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解析】病 莫大於不聞過 辱 莫大於不知恥
【名句解析】病 莫大於不聞過 辱 莫大於不知恥
隋 王通 《文中子 關朗篇》:
「病 莫大於不聞過,辱 莫大於不知恥。」
王通(西元584年~西元617年),字 仲淹,又稱 文中子,隋朝 河東郡 龍門縣 通化鎮(今 山西省 萬榮縣,一說 山西省 河津市)人,隋朝 教育家、思想家。
王通 從小 受家學薰陶,精習《五經》,著名的啟蒙讀物《三字經》把他 列為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 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王通的六部著作:《續書》、《續詩》、《元經》、《禮經》、《樂論》、《贊易》,在唐代 就 全部失傳了。只留下 他的弟子 姚義、薛收 編輯的《文中子 說》。
《文中子 說》係 王通和門人的問答筆記;體仿《論語》成書,由 王氏家人 定為 王道、天地、事君、周公、問易、禮樂、述史、魏相、立命、關朗10篇 行世。此書 提出了 「三教合一」的思想,為 後世 所重視。在 哲學上 此書 提出 以氣、形、識 分別 作為 天、地、人的特點。流傳版本 有《子書百家》本、《明世德堂》本。宋代 阮逸 作《文中子 說 注》,有《四部叢刊》本 和《續 古逸叢書》本。
注釋:
1. 關朗:關朗(生卒年 不詳),字 子明,北魏 河東 解州人。易經學家,著 《關氏 易傳》一卷。
2. 病:毛病。
3. 不聞過:聽不進 批評意見。
4. 辱:恥辱。
5. 不知恥:無恥 不知羞恥。
意譯:
最大的毛病 莫過於 聽不進 批評意見,最大的恥辱 莫過於 無恥 不知羞恥。
解析:
《病 莫大於不聞過》
先秦 佚名 《邵公 諫 厲王弭謗》原文:
「厲王 虐,國人謗王。邵公 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 衛巫,使 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 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 邵公 曰:「吾 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邵公 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 為川者 決之使導,為民者 宣之使言……。
王 不聽,於是 國人 莫敢 出言。三年,乃 流 王於彘。」
《辱 莫大於不知恥》
清初 顧炎武《廉恥》原文:
孟子 曰:「人 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 大矣!為 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 悖禮犯義,其原 皆生於 無恥也。故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 國恥。」
參考資料:
《文中子》的經典名言,句句 人生真諦,讓人 受益一生。所謂 「病 莫大於不聞過,辱 莫大於不知恥,見人而不自見者 矇,言人而不言己者 失,所以 聰莫大於自聞,明莫大於自見。」
聖人 皆有錯,聖人之 所以能成為聖人,是 因為 知道認錯、改過。凡夫 之不能 成為聖人,是 因為 他只知我對、我是。故 「聞諫而仇 則敗,過而不知 則蔽。迷而不反 則惑,好直辱人 則殃。以言取怨 則禍,自厚薄人 則仇。親讒遠忠 則惛,慢其所敬 則凶。行不依理 則亂。」所以 言 莫過苛,行 莫過分,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
當朝如此..不甚唏噓.. 年少時的喜歡的名句..沒想到活生生在眼前所見...領個5倍券搞的複雜萬分.有人反應數位商家 不是收現就是倒閉..乾脆將網站關閉..以免指謫朝廷錯誤...20元 蚵麵線 脫離現實...
《校正回歸》
30多年前 蚵仔麵線
一碗20元 ^_^ 2021-10-10 21:15:53
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
四維是 禮義廉
無恥 !!! 2021-10-10 06:48:08
逸竹晚安
箴言
1:30不聽我的勸戒,藐視我一切的責備,
1:31所以必吃自結的果子,充滿自設的計謀。
1:32愚昧人背道,必殺己身;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
1:33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
9:7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污。
9:8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
9:9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
小弟願成為受教之人,祝安康。
所羅門的著作 包羅萬象,
舉凡植物、動物和生活等均有論及,
他 作 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百首,
聖經箴言 僅是 他智慧語 .. 2021-10-28 07: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