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5 21:18:06
白鴿子
虛實之間
“實”與“虛”也是相對論中的一環。
變為充實的人,分別以以下三個狀況出現:
1、他們先在失意的生活中痛苦地意識到自身“深淵般的虛化”,再將虛度慢慢轉化為實在的、可感受的狀態(意識能得到了首次的提升);
2、原來的生活本來多姿多采的,但一直處於一種表面化的形式,失去了這種種形式,還是會淪落到虛化的地步。但到最後也能決絕擺脫形式的束縛;
3、這一類的人,他們不會遇上以上兩種狀況,反而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惡劣或優越的),時刻處於細緻觀察、觸摸、體悟中,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充實是最飽滿的,不可消退的。
而虛化的人,也一樣:
1、本身已是一個空殼,並時常妄想能捉弄一點什麽填補這虛空,到最後還是空空如也。
2、自以為很“充實”、“飽滿”的了,可是一旦被揭示了或有所缺失時,空殼還是原形畢露。
3、根本就沒意識到“實虛”之間的對立,只是混沌度日罷了。
但這一切全基於一點:我們最終要面對的,不是實或虛,而是自己。
08、7、15
變為充實的人,分別以以下三個狀況出現:
1、他們先在失意的生活中痛苦地意識到自身“深淵般的虛化”,再將虛度慢慢轉化為實在的、可感受的狀態(意識能得到了首次的提升);
2、原來的生活本來多姿多采的,但一直處於一種表面化的形式,失去了這種種形式,還是會淪落到虛化的地步。但到最後也能決絕擺脫形式的束縛;
3、這一類的人,他們不會遇上以上兩種狀況,反而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惡劣或優越的),時刻處於細緻觀察、觸摸、體悟中,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充實是最飽滿的,不可消退的。
而虛化的人,也一樣:
1、本身已是一個空殼,並時常妄想能捉弄一點什麽填補這虛空,到最後還是空空如也。
2、自以為很“充實”、“飽滿”的了,可是一旦被揭示了或有所缺失時,空殼還是原形畢露。
3、根本就沒意識到“實虛”之間的對立,只是混沌度日罷了。
但這一切全基於一點:我們最終要面對的,不是實或虛,而是自己。
08、7、15
面對的是自己.........
沃兜活愛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