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4 23:20:14古典小將毅

NSO精選-馬勒第九 (2009/9/24)

2009/9/24 到國家音樂廳欣賞根特.赫比希指揮NSO演出的「馬九」. 其實馬勒是一個在作曲方面沒什麼才華的指揮家, 雖然從歷史資料來看, 他應該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家, 可是在當時他活著的時候, 沒人說他是出色一流的作曲家, 也品也不是被認為很重要, 確實, 在當時這樣的評價是很合理的. 可是誰知道過了幾十年, 因為唱片錄音技術的改良, 馬勒的交響曲因為樂器的編制龐大, 可以呈現出相當豐富的音響效果, 適合用來當做器材配備的表現評價, 唱片公司也樂於製作相關的錄音發行, 不知不覺累積個十幾二十年下來, 嚴然馬勒好像就是多了不得的大作曲家一般, 畢竟一般樂迷總是習慣以作曲家的知名度和唱片發行量來斷定一個作曲家的才華. 其實不僅是一般程度樂迷而已, 也有不少資深樂迷也經常不知不覺陷入這些版本比較的迷思中, 好像一個作曲家只要唱片公司發行數量多, 吸引版本收集家收藏, 這樣就好像這個作曲家很有才華, 小毅可是打從一開始就不吃這一套的.

 

事實上, 和馬勒同一創作時期的作曲家裡面, 能力最強的非楊納傑克莫屬(Leos Janacek). 馬勒寫的這些又臭又長的「大交響曲」儘管如何唬人, 楊納只用一首「小交響曲」就可勝過馬勒一生的心血, 這就是才華, 就是能力上的差異. 馬勒如果在當時有聽過楊納的作品, 他就會明白他只是一個指揮家而已. 也只有參透這一點, 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高階愛樂人」, 而非流於自欺欺人, 目中無人的「高級愛樂人」, 其實要測試一個愛樂人的程度, 看他對楊納傑克作品的反應就可略知一二, 任何人只要是聽不出楊納有何厲害之處的, 通常都是可能程度還不夠, 或者根本就是天生程度不好, 只想聽古典音樂裝高級的, 這種人一輩子都無法理解楊納傑克的偉大與天才.

 

整體而言, 算是小毅眾多的可有可無的音樂會中的其中之一場, 未來相信這樣的音樂會還有很多. 可是雖然如此, 單純就技術面來看的話, 還算是不錯的演出, 只是這作品本身就是這樣的水平而已, 儘管如何努力去詮釋與發掘, 也無法改變這是一部庸才之作的事實. 馬勒作品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樂念無法連貫, 往往是斷斷續續, 不著邊際的, 通常音樂相關書籍都解釋為跟馬勒的性格有關, 事實上就小毅的觀點來看, 這根本是不會作曲的人才寫這樣的東西.

 

演出完後感覺掌聲有持續很久, 不曉得是要給新來的指揮面子, 還是為了要顯示自己很懂欣賞古典音樂, 這些小毅都看在眼裡, 習以為常. 倒是觀眾的掌聲持續太久, 反而會造成某些團員的困擾, 畢竟某些團員是不屑這些掌聲的, 謝幕太多次可能會耽誤到某些團員的「下班時間」. 小毅在這邊不得不嚴肅的說些重話, 音樂會大概是在九點結束, 還沒九點十分, 小毅在停車場連停車費都還沒去繳, 就已經有團員出現在停車場了, 一看就是剛收拾完器材匆匆要離去的模樣, 這是多驚人的效率啊, 可見得是上工前就把東西先收拾好準備一完工就閃人的, 雖然說作為一個上班族這樣是沒錯的, 但是就心態上來看, 這種人是有問題的, 就好比一個企業員工, 才剛到公司就已經在收拾下班要帶走的東西, 計劃下班要做的事, 和培養下班的情緒, 請問如果你是該企業的主管, 這樣的員工你能期待他在工作上會力求表現, 或有什麼好的成效嗎? 同樣的道理, 小毅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NSO的團員比小毅早到停車場了, 當然, 聰明的人會認為, 早點下班早點回家睡大覺, 只有小毅笨蛋回家打報告, 這樣想當然是很對, 所以, 小毅考慮下次再見到就把車牌號碼記下來, 然後po上網, 看看是誰才是笨蛋.

 

 

不懂不要亂批評 2009-09-24 23:33:51

無聊又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