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06 12:18:57yijia
[跟片] 《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片場紀實(三)
《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片場紀實(三)
【黃埔江上】
「入戲到後來,有時候演到某一段落,突然之間腦中會如幻燈片一般閃過無數畫面,張愛玲這一生的經歷都在眼前歷歷閃過,承受不住時我會想哭出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真的不想再要這些痛苦了!』」
──劉若英
是一場憂傷無限的戲,在劇本最後一集。1962年冬天,張愛玲重返亞洲,為了籌措旅費返美,滯留在香港。彼時她的人生已經走完一大半,站在天星碼頭的渡輪上,她遙想著過去,32歲的自己,和20歲的自己,在那些年輕的當時,是用怎樣的心思看人生?
《她從海上來》劇組在上海十六鋪碼頭拍這場戲,渡輪只借拍到下午五點。因為跨越三個時代,過程中劉若英要換裝兩次,所謂「換裝」即包括了換衣服、換髮型、改臉上的妝,都是繁複的工作;再加上導演要換鏡位、搶太陽光,整個下午大家都非常忙碌。每拍完一個鏡頭之後,狹窄的渡輪空間裡,全組人摩肩擦踵,把機器、電線移來移去,劉若英就趕進船艙換裝,換好了再出來拍。
火熱的太陽掛在天空,海風呼嘯,遠方是外灘排列成行的古老建築,遙遙對應著香港的天星碼頭。渡輪上,張愛玲42歲的悵然、32歲的茫然、和20歲的坦然,都在這個下午依序搬演了一次;而那年歲轉換的快速,也正如她筆下流轉的人生,翻過了一頁,宛如千秋。
【烏鎮】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可惜已經完了,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張愛玲
六月下旬,結束了上海市區和車墩片廠的拍攝,劇組移師到桐鄉市郊的「烏鎮」,進行《她從海上來》最後四天的進度。這戲,要在烏鎮殺青。
烏鎮是個很難形容的地方。歷史遺跡、觀光勝地、江南水鄉、世外桃源,好像都無法完整勾勒出這個地方的面貌;因為當你為她決定了一個名詞之後,再回頭去看,總能發現另一種氣質。因此,或許就這樣說:對於這齣戲的劇組而言,烏鎮是劇本裡的溫州,是胡蘭成落難逃亡之地,是張愛玲追尋真愛未果的傷心小鎮。
黃磊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逝水年華》,一年半前拍攝時,就是在烏鎮與劉若英在戲裡開展了一段傳奇戀情。這次劉若英再度回到這個地方,卻是截然不同的心境:上次是現世戀情,這回是舊世塵緣。張愛玲,一個在荒涼人世裡只執著於自己內心世界的女子,大部分日子都在城市裡度過,當她千里迢迢到了溫州鄉下,到了於她而言的另一個世界,發現自己的丈夫已是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與另一個陌生的女子…時間的斷層、空間的隔離,讓所有承諾變成笑話,即使留了再多眼淚也是換不回過去了。
在烏鎮詮釋這樣的心情,應該是一種貼切吧!這裡有條遺世獨立的巷道,綿延1.5公里,彎彎曲曲沿著河通向小鎮的另一端。河上搭了很多座橋,連通河的兩岸,兩岸上有人家,他們在河邊洗澡、洗衣、洗碗筷,就如同江南水鄉文化,河是這裡居民的命脈,不僅隔出了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也隔斷了與外界聯繫的必要。
張愛玲:──我想過,我要是不得不離開你,我也不至於尋短見!──我也不能再愛別人!──我就只能是萎謝了!──
胡蘭成一聽,胸口緊緊一縮,抽了一氣,那致命的痛他有了感覺,但是似乎晚了,張愛玲那最憂傷的一刻隨著話出口,宛如裂帛,已經成千古絕響。
──《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19-2‧王蕙玲
戲是憂傷的。在一條長長的窄巷裡,下著雨,胡蘭成與張愛玲撐著一把傘,溝通彼此對愛情的看法。拍這場戲時,為了讓演員培養情緒,整條巷子都被清空,只剩下趙文瑄和劉若英站在巷子中央,滴答的雨聲,一句句和著他們肝腸寸斷的台詞。攝影機遙遙在巷子盡頭,捕捉兩人的情感。這場戲的張愛玲很苦,當然劉若英就更苦,這是她殺青前最後一場的刻骨銘心,淚水混著雨水,把隱形眼鏡給沖掉了。
所以到了真正殺青的最後一場戲,在小舟邊的淒涼告別,反而就不會哭出眼淚。劉若英說,她要讓自己壓著那情緒,因為覺得張愛玲都已經走到那一步,情感到了底,悲傷是再也哭不出來的了。拍這場告別戲時,攝影機靜靜在旁等待著,雨像是壞掉的水龍頭般肆無忌憚地傾洩,整個烏鎮籠罩在一片蒼茫裡,但那孤寂的兩個人的身影,站在天地之中,沒有眼淚。
【結語】
當副導盯著螢幕上最後一場戲的回放,以一種難以描述的、平靜而疲憊的眼神輕輕說出「殺青」兩個字時,全場先是兩秒鐘靜默,然後劉若英忽然跳起來,緊緊抱著導演丁亞民,熱淚盈框。雨越下越大,世界彷彿靜止了小小的片刻,隨後就是等在一旁的媒體蜂擁而上,進行訪問,很快地片廠又回復忙碌的工作狀態,好像那一刻的結束馬上凝結成一個水滴,滴入烏鎮的水裡,再也無痕跡。
因為張愛玲是一位作家,這半年多來,劉若英為了讓自己保持在張愛玲的情緒與狀態裡,不但無時無刻不在腦中轉悠著台詞,就連想找本書來讀,都擔心那些迥異於張愛玲寫作語調的作品會讓她「出戲」。她有點無奈地說:「本來我帶了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來上海想找時間讀,卻發現讀了幾頁就無法繼續。因為我整個人的心情都在張愛玲裡,要我跳離那種感覺(語調),就會有抗拒感。」這陣子劉若英連在寫文章的字裡行間中,也都充滿了屬於張愛玲那個五零年代上海作家的味道,我收到她的E-Mail時,常常不自禁莞爾,覺得她果真是中毒太深。
總算一切都結束了。殺青之後我們直接從烏鎮回上海,一路上看著車窗外的景物由市郊慢慢轉回市區,一時之間竟也錯覺自己是慢慢從五零年代回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湖南路上的梧桐依然高大挺立,上海的街道上車水馬龍,但我彷彿在那些掙扎於樓房間的小巷弄中,還隱約聽到張愛玲與胡蘭成漫步經過時的笑語聲。
(全文完)
2003/7/13 高雄
2003/7/20 修改
【黃埔江上】
「入戲到後來,有時候演到某一段落,突然之間腦中會如幻燈片一般閃過無數畫面,張愛玲這一生的經歷都在眼前歷歷閃過,承受不住時我會想哭出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真的不想再要這些痛苦了!』」
──劉若英
是一場憂傷無限的戲,在劇本最後一集。1962年冬天,張愛玲重返亞洲,為了籌措旅費返美,滯留在香港。彼時她的人生已經走完一大半,站在天星碼頭的渡輪上,她遙想著過去,32歲的自己,和20歲的自己,在那些年輕的當時,是用怎樣的心思看人生?
《她從海上來》劇組在上海十六鋪碼頭拍這場戲,渡輪只借拍到下午五點。因為跨越三個時代,過程中劉若英要換裝兩次,所謂「換裝」即包括了換衣服、換髮型、改臉上的妝,都是繁複的工作;再加上導演要換鏡位、搶太陽光,整個下午大家都非常忙碌。每拍完一個鏡頭之後,狹窄的渡輪空間裡,全組人摩肩擦踵,把機器、電線移來移去,劉若英就趕進船艙換裝,換好了再出來拍。
火熱的太陽掛在天空,海風呼嘯,遠方是外灘排列成行的古老建築,遙遙對應著香港的天星碼頭。渡輪上,張愛玲42歲的悵然、32歲的茫然、和20歲的坦然,都在這個下午依序搬演了一次;而那年歲轉換的快速,也正如她筆下流轉的人生,翻過了一頁,宛如千秋。
【烏鎮】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可惜已經完了,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張愛玲
六月下旬,結束了上海市區和車墩片廠的拍攝,劇組移師到桐鄉市郊的「烏鎮」,進行《她從海上來》最後四天的進度。這戲,要在烏鎮殺青。
烏鎮是個很難形容的地方。歷史遺跡、觀光勝地、江南水鄉、世外桃源,好像都無法完整勾勒出這個地方的面貌;因為當你為她決定了一個名詞之後,再回頭去看,總能發現另一種氣質。因此,或許就這樣說:對於這齣戲的劇組而言,烏鎮是劇本裡的溫州,是胡蘭成落難逃亡之地,是張愛玲追尋真愛未果的傷心小鎮。
黃磊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逝水年華》,一年半前拍攝時,就是在烏鎮與劉若英在戲裡開展了一段傳奇戀情。這次劉若英再度回到這個地方,卻是截然不同的心境:上次是現世戀情,這回是舊世塵緣。張愛玲,一個在荒涼人世裡只執著於自己內心世界的女子,大部分日子都在城市裡度過,當她千里迢迢到了溫州鄉下,到了於她而言的另一個世界,發現自己的丈夫已是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與另一個陌生的女子…時間的斷層、空間的隔離,讓所有承諾變成笑話,即使留了再多眼淚也是換不回過去了。
在烏鎮詮釋這樣的心情,應該是一種貼切吧!這裡有條遺世獨立的巷道,綿延1.5公里,彎彎曲曲沿著河通向小鎮的另一端。河上搭了很多座橋,連通河的兩岸,兩岸上有人家,他們在河邊洗澡、洗衣、洗碗筷,就如同江南水鄉文化,河是這裡居民的命脈,不僅隔出了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也隔斷了與外界聯繫的必要。
張愛玲:──我想過,我要是不得不離開你,我也不至於尋短見!──我也不能再愛別人!──我就只能是萎謝了!──
胡蘭成一聽,胸口緊緊一縮,抽了一氣,那致命的痛他有了感覺,但是似乎晚了,張愛玲那最憂傷的一刻隨著話出口,宛如裂帛,已經成千古絕響。
──《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19-2‧王蕙玲
戲是憂傷的。在一條長長的窄巷裡,下著雨,胡蘭成與張愛玲撐著一把傘,溝通彼此對愛情的看法。拍這場戲時,為了讓演員培養情緒,整條巷子都被清空,只剩下趙文瑄和劉若英站在巷子中央,滴答的雨聲,一句句和著他們肝腸寸斷的台詞。攝影機遙遙在巷子盡頭,捕捉兩人的情感。這場戲的張愛玲很苦,當然劉若英就更苦,這是她殺青前最後一場的刻骨銘心,淚水混著雨水,把隱形眼鏡給沖掉了。
所以到了真正殺青的最後一場戲,在小舟邊的淒涼告別,反而就不會哭出眼淚。劉若英說,她要讓自己壓著那情緒,因為覺得張愛玲都已經走到那一步,情感到了底,悲傷是再也哭不出來的了。拍這場告別戲時,攝影機靜靜在旁等待著,雨像是壞掉的水龍頭般肆無忌憚地傾洩,整個烏鎮籠罩在一片蒼茫裡,但那孤寂的兩個人的身影,站在天地之中,沒有眼淚。
【結語】
當副導盯著螢幕上最後一場戲的回放,以一種難以描述的、平靜而疲憊的眼神輕輕說出「殺青」兩個字時,全場先是兩秒鐘靜默,然後劉若英忽然跳起來,緊緊抱著導演丁亞民,熱淚盈框。雨越下越大,世界彷彿靜止了小小的片刻,隨後就是等在一旁的媒體蜂擁而上,進行訪問,很快地片廠又回復忙碌的工作狀態,好像那一刻的結束馬上凝結成一個水滴,滴入烏鎮的水裡,再也無痕跡。
因為張愛玲是一位作家,這半年多來,劉若英為了讓自己保持在張愛玲的情緒與狀態裡,不但無時無刻不在腦中轉悠著台詞,就連想找本書來讀,都擔心那些迥異於張愛玲寫作語調的作品會讓她「出戲」。她有點無奈地說:「本來我帶了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來上海想找時間讀,卻發現讀了幾頁就無法繼續。因為我整個人的心情都在張愛玲裡,要我跳離那種感覺(語調),就會有抗拒感。」這陣子劉若英連在寫文章的字裡行間中,也都充滿了屬於張愛玲那個五零年代上海作家的味道,我收到她的E-Mail時,常常不自禁莞爾,覺得她果真是中毒太深。
總算一切都結束了。殺青之後我們直接從烏鎮回上海,一路上看著車窗外的景物由市郊慢慢轉回市區,一時之間竟也錯覺自己是慢慢從五零年代回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湖南路上的梧桐依然高大挺立,上海的街道上車水馬龍,但我彷彿在那些掙扎於樓房間的小巷弄中,還隱約聽到張愛玲與胡蘭成漫步經過時的笑語聲。
(全文完)
2003/7/13 高雄
2003/7/20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