-27 14:02:21
我歌喉很破,但我可以為竹兄打節~~~
台下兄弟賞臉,起樂!慢了一拍你們就知!
竹兄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