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0 17:05:26阿仙
量子科學證明了空性
這裡我應該將空性作一簡要說明,以補上文之疏漏。
“空性”並非空無所有、子虛烏有之虛無狀態。正因為宇宙ㄧ切事物共有著有限性、不完美性、逼迫性、危險性和變易性;較之於不滅的真如本體,更顯出非獨立存在而無恆常之性。這樣的特質即以空性而名之。
因為萬象的本質是空性,方才具足無限的可能。
“空性”存乎因緣和合的宇宙事物之中,事物之緣生是因為因與緣的交錯網絡,而羅織成的無常法則。
然而,性空才能緣起!正因其性空,乃能不因事物之固著而不可變易之性,反而無礙其緣起!雖曰不實在,卻也不是虛無,宇宙事物純屬因緣和合而成之生滅法,此稱之為"空",單純只是意謂:它沒有獨立的、恆存的、永不壞滅的本質。這也的確是宇宙的真象。
甚至可以說,一切物事在同時間中,是亦空亦有的存在著的。意即ㄧ切萬有的本質無恆常性、無獨存性,卻無礙現象之顯現!空性,若在人而言,即是透過修持而成就“無我”後所顯發之本在之良知或佛性,屬於覺知者無生(非賴誰創造者)而顯現的基質。
總之,“緣起”旨在說明或反映出一個事實:
世間任何事物基於其非獨存性、非永恆性,乃隨緣而生,緣盡而滅的這種特性,即稱之為“性空”!
因而,一位如實知見世間生與滅的人,他不會執迷於世間事物存不存在的觀念,了了於世間一切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不偏於執有與執無;而離於有無二邊,而說中道。
這即是何以要說:一切唯心造。
大多數人都容易以西方二元分軌模式,那千百年根深蒂固的唯物之見,批判唯心論反科學。然而一個杯子,難道不是人們為喝水才用心造出來的?一切事物器用莫不如是。
《楞嚴經》在《宣說勝義》ㄧ節,有曰:
「(心性)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說明了山河大地是由心性所造。這個說法在今天,物理學之量子論已經為唯心所造這個命題作了確鑿的解釋。
(以下物理學部分參考篩選歸耕盧:<唯心所造與緣起性空>ㄧ文; 網址:http://www.bya.org.hk/quarterly/current/leisure_2.htm
愛因斯坦當年實驗,把粒子一分為二,兩個半片粒子在不被干擾的情況下作反向運動,直到相當遠的距離。愛氏以為兩個半片粒子來自同一粒子,當具同伴的印記。若一個半片以順時針旋轉,那麼,另半片則應當以反時針旋轉。
但玻爾認為,A半片的自旋轉有兩個可能,一是順時針轉,一是逆時針轉。這就像兩個幽靈,那一個幽靈得以成為實在的粒子,必須得到測量之後才知道,B半片亦如。假設A半片順時針轉,則成為實在粒子,B半片也從幽靈變為實在。
A半片順轉,則B半片逆轉,這符合反作用定律。
但是,若A、B已距離若干光年之遠,它們怎麼通訊使二者旋轉相反?愛因斯坦認為不存在幽靈,它們就是實在,不需要測量發生後才能確定順逆。
玻爾則斷言:把世界看成由許多分離的碎片的看法是錯誤的,A、B未分離前是一個整體,分離到隔開若干光年之遙,只要在測量之前,A、B仍是一個整體,只有在測量後才確定它們成為實在,在測量之前它們都是變幻不定的幽靈。
歷史證明玻爾的幽靈理論是對的,先是20世紀60年代,約翰‧貝爾證明:若照愛因斯坦的看法--被測量前已確定為實在--,A、B的分離要有一個極大值,超過此極大值則A、B無以協作。
玻爾的量子論則無此極大值的限制。一九八二年,阿萊納‧阿斯貝在巴黎大學作出實驗,證明量子論是對的,玻爾是對的。在微觀世界裏,測不準原理是對的。因而,科學家意識到:在微觀世界裏,有幽靈影像,存在沒有原因的事件,有經過測量才會出現的實在。
這裡說明:量子物理學家談的就是「唯心所造」這個法則;如果沒有科學家起心動念要去測量其中的半片粒子A或B,它就始終是幽靈。是人的「心」把其測量使之成為實在,這不是「唯心所造」還是什麼?當人起心立意去測量,0兒促使A變成實在,連帶著又使B成為實在,造成「此生則彼生」之法則,這就是緣起之本義。
“緣起”即是世間一切存在乃是互依互賴而成者;世間沒有ㄧ種存在,可以不依靠其他事物而永遠獨立存在。
這裡說明了ㄧ事:「把「空」思想包括進來,使之與「有」思想作「矛盾統一」,才是真理的全部。科學是一把金剛鑽子,終於把人類頑固的思想鑽通。」
量子論為我們揭出,在微觀世界裏心和心力的作用是無法否認的。科學證據證明心在物質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強有力地證明「唯心所造」是堅不可摧的至理。
心物的交融因而創造了這大千世界。
“空性”並非空無所有、子虛烏有之虛無狀態。正因為宇宙ㄧ切事物共有著有限性、不完美性、逼迫性、危險性和變易性;較之於不滅的真如本體,更顯出非獨立存在而無恆常之性。這樣的特質即以空性而名之。
因為萬象的本質是空性,方才具足無限的可能。
“空性”存乎因緣和合的宇宙事物之中,事物之緣生是因為因與緣的交錯網絡,而羅織成的無常法則。
然而,性空才能緣起!正因其性空,乃能不因事物之固著而不可變易之性,反而無礙其緣起!雖曰不實在,卻也不是虛無,宇宙事物純屬因緣和合而成之生滅法,此稱之為"空",單純只是意謂:它沒有獨立的、恆存的、永不壞滅的本質。這也的確是宇宙的真象。
甚至可以說,一切物事在同時間中,是亦空亦有的存在著的。意即ㄧ切萬有的本質無恆常性、無獨存性,卻無礙現象之顯現!空性,若在人而言,即是透過修持而成就“無我”後所顯發之本在之良知或佛性,屬於覺知者無生(非賴誰創造者)而顯現的基質。
總之,“緣起”旨在說明或反映出一個事實:
世間任何事物基於其非獨存性、非永恆性,乃隨緣而生,緣盡而滅的這種特性,即稱之為“性空”!
因而,一位如實知見世間生與滅的人,他不會執迷於世間事物存不存在的觀念,了了於世間一切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不偏於執有與執無;而離於有無二邊,而說中道。
這即是何以要說:一切唯心造。
大多數人都容易以西方二元分軌模式,那千百年根深蒂固的唯物之見,批判唯心論反科學。然而一個杯子,難道不是人們為喝水才用心造出來的?一切事物器用莫不如是。
《楞嚴經》在《宣說勝義》ㄧ節,有曰:
「(心性)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說明了山河大地是由心性所造。這個說法在今天,物理學之量子論已經為唯心所造這個命題作了確鑿的解釋。
(以下物理學部分參考篩選歸耕盧:<唯心所造與緣起性空>ㄧ文; 網址:http://www.bya.org.hk/quarterly/current/leisure_2.htm
愛因斯坦當年實驗,把粒子一分為二,兩個半片粒子在不被干擾的情況下作反向運動,直到相當遠的距離。愛氏以為兩個半片粒子來自同一粒子,當具同伴的印記。若一個半片以順時針旋轉,那麼,另半片則應當以反時針旋轉。
但玻爾認為,A半片的自旋轉有兩個可能,一是順時針轉,一是逆時針轉。這就像兩個幽靈,那一個幽靈得以成為實在的粒子,必須得到測量之後才知道,B半片亦如。假設A半片順時針轉,則成為實在粒子,B半片也從幽靈變為實在。
A半片順轉,則B半片逆轉,這符合反作用定律。
但是,若A、B已距離若干光年之遠,它們怎麼通訊使二者旋轉相反?愛因斯坦認為不存在幽靈,它們就是實在,不需要測量發生後才能確定順逆。
玻爾則斷言:把世界看成由許多分離的碎片的看法是錯誤的,A、B未分離前是一個整體,分離到隔開若干光年之遙,只要在測量之前,A、B仍是一個整體,只有在測量後才確定它們成為實在,在測量之前它們都是變幻不定的幽靈。
歷史證明玻爾的幽靈理論是對的,先是20世紀60年代,約翰‧貝爾證明:若照愛因斯坦的看法--被測量前已確定為實在--,A、B的分離要有一個極大值,超過此極大值則A、B無以協作。
玻爾的量子論則無此極大值的限制。一九八二年,阿萊納‧阿斯貝在巴黎大學作出實驗,證明量子論是對的,玻爾是對的。在微觀世界裏,測不準原理是對的。因而,科學家意識到:在微觀世界裏,有幽靈影像,存在沒有原因的事件,有經過測量才會出現的實在。
這裡說明:量子物理學家談的就是「唯心所造」這個法則;如果沒有科學家起心動念要去測量其中的半片粒子A或B,它就始終是幽靈。是人的「心」把其測量使之成為實在,這不是「唯心所造」還是什麼?當人起心立意去測量,0兒促使A變成實在,連帶著又使B成為實在,造成「此生則彼生」之法則,這就是緣起之本義。
“緣起”即是世間一切存在乃是互依互賴而成者;世間沒有ㄧ種存在,可以不依靠其他事物而永遠獨立存在。
這裡說明了ㄧ事:「把「空」思想包括進來,使之與「有」思想作「矛盾統一」,才是真理的全部。科學是一把金剛鑽子,終於把人類頑固的思想鑽通。」
量子論為我們揭出,在微觀世界裏心和心力的作用是無法否認的。科學證據證明心在物質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強有力地證明「唯心所造」是堅不可摧的至理。
心物的交融因而創造了這大千世界。
上一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下一篇:也談禮樂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