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賞析】 台灣歌謠 春花望露
江中清 《春花望露》:
歌詞:
江中清 (西元1909年~西元1989年),台北縣 板橋市(今新北市 板橋區)人。在 台語流行歌壇 顯得特別,因為 他是流浪樂師。
江中清 16歲 即 開始 學習吹奏洞簫,因而 對洞簫吹奏法,頗有心得。他 還曾經 跟師弟 林天津 合唱 並表演《打拳賣膏藥》一曲聞名。
注釋:
1. 春花:春天的花朵。形容 懷春少女。
2. 望露:渴望雨露的滋潤。
3. 春花望露:另一版本,春花「夢」露。
4. 思君在床邊:另一版本,思君在「窗」邊。
5. 流浪樂師:指 像流水般流浪的藝人,也就是 現在 俗稱的「街頭藝人」 ,亦稱 「那卡西」,「那卡西」是日文「流し」的音譯。但 那卡西的表演,多半 是遊走在各餐廳、夜總會等 聲色場所。而 流浪樂師的表演,大多 是在街頭空地,以賣藥等 為生。所賣 的藥,號稱「有病治病 、無病強身」。
6. 板橋新音樂社:亦稱 板橋新音樂團。
7. 板橋 二聖宮:位於 新北市 板橋區 漢生西路115號, (即 位於新北市 板橋區 致理技術學院 後門)。
說明:
這首《春花望露》係 江中清 於1952年 之 詞曲創作,當年 是 由 葉白蘭主唱,並 交由 陳秋霖 設於台北市 涼州街「勝家唱片工廠」所出版。
早年,江中清 還只是 一個四處流浪走唱 的樂師及民間藝人,並非 台語歌壇的主流 音樂人物。然而;江中清 在1952年所寫的 這首《春花望露》可以 算是 他的成名代表作,不但 唱片相當暢銷,從此 也讓 他 在台語歌謠界 佔有一席之地。
江中清在1960年 曾經 跟 鄭日清、林天津 組成 「賣藥團」,當時 賣的 就是現在 所謂的「健康食品」。根據 鄭日清表示:在這個「賣藥團」裡,江中清 負責 吹奏 洞簫,林天津 則是演奏 手風琴,有時候 也會加入 打鼓樂師,至於 鄭日清 則是 負責 擔任演唱之歌手。
至於《春花望露》這首歌曲 的創作背景 是 因為 江中清 有感於自身 常年在外「流浪」謀生,復加上 1950年代初期,鄉下地方 謀生不易,許多男性 只好留下妻兒,獨自 到都市奮鬥。雖然 知道夫君是為了一家的生活 才出外到異鄉工作,但是 留在家鄉的婦女,必須 獨自一肩 挑起 撫養兒女的重擔。這首《春花望露》哀怨的旋律,適切 表達出婦女 在忙完一天的家務後,深夜思君的心情。舊時代社會的女性 確實是 受到 相當之壓抑。
參考資料:
《春花望露》演唱:
流浪樂師在台灣日據時代時,都是要很艱苦的去討生活來活著!
世間人的一生際遇,也都是篇篇淚痕,猶如這首歌--春花望露。
這首歌詞裡的涵意在在指出--當時台灣人對國家、對自由的渴望心情!猶如--春花→望露!
微小的人類在世間浪蕩了幾千億年歲月,又何曾真正主宰過這世間呢?深深想一想~~還不如--春花望露。
*幻羽*
的 回應解說
這首歌詞裡的涵意 在在 指出
當時 台灣人 對國家、對自由的渴望心情!
猶如-- 春花→望露!
這首歌 與 *望春風*
其意境
很相似 2017-09-01 07:38:11
這首讓我想起我婆婆,她還在的時候常常聽她說台語,說她的故事,她也很喜歡江蕙的歌^^雖然她走了,我還是很懷念她
在早期 民風保守的時代,
的確 顯得 相當前衛、大膽。
卻 能 廣為流傳
youtube
江蕙 鳳飛飛 蔡幸娟等
的演唱《春花望露》
都不錯聽 2017-09-01 12: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