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1 09:35:34大蘋果

大時代的兒女?~色戒

其實,不是很懂這部片子為何被取為「色、戒」。但在急著去看很多影評、影介之前,想把在看完電影之後的一些想法先整理一下。

說想法,不如說是很多的問號。裡面的幾個主角:王佳芝、易先生、鄺裕民,在這樣的人生中,到底在想些什麼呢?

首先是王佳芝。由單純的大學生到女情報員,甚至為此可能先忽視自己的情感,在肉體上也得將自己獻出。更掙扎的,恐怕是意識到自己居然對意欲下手的易先生居然也產生感情了吧?印象很深的是她在向同伴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時,說到易先生不但是要她人和他在一起,也在帶她將肉體和情感都投向他。「知道自己知道」,這才是最大的痛苦所在吧?

一直在想,「戒指」真的是一個很強的象徵。因為這個戒指,或許讓王佳芝在這一秒肯定了易先生對她的愛戀,或者更該說是肯定了自己對易先生的愛吧?如果這一刻不是戒指就在眼前,一切會不會有不同呢?(聽說在真實故事中,暗殺的場景是發生在服飾店。覺得這樣的張力就不及電影所改的戒指了。)

王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告訴易「快跑」呢?說了之後,心裡是否已經預知接下來的結局了呢?電影後段沒有看到太多描述王的內心,所以很多都只能留在讀者的想像中了。好奇的是,在易逃跑後,王應該很清楚接下來可能自己會面臨不測,但她仍舊叫了人力車返回和易兩人的住處?在和同伴們一起被抓、待審、槍決,過程中她是否曾有後悔和愧疚?如果能「再來一次」,是否會做同樣的抉擇?她的提醒讓易可以逃過一劫,但自己卻無法在易的同樣對待中逃脫,心中是否怨懟?若死前有機會回顧這一生,讓她最遺憾的會是什麼?父親的遺棄?和鄺的無緣(或鄺的安排)?和易的相識到愛在如此情境下?

至於易先生呢?有恨嗎?之前曾有兩次也是女情報員接觸他,都被發現而殺了。在愛情上,他是寂寞的吧?第一次和王的身體接觸,他應該是在受到強烈吸引下而有的行動,卻不是愛憐的對待,反而是以近乎虐待的方式。但看之後的對待,又不像是異常性態度的人。或許,也由於之前的經驗和他的背景,讓他在「愛」上有所顧忌吧?在王叫易逃跑的那一刻,是悲大於喜嗎?喜的,應該是王果真是愛他的,否則怎會脫口保他的命?悲的,是又一次的感情背叛,原來以為是全然單純的愛,原來有其目的?在最後易坐在王曾住過的房間,流下眼淚的那一幕,讓人很肯定王在他心中的重要性。最後決定抓王、處決,內心的煎熬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吧?(很想多問一句王:在他心中到底愛多?恨多?這恐怕連本人都很難釐清吧?不否認的情況下,應該是愛多吧?)

最後的鄺裕民,讓我覺得是「影子」,在旁看著一切,從未離開,也無法有更多的隨心所欲。如果不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他應該可以單純的愛,過得更像自己吧?因為有偉大的使命感,對愛情的放棄,甚至看到所愛的人是越離越遠,那份掙扎更顯得內在(是自己對自己的戰爭)吧?不是要以結果論評斷,只是對最後這樣的結局,所有人都走向一死,他的心裡是怎麼想的?有埋怨自己嗎?對王,有埋怨嗎?還是有更多的抱歉?還是把這一切的過錯都推向易、或推向這個時代背景?

很奇妙的,前幾天在課堂上才討論到,在課堂練習時的身體經驗有時無法在當下或隔天馬上有鮮明的反應或思考,卻在幾天後連續的內在衝突與激盪下慢慢清晰。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好像也是。在看完後的一週,跑出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疑惑,卻全都是當事人心裡才能真正明白的。而我們,也不過是看戲的人罷了!

P.S.今天很早醒來,不知道跟腦袋裡全都是電影的想法是不是有關?可是啊,因為想得太久了,本來想到的標題(也是想法之一)居然就硬生生的消失了。該說我記憶太差呢?還是不重要的就自然消失了呢?(雖然心裡蠻遺憾忘記的東西的,因為並不覺得那是不重要的)

P.S.就在剛剛修改錯字時,突然想到,「戒」會不會也是雙關語?要「戒」,遠離、停止、警戒;也是「戒」,戒指,情感的纏繞所在?唉呀!該去看看張愛玲當初取這名稱到底是何用意?知道的也告訴我吧!



秋人 2007-10-27 01:43:11

我只是很單純的看完它耶@@a

詹小萍 2007-10-25 12:19:25

我覺得看電影這件事
全憑看的人怎去想像囉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