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4 23:50:05ymtruth

「了凡四訓 」 精采處



 

==了凡四訓 原文==


[
袁了凡向兒子自述] 我每做了一件善事,隨時都用筆記下來;你母親

不會寫字,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鵝毛管,印一個紅圈在日曆上,或是

送食物給窮人,或買活的東西放生,都要記圈。有時一天多到十幾個

紅圈呢!也就是代表一天做了十幾件善事。像這樣到了癸未年的八月,

三千條善事的願,方纔做滿。又請了性空和尚等,在家裡做迴向

 

到那年的九月十三日,又起求中進士的願,並且許下了做一萬條善事

的大願。到了丙戌年,居然中了進士,吏部就補了我寶坻縣縣長的缺。

我做寶坻縣的縣長時,準備了一本有空格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

我叫它作治心篇。意思就是恐怕自己心起邪思歪念,因此,叫「治心」

二字。

 

每天早晨起來,坐堂審案的時候,叫家裏人拿這本治心篇交給看

門的人,放在辦公桌上。每天所做的善事惡事,雖然極小,也一定要記

在治心篇上。到了晚上,在庭院中擺了桌子,換了官服,仿照宋朝的鐵

面御史趙閱道,焚香禱告天帝,天天都是如此。

 

[袁了凡向兒子述說] 你母親見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常常皺著眉頭向我

說:我從前在家,幫你做善事,所以你所許下三千件善事的心願,能夠

做完。現在你許了做一萬件善事的心願,在衙門裏沒什麼善事可做,那

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做完呢?

 

在你母親說過這番話之後,晚上睡覺我偶然做了一個夢,看到一位天神。

我就將一萬件善事不易做完的緣故,告訴了天神,天神說:「只是你當

縣長減錢糧這件事,你的一萬件善事,已經足夠抵充圓滿了。」

 

原來寶坻縣的田,每畝本來要收銀兩分三釐七毫,我覺得百姓錢出得太多,

所以就把全縣的田清理一遍;每畝田應繳的錢糧,減到了一分四釐六毫,

這件事情確實是有的;但也覺得奇怪,怎麼這事會被天神知道,並且還疑

惑,只有這件事情,就可以抵得了一萬件善事呢?

那時候恰好幻余禪師從五台山來到寶坻,我就把夢告訴了禪師,並問禪師,

這件事可以相信嗎?幻余禪師說:做善事要存心真誠懇切,不可虛情假

意,企圖回報。那末就是只有一件善事,也可以抵得過一萬件善事了。況

且你減輕全縣的錢糧,全縣的農民都得到你減稅的恩惠,千萬的人民因此

減輕了重稅的痛苦,而獲福不少呢!


****** 後學感動的地方在於 ******
做善事要存心真誠懇切,不可虛情假意,企圖回報。那末就是只有一件善事

,也可以抵得過一萬件善事了。 這也就是所謂的"功德無量"

 

所以前賢告訴我們:修行和行善並不一樣,人家常說每一個宗教都很好都是

「勸人向善」,但是道和教不同之處在於我們今天求道修道是要從心內下工

,學習聖人迴光返照,反求諸己,常生慚愧心,覺得自己不足要更加努力

常生慈悲心效法仙佛菩薩濟世救人,當作是我們的本分

 

若沒有回歸自性,而只是行善求福報的人,就容易執著功德相,希望做這些

善事上天要保佑,如果沒有保佑就跑去別的宗教了;或者會因為做了善事而

沾沾自喜,例如後學之前聽到的:有一位OO會長,熱心公益做了許多好事,

感謝狀當壁紙貼滿了整面牆壁,每次有客人來他最喜歡帶客人參觀他的獎狀

牆,說:「做人就是要像我這樣啦!這樣才成功啦!」做善事反而讓他起了

槓高我慢的心。

 

所以當初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我三里一庵、五里一寺的建廟齋僧有多少功德,

達摩祖師說:「全無功德」,因為真正的功德在於自性當中,也就是

「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因此當我們發自真誠去幫助一切眾生,去渡化一切眾生,而不求有所回報之時,

那時的心念是真正的功德無量。

 

(感謝李講師分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hingde/3/1284019980/200704121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