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遠離顛倒夢想─張愛玲〈心經〉父女、母女心結探析~~2 (載於東吳中文線上論文)
四、「心經」借用《心經》之禪理
〈心經〉的戀父情結是作品最顯著的特色,反映張愛玲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甚至可說此作是弗氏思想的圖解。西方心理分析理論的目的,是希望解救人類的精神免於瘋狂,由此看待〈心經〉人物心理與關係,小寒、峯儀與許太太最終都從瀕臨瘋狂的精神狀態解脫。然張愛玲對古典文學的愛好及童年閱讀經驗的影響,使她的世界觀中仍有較多中國文化的成份,從〈心經〉的命名即可窺知,故其中深義仍需從東方禪宗《心經》義理來觀照。
如前言所述,禪宗與心理分析的最終目的,皆關注人心解脫與自由,免於變態與瘋狂;禪宗《心經》義理言「色即是空」,要人「照見五蘊皆空」以「度一切苦厄」,以達「遠離顛倒夢想」境地,即旨在幫助人心解脫世間因「五蘊」﹝色、受、想、行、識﹞帶來的痛苦。
據《心經》禪理看〈心經〉,小寒與峯儀的情感悖離父女倫常,起於人心的妄想,而將父女戀情的夢想視為真實,以假為真;此即《心經》所謂「顛倒夢想」,「顛倒」指不合常理的思想行為,混亂價值、偏離常軌的情形,「夢想」則指自我的執著使身心產生錯誤想望。因此,父女互動像夫妻,母女反成情敵,其身分錯亂無非妄想所致;而顛倒夢想的父女畸戀,雖屬柏拉圖式的愛,但因倫常顛覆,使峯儀、小寒及許太太都深感偏離常軌的身心扭曲之苦,夫妻、父女、母女的情感也受到破壞。
人們視夢想為真實,乃因錯以為一切恆久不變,實則「五蘊皆空」、「色即是空」;人的身心活動﹝「五蘊」﹞有賴肉身﹝「色」﹞存在,肉身並非永存,身心也隨外在因緣改變,此即「空」義,但人往往執著眼前,未能觀照世事隨因緣改變而無絕對自主性,方產生痛苦;就如父女戀建立在扭曲的父女倫上,自無發展的因緣,但小寒誤認畸戀終身不變,亦未料到綾卿竟能動搖父女關係,於是深受「愛別離」、「求不得」之苦。
據此觀看〈心經〉,可明小說借用《心經》之名,實有意以故事情節展現的人倫顛倒、人世無常,反映「色即是空」的意蘊,即人體一切色受想行識,都是沒有自性、無常且不能為人自己所主宰的,是由因緣聚合而成,並非獨立的存在,也非恆久不變的;文本中小寒與峯儀的感情雖血濃於水,卻說斷就斷,看似不合常理,實則世間常理在佛家看來都不可靠,世事無常、由不得人,才是真諦。
此外,〈心經〉故事結局,可謂緊扣禪宗《心經》「遠離顛倒夢想」的意涵。一對父女的感情竟發展成男女之情,豈非人間夢想顛倒錯亂的極致?顛倒父女倫理的情感,終無發展的因緣憑藉,使峯儀決心斬斷亂倫情絲,選擇神似小寒的綾卿,以將他無能實現的顛倒夢想,化為真實的理想。
結局一家離散,看似蒼涼,實則由心靈層面來看,峯儀、小寒及許太太的痛苦都得解脫,此即《心經》所言「遠離顛倒夢想」!自此,三人拋卻既有偏執,心中沒有恐怖與顛倒的想法,如《心經》所言,「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得以煩惱滅除,免於瘋狂,擁有嶄新的心境與未來!
因此,張愛玲借用《心經》之名的用意──她抱著同情的理解,以悲憫之眼看待這段顛倒人倫的戀曲,寄寓《心經》所言的「色即是空」義理。然而,張愛玲的用意不僅於此──許父以貌似小寒的綾卿為妻,許太太找回女兒,小寒則掙脫父女畸戀的羅網,人生及情感回歸正軌;作者讓筆下的每個人物,最終都得到了解脫。
五、結論
夏志清先生曾經評述張愛玲,由於受弗洛伊德的影響,善於用獨到的視角、細膩的心理描寫和暗示來敘說故事,而〈心經〉正是具有濃厚弗洛依德色彩的作品;因此〈心經〉的相關探討論述,亦主要聚焦峯儀與小寒的父女戀情,從戀父情結解讀人物心理。
然〈心經〉雖顯見弗洛伊德理論的影子,但僅從此視角觀看〈心經〉,實無法窺其全貌,亦無法彰顯張愛玲將此篇小說命名為「心經」的意涵,故本文除了由父女心結、母女心結兩方面,觀看峯儀與小寒、小寒與許太太的互動,並進一步釐清〈心經〉命名借用禪宗經典《心經》的蘊涵;而無論由精神分析或禪宗義理來看,小說人物最終都獲得心靈的解脫,免於陷入瘋狂的精神狀態。
父女心結方面,小寒與峯儀的情感,除了女兒的戀父情結心理,也因峯儀將女兒視為理想化的妻子,導致父女情感錯位;由於峯儀意識到父女戀情使小寒無法擁有正常愛情,決定解開父女心結,並因移情作用,與神似小寒的同學綾卿交往而離開小寒,父女都從變態的情感中解脫。
母女心結方面,由於戀父情結影響,小寒視母親為情敵及隱形人,母女心靈的唯一連結點,只在峯儀的外遇事件;一旦峯儀離家,小寒仇視母親的心結開解,便能回歸女兒身分,並重建母女關係。
至於〈心經〉借用禪宗《心經》之名的蘊涵,研究者向無探究,筆者以為,《心經》「色即是空」之旨,正呼應父女戀情背後的人世無常之理,而故事結局使峯儀、小寒及許太太的痛苦都得解脫,不再陷溺於以假為真的虛妄心理,正是《心經》所言「遠離顛倒夢想」;是以,張愛玲借用「心經」之名描寫父女畸戀,並非僅可由前人慣於取徑的西方心理分析,及佛洛依德「戀父情結」來觀看,實則其間深義正在於藉禪宗「心經」之名背後的義理,反映人倫情感的顛倒及情愛的虛幻。
六、引用書目﹝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文本
張愛玲,《第一爐香》﹝臺北:皇冠出版社,2002年1月﹞
◎專著
卡琳‧魯賓斯坦著,謬妙坊譯:《犧牲不是美德─孩子不需要過度犧牲的母親》,
﹝臺北:遠流出版,1999年﹞
弗洛伊德著,張愛卿譯:《精神分析引論》﹝臺北: Portico Publishing出版,2006年10月﹞
弗洛伊德著,楊韶剛、高申春等譯:《超越快樂原則》﹝臺北: Portico Publishing出版,2007年1月﹞
佛洛姆等著,王雷泉、馮川譯:《禪宗與精神分析》﹝臺北:遠流,1990年5月﹞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意識與去勢模擬書寫》﹝臺北:洪葉文化,2000
年1月﹞
林幸謙:《重讀張愛玲: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臺北:麥田,2000年﹞
柯柯拉、馬休斯著,孫柯譯:《解開母女情結》﹝臺北:遠流,1994年﹞
海瑞亞‧勒那著,汪芸譯:《與兒女共舞─母親的成長之路》﹝臺北,天下遠見
出版,2000年4月﹞
陳靜宜:《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臺北:文津,2005年﹞
黃光國:《禪之分析》﹝臺北:莘莘出版,1972年8月﹞
聖嚴法師:《心經新釋》﹝臺北:法鼓山,1999年12月﹞
賴諾曼著,劉麗珍、王文霞譯:《女兒背後的爸爸》﹝臺北:雅歌,2005年3月﹞
MaureenMurdock著,陳麗如譯:《父親的掌上明珠》﹝臺北:新衛文化,1997年12月﹞
PaulaJ.Caplan著,蔡素玲譯:《母女戰爭Stop─重塑母女關係》﹝臺北:心理,2008年2月﹞
◎期刊論文
王志華:〈語言的暗示和暗示的思維—張愛玲小說《心經》再闡釋的方法一種〉,《名作欣賞》(2006年6月)
余遜濤:〈論張愛玲小說中的弗洛伊德主義〉,《東南大學學報》第5卷5期(2003年9月)
宋菊梅:〈《心經》中錯位的愛〉,《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第26卷2期(2007年4月)
李雲川:〈淺析心經中的戀父情結〉,《電影文學》第20期(2007年10月)
孫秋英:〈不老的情人—解讀《心經》中的父親形象〉,《現代語文》第8期(2006年)
很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