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0 22:06:52 白鴿子

雜談一則

  工作上的夥伴、藝術行為者、生活忙碌人等等,遇上的大多是扛著“經驗主義”旗幟走上自己光明大道的人。
  經驗真的那麼重要嗎?喪失了經驗就無法生存、前進、優越了?我前陣子幾乎無法接受那些滿腦子充斥著往昔的歷練,依循一套規律與模式行動,有固步自封的腐敗思想體系的人。我開始質疑如果沒有了這些的話,他們會不會被困在迷宮裡,拼命找回“往日的自己”,還是靠著新視覺、新思維去重新生活與吸納人生百態?
  我們是否都丟失了這些不斷學習的技藝呢?年齡增大了,自以為比起以往成熟了,這份“成熟”表面沉穩,其實標誌著停滯不前。靠著一招半式是不能闖蕩兇險的江湖的。靠著已知的狀態就不能從環境的突變中轉換成另一個更成熟、適時的狀態去應付新環境。我也不主張那“故技重施”的障眼法的技倆。
  洗去舊細胞,激活更多的新鮮細胞去迎接萬物,以嶄新的軀殼去抵擋日復一日的風雨雷霆,像每天練習著死而復生、以獲得更強的生命力。我們的腦袋最好能把一天裡積存的雜物清除,恢復“空無一物”的狀態時,第二天就能容納世界的每一面。每一面都是精微的、細緻的,具有動感的。因為你也會隨世界而律動。
  小孩常常會把剛學習到的知識忘得一乾二凈,然後再接受刺激身心的事物。這是他們天真的心靈,不受任何舊知識左右思維的無限伸延與想像。傳統、既定觀念與邏輯,從某意義層面來說會妨礙我們對敏感度的挖掘,囿於一條繩子而無法讓肢體自由活動,接觸更多生命體的話(生命與生命間以靠著相互影響而變得更廣大的),只會感到生活是孤獨的,庸俗的。
  受限而無法重新認識與發現。喪失了“發現”這門藝術的人,只會遵循從別人身上得來的間接經驗而活著,這實在太乏味了,像所謂的歌手們在演唱會上唱著同一首堪稱“經典”的歌曲,聽眾不會因此而鼓掌。
  我也不會因他們那豐富的經驗、樂於大談風光史而鼓掌。我喜歡看到孩子們因好奇心而東遛西躥,樂此不疲的身影。


  08、7、10

上一篇:札記:負擔與釋放

下一篇:虛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