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4 22:00:35阿仙
《盤古心經 》〝成聖即成佛〞與太虛〝人成即佛成 〞之簡分
《盤古心經》第三條曰:
無昧於因果,無害於創生,大生大死,蒼生離苦於大義。
這段話道出了以生命實踐心學的儒者共有的的生命進程與勇者圖像!
ㄧ個真正的儒者,他當然了然於宇宙混沌的本質之無限意涵!
老子道德經中提出了無,這個非是相對於有的 ”無”應該就是後來轉出的無極!
”無”的提出是爲了要展延出當大混沌基於其內裡各種因子之自由意識之啟動,而紛飛落腳在大千世界之萬象物理,ㄧㄧ座標在宇宙的每ㄧ自由意志自己對生命本質價值的抉擇,因而允有各種相貌之呈現!
因而宇宙之紛芸就是萬有隨其自由意志而於時空軸線上之座標,其形狀豈有ㄧ定相貌?在大宇宙裡本無高低貴賤之分,然而,落到紅塵人間,經由種種來自於人欲宰制後,壓縮了自我靈明從而對於原有之瑰麗風景施加了狹窄地界定!硬是讓宇宙大千的芸芸森森憑空被賦予類造就的階級名相。
悲哀的是,人類在慾望深淵中擴充的,不是轉向顯發心性的莊嚴,反而縱容自己的權柄爪子無限制伸向本來與他平等(在無極而言ㄧ切表徵物理本就是平等無別的)的萬象,自己以上帝之姿宰制了這個小世界。
因為執著著慾望的遊戲而不覺照這自以為是的行誼,心光蒙蔽的人類怎會覺知到許多可敬的萬有他們累劫累世以來,仍然保持源自原初的靈覺,且早已卓越於大多數私心填充喪失靈明的人了。
因此盤古子才說:
-- 在萬有裡面的絕大多數人-〈雖說人人都有佛性,然而終有些人只有前人類意識,或物質性意識)和某些不是人的生命(花鳥竹石,無物不可能),卻會擁有深層的心靈意識,他們都有機會洞見自性本體,而得與宇宙本體合一,只要他願意奮勉,這就是第四層。
--案:佛教公案中有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之史實,因而盤古子之說自是真實不虛!
在無止的私心作祟之下,這樣的以為,這樣的無情與無知,ㄧ代ㄧ代承襲下來,人類在天地之間如果再不謙虛反照,而造成人類集體意識之因循苟且、乃至每下愈況!進而違逆宇宙法則已到了無以復加之地時,於是!在這個萬物共有的土地,當然就衍生出大自然要自我調整以回復平衡的大動作了!
就以宗教界而言,幾乎所有由無私聖者所創的聖教,到今天都已面目全非矣!宗教再也不是由全方位的內観修正自我,進而到語言行為的謙虛省察與観照,更進而利益眾生!
大多數宗教成了人神交相利的貿易勝地!
放眼當前宗教現象,太多人不由實實在在的自省懺悔到覺察改正自我內外之行為,或總想藉由某位大成就者、宗教師的加持修法,轉化掉自己無始業力進而依靠修正無上法門而ㄧ登成佛作聖之門。
像這樣拋開現實人生場境,卻不肯認真解決自己身邊事情或幫助解決週遭社會問題之無明,豈能成佛?
儒門心學正是要眾生明明白白接受自我生命之實然,正因人類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就要承擔自己此世的負荷,而不是逃避到高山、抽離出問題之外,然後坐著就成佛成聖了!
因而盤古子點出心學必須務實而「莫著空」之道!
心學不獨要儒者完全接受自己現世的生命對境,
更進而肯定每ㄧ生命議題背後的無上價值,是絕對徹徹底底承認現實時空之「有」!這是生命的基本態度!
盤古子肯定現實人生的存在意義!許諾萬象以真容!進而在生命之”有”中,轉化、激發出生命最美的火燄!生命的大利多--’大有’。
他說:
存在自身有其意義,這得去實踐,實踐就能「大有」。
並徵引易經為範例說:
《易經‧彖傳》說:「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故曰大有。」懷抱著祥和的大道去實踐,使得各種能量薈萃相映相交,這就是大有。如果你不認真在這人間去成就意義,因果就沒有徹底結束。
盤古子闡發著:
---大生大死纔有解脫,沒有生就沒有死,
---沒有大生就不會有大死,不會有好生就不會有好死,
---能讓你死得無愧,是來自你生得無愧!
因此,人!不但不必逃離現實之困厄憂悲,更要在存在裡,細細咀嚼、慢慢孕化出生命的蛻變與超越--〝大有 〞!
吾人當可了然於這個觀點與易經之自強不息、生生之德的生命熱力,正好交響,正相澎湃著!
也正好與大乘佛法相應和著!正如佛陀在二乘法門之後,要導引那些神通廣大的阿羅漢弟子邁向大乘菩薩之道程!意謂著步步實踐生命也才能圓滿生命的內涵,當我們到達生命的全幅飽滿時,也正是佛性圓滿真實的展現時刻。大乘佛法在此中給出了非常高明之智慧--不執著、不分別!時時刻刻完全活出當下的圓滿。
盤古子闡述了真實儒者的大無畏相貌:
貪生怕死而倖免於一輩子無災無禍,這並不能終止輪迴,
若因為對人間有大德大恩,自身卻不免於毀家滅族的大難,這並不會再繼續製造輪迴。
他說了句令人玩味的話:
--無輪迴不見得有解脫,
--有輪迴卻無礙於解脫。
這裡歸納提拈出這一節最重要的思維:
--儒者生命之完成,在於成聖!
--成聖亦就是成佛!
成佛的關鍵就在於成聖。
因此也才有”任重而道遠”之期許!
”成聖”或許這對中國人乃至以儒家文化圈的大亞洲地區文化社會而言,
這樣的意義,這句話之意韻,若相較於太虛大師之〝人成即佛成 〞
似乎更具足清晰鮮明深到骨髓的血脈傳承而絲毫不陌生!
以及-
大漢子民心靈深處對於聖人風貌生就之依依孺子情懷!
或又更由此而啟動了即知即行之偉大動能!
由此若相對於大乘佛學而言,他們之間實在有著許多的雷同,那爲何要獨標儒家心學?這就是ㄧ門更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或許我們由這裡可以延展出ㄧ個或更多的價值議題!這或許攸關到原始儒家所以源出於世間的大事因緣為何,以及其他終極的、全向度的義涵。
這些種種疑情,還待自己慢慢體悟。
無昧於因果,無害於創生,大生大死,蒼生離苦於大義。
這段話道出了以生命實踐心學的儒者共有的的生命進程與勇者圖像!
ㄧ個真正的儒者,他當然了然於宇宙混沌的本質之無限意涵!
老子道德經中提出了無,這個非是相對於有的 ”無”應該就是後來轉出的無極!
”無”的提出是爲了要展延出當大混沌基於其內裡各種因子之自由意識之啟動,而紛飛落腳在大千世界之萬象物理,ㄧㄧ座標在宇宙的每ㄧ自由意志自己對生命本質價值的抉擇,因而允有各種相貌之呈現!
因而宇宙之紛芸就是萬有隨其自由意志而於時空軸線上之座標,其形狀豈有ㄧ定相貌?在大宇宙裡本無高低貴賤之分,然而,落到紅塵人間,經由種種來自於人欲宰制後,壓縮了自我靈明從而對於原有之瑰麗風景施加了狹窄地界定!硬是讓宇宙大千的芸芸森森憑空被賦予類造就的階級名相。
悲哀的是,人類在慾望深淵中擴充的,不是轉向顯發心性的莊嚴,反而縱容自己的權柄爪子無限制伸向本來與他平等(在無極而言ㄧ切表徵物理本就是平等無別的)的萬象,自己以上帝之姿宰制了這個小世界。
因為執著著慾望的遊戲而不覺照這自以為是的行誼,心光蒙蔽的人類怎會覺知到許多可敬的萬有他們累劫累世以來,仍然保持源自原初的靈覺,且早已卓越於大多數私心填充喪失靈明的人了。
因此盤古子才說:
-- 在萬有裡面的絕大多數人-〈雖說人人都有佛性,然而終有些人只有前人類意識,或物質性意識)和某些不是人的生命(花鳥竹石,無物不可能),卻會擁有深層的心靈意識,他們都有機會洞見自性本體,而得與宇宙本體合一,只要他願意奮勉,這就是第四層。
--案:佛教公案中有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之史實,因而盤古子之說自是真實不虛!
在無止的私心作祟之下,這樣的以為,這樣的無情與無知,ㄧ代ㄧ代承襲下來,人類在天地之間如果再不謙虛反照,而造成人類集體意識之因循苟且、乃至每下愈況!進而違逆宇宙法則已到了無以復加之地時,於是!在這個萬物共有的土地,當然就衍生出大自然要自我調整以回復平衡的大動作了!
就以宗教界而言,幾乎所有由無私聖者所創的聖教,到今天都已面目全非矣!宗教再也不是由全方位的內観修正自我,進而到語言行為的謙虛省察與観照,更進而利益眾生!
大多數宗教成了人神交相利的貿易勝地!
放眼當前宗教現象,太多人不由實實在在的自省懺悔到覺察改正自我內外之行為,或總想藉由某位大成就者、宗教師的加持修法,轉化掉自己無始業力進而依靠修正無上法門而ㄧ登成佛作聖之門。
像這樣拋開現實人生場境,卻不肯認真解決自己身邊事情或幫助解決週遭社會問題之無明,豈能成佛?
儒門心學正是要眾生明明白白接受自我生命之實然,正因人類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就要承擔自己此世的負荷,而不是逃避到高山、抽離出問題之外,然後坐著就成佛成聖了!
因而盤古子點出心學必須務實而「莫著空」之道!
心學不獨要儒者完全接受自己現世的生命對境,
更進而肯定每ㄧ生命議題背後的無上價值,是絕對徹徹底底承認現實時空之「有」!這是生命的基本態度!
盤古子肯定現實人生的存在意義!許諾萬象以真容!進而在生命之”有”中,轉化、激發出生命最美的火燄!生命的大利多--’大有’。
他說:
存在自身有其意義,這得去實踐,實踐就能「大有」。
並徵引易經為範例說:
《易經‧彖傳》說:「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故曰大有。」懷抱著祥和的大道去實踐,使得各種能量薈萃相映相交,這就是大有。如果你不認真在這人間去成就意義,因果就沒有徹底結束。
盤古子闡發著:
---大生大死纔有解脫,沒有生就沒有死,
---沒有大生就不會有大死,不會有好生就不會有好死,
---能讓你死得無愧,是來自你生得無愧!
因此,人!不但不必逃離現實之困厄憂悲,更要在存在裡,細細咀嚼、慢慢孕化出生命的蛻變與超越--〝大有 〞!
吾人當可了然於這個觀點與易經之自強不息、生生之德的生命熱力,正好交響,正相澎湃著!
也正好與大乘佛法相應和著!正如佛陀在二乘法門之後,要導引那些神通廣大的阿羅漢弟子邁向大乘菩薩之道程!意謂著步步實踐生命也才能圓滿生命的內涵,當我們到達生命的全幅飽滿時,也正是佛性圓滿真實的展現時刻。大乘佛法在此中給出了非常高明之智慧--不執著、不分別!時時刻刻完全活出當下的圓滿。
盤古子闡述了真實儒者的大無畏相貌:
貪生怕死而倖免於一輩子無災無禍,這並不能終止輪迴,
若因為對人間有大德大恩,自身卻不免於毀家滅族的大難,這並不會再繼續製造輪迴。
他說了句令人玩味的話:
--無輪迴不見得有解脫,
--有輪迴卻無礙於解脫。
這裡歸納提拈出這一節最重要的思維:
--儒者生命之完成,在於成聖!
--成聖亦就是成佛!
成佛的關鍵就在於成聖。
因此也才有”任重而道遠”之期許!
”成聖”或許這對中國人乃至以儒家文化圈的大亞洲地區文化社會而言,
這樣的意義,這句話之意韻,若相較於太虛大師之〝人成即佛成 〞
似乎更具足清晰鮮明深到骨髓的血脈傳承而絲毫不陌生!
以及-
大漢子民心靈深處對於聖人風貌生就之依依孺子情懷!
或又更由此而啟動了即知即行之偉大動能!
由此若相對於大乘佛學而言,他們之間實在有著許多的雷同,那爲何要獨標儒家心學?這就是ㄧ門更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或許我們由這裡可以延展出ㄧ個或更多的價值議題!這或許攸關到原始儒家所以源出於世間的大事因緣為何,以及其他終極的、全向度的義涵。
這些種種疑情,還待自己慢慢體悟。
上一篇:<天公>
下一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