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11 16:02:23Ian

勇敢地叫出母親的名—台灣

黃怡仁 /台灣日報:民意最前線/五月十一日

長久以來,台灣這塊土地一直存在著族群認同的爭議,原本「台灣」一詞是不需賦予太多的政治意涵與聯想,而且生於台灣,即為台灣人也是理所當然,但是台灣特殊的歷史反而使得台灣需要「正名」才可釐清台灣人對國族的認同。

「正名運動」即「回歸歷史原貌」,所謂「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名字終究為身份與認同的最重要象徵,台灣因有被殖民的痛苦歷史,又在一九四九年被套上「中華民國」的大帽,使得台灣本身反而消失不見,台灣人也忘了原本自已就是台灣人,使得連戰在美國演講時說出,「感謝上帝,我們是純粹中國人」與「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顯得理直氣壯。然而隨著兩蔣時代錯誤的「漢賊不兩立」政策,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七一年正式取代,台灣因而退出聯合國,而中國不斷打壓的結果,「中華民國」這個稱號在國際正式場合幾乎消聲匿跡。中華民國再也不是一個大帽,反而是阻礙台灣在國際生存的緊箍咒,所以獨派人士一向有所謂「中華民國害台灣」一說。

然而,所謂「認同問題」原本就是主觀情感的成分居多,如同英國學者艾許(Timothy Garton Ash)所言,「認同是自願的而不是強迫霸道的,而且是主觀與客觀的混合物。」且認同與時代與個別單一事件關連性很高,十年前與十年後可能有所不同,多層重疊認同的國家,並非單單只有台灣。儘管「客觀上」台灣因中華民國憲法與國際現實環境的影響,無從立即摒棄「中華民國」的大帽,但台灣人在主觀上隨著在國際場合受中國的不斷打壓,而且中國自始自終從未承諾放棄以武力犯台,使得國人對中國的嫌惡感也不斷加深,在情感上自動「去中國化」的結果,「正名運動」從而產生。

因此「正名運動」不光只是在國際場合大聲說出台灣的名字,更有在島內塑造台灣國族認同的歷史意義。台灣人應該在此刻儘速弄清楚政治認同、歷史認同、族群與文化上的認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先把國家和民族的涵意釐清。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在全世界會有一個國家多數民族,或一個民族多數國家的情形發生。台灣和中國也是相同的情形,連美國布希總統都說出「台灣共和國」和「歡迎台灣與中國兩個國家加入WTO」時,台灣不僅無法大聲說出自己的聲音,反而於此時忸怩作態,儘管有國際現實的考量,使得官員不敢表示意見,紛紛說是「口誤」,對台灣民眾而言,更是一頭霧水,台灣的國族認同將可能更形混亂。

因此由民間發起這次活動可說是別具意義,官方不能做的,就由民間來做,這次活動的口號「「走台灣的路、求台灣的雨」,主題應是非常明確。台灣在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和面臨目前的缺水嚴重的問題,應該會讓台人了解,台灣人是處於同一艘船上的,不論情感上或是現實生活上應是「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和對岸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實體,台灣國族認同的建立,是生於斯,且長於斯,不分族群的所有台灣人應有的共識。

讓民眾勇敢說出台灣母親的名字,從此對國族問題不再混淆,應是此次活動最正面的意義,台灣無需立即拋棄「中華民國」的大帽,因為此為維繫這塊土地認同的最大公約數,但必須讓民眾了解,所謂「中華民國即為台灣」,而不是「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因歷史演進和現實因素被「台灣化」和「在地化」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國家,而陳總統的「政治統合論」就是要讓此不同的兩個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雙方溝通的平台。

就如陳總統日前所說的「有些事情現在覺得不可能,誰能夠保證五年之後、十年之後它不是我們社會的主流意見」,今天台灣正名,不僅是我們的權利,更是我們這一代人應承擔的歷史責任。台灣正名「不是一蹴可幾,但是只要不放棄、只要堅持到底,追求夢想不怕失敗、把握機會付諸行動,也許就是成功的開始跟契機」。希望此次活動能喚醒民眾,讓所有生長在這片土地的人們能以身為台灣人為榮,「感謝佛祖,我們是正港的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