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3 13:38:25逸竹(yt)野叟

【詩詞賞析】 若道 老君是知者 緣何 自著五千文



【詩詞賞析】 若道 老君是知者   緣何 自著五千文
唐 白居易 《讀 老子》: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白居易(西元 772年~西元 846年﹞,字 樂天,號 醉吟先生,晚年又號 香山居士,生於 鞏縣(今河南鞏義),祖籍 山西太原。
       白居易,自幼聰慧,五、六歲 學 作詩,九歲 解 聲韻。德宗 貞元十六年 登進士第。十八年登 書判拔萃科。官至 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 宰相 武元衡事 貶 江州司馬。穆宗 長慶年間(西元821年~西元824年)任 杭州刺史,敬宗 寶曆二年(西元825年),調任 蘇州刺史,後任 太子少傅,因 不緣附黨人,乃 移病分司東都。武宗 會昌二年,以 刑部尚書 致仕,最後 卒於 洛陽的香山。
       白居易,擅長詩詞,作品 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 運動的倡導者。初與元稹 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 齊名 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注釋:
1. 言者:巧言之人。
2. 知者:「知」,同「智」,智者,有智慧的人。
3. 默:沉默,默默無語。
4. 若道:如果説。
5. 老君:太上老君 即 老子,姓李 名耳,字 伯陽、謚曰 聃,故又稱 老聃,春秋時代 思想家,著作 被奉為《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之一。後人 奉為 道家學派之宗師。
6.  緣何:是何緣由。
7. 五千文:老子《道德經》,約五千言的著作。
意譯: 
       老子 自己 曾說:「可道之道,即非真道」。巧言之人 不如智者 默默無語。
       如果説 老子 是默默無語之智者,是何緣由  自著《道德經》五千言。
豈非 老子「以己之矛 攻己之盾乎」?
賞析:
       老子《道德經》首章云:「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既然自言 可道之道,即非常道,但觀 上下五千言,豈非「言」耶?豈非老子「以己之矛 攻己之盾乎」?
       老子 在「終篇處」自解,意謂 「道本 無言,但 不言 無以顯道」,我 所言者,字字皆「信言」也,從真實道理中來,即由衷之言也。目的只是為了 彰揚道之奧秘,故此 信實而不美。非如 世俗誇誕浮辭,其「華美之言,實巧言也」,雖美而不信也。
       唐朝 白居易,這首詩,僅屬 遊戲文章,開開玩笑 而已。老子 在其《道德經》「終篇處」已自解,以釋疑團。 
參考資料:
        老子《道德經》第八十一章「終篇處」(感悟篇),是 五千言,來龍結穴之處,也是 全書內容和主旨的總結。強調 道本 無言,但 不言 無以顯道。
        第八十一章「終篇處」(感悟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 意謂 道本無言,但不言無以顯道,我所言者,字字 皆「信言」也,從真實道理中來,即 由衷之言也。目的 只是為了彰揚 道之奧秘,故此 信實而不美。非如 世俗誇誕浮辭,其「華美之言,實巧言也」,雖 美而不信也。王弼曰:「信,實也,即 由衷之言也。美,本在樸也,華美之言,實巧言也。」
百易靈 2017-01-06 11:16:02

沉 默 是 金 !

桃李無言 ...

版主回應
論語 衛靈公 第十五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 不失人,亦不失言。」
2017-01-06 13:58:30
2017-01-04 22:13:05

言多必失

多做多想
少說話

版主回應
身為長輩或主管:多聽、少念(少 碎碎念)、多關懷。
身為晚輩或下屬:多做、少說(少 抱怨)、多多請教。

是非只為多開口 ,煩惱皆因強出頭。
順祝 荷
新年 萬事如意
2017-01-05 07:12:57
ben 2017-01-04 20:40:35

唐朝詩人何其多 只是現代知道何其少 深感慶幸好友蒐集留存得不少!感謝好友無私的奉獻能使唐朝詩詞重新讓懂得與喜好詩詞的人欣賞與流傳!

版主回應
老子《道德經》,上下五千言,
玄之又玄,很難理解。
自幼聰慧的 白居易,
也提出質疑。

唐詩宋詞
現代人 或許 沒有興趣
謝謝你來瀏覽
2017-01-05 16: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