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9 07:58:44杯子的筆記本
走進廣州(四) 羊城八景&白馬大廈&流花湖公園
羊城新八景
雲山疊翠:白雲山素來是嶺南一大名山,自古有「羊城第一秀」之稱,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號稱「天南第一峰」。全景區30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超過95%,處處古樹參天,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讓人著實迷戀。
珠水夜韻:珠江是廣州的母親河。珠江23公里的景觀長廊逐漸形成,河水日益清澈。最讓人驚歎不已的,是珠江的夜景。夜幕降臨,人民、解放、海珠、江灣、海印五座大橋在燈光照耀之下,如彩虹飛落人間,兩岸華燈翠樹,江中遊船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越秀新暉:越秀山亦稱粵秀山,因有越王台故址而得名。越秀公園位於環市路、東風路兩大主幹道之間,是廣州市最大的綜合性文化休息公園,依托越秀山體,總佔地面積82.15萬平方米。身處鬧市區的越秀公園,不僅以擁有五羊雕、鎮海樓兩座廣州標誌性建築為傲,更因湖光山色、鬧中取靜聞名。
天河飄絹:從瘦狗嶺、火車東站、中信廣場、天河體育中心、珠江新城中央大道、海心沙島一直延伸到珠江南面的赤崗,它是廣州新的城市中軸線。軸線上最美的一塊地方,就是火車東站綠化廣場、中信廣場。尤其是廣州火車東站水景瀑布,許多人乾脆叫它「廣州黃果樹」。緊鄰瀑布的南面是面積國內名列第三的城市綠化廣場。它佔地約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4.7公頃。
古祠留芳:陳家祠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族祠的書院。看嶺南建築要到廣州西關,陳家祠堪稱西關建築的代表:這裡薈萃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以「三雕(石雕、木雕、磚雕)、三塑(陶塑、灰塑、彩塑)、一鑄(鐵)」聞名,號稱「百粵冠祠」。
黃花皓月:原名紅花崗,為紀念1911年黃興領導的革命黨廣州起義而修建。正門門樓上孫中山親筆手書「浩氣長存」金色大字。內是230米長的莊嚴墓道,兩旁翠柏長青,黃花茂盛。經過泮池和石拱橋,迎面而來的是高聳的七十二烈士墓碑。
五環晨曦:廣東奧林匹克中心是為承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運動會興建的現代化綜合性體育場地。主會場佔地30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好的體育場之一,可容納觀眾80012人。它的屋頂完全打破體育場傳統圓形的設計概念,在國內首創「緞帶」式屋頂設計。21個色彩各異的看臺區就像一片花瓣,合起來一看,廣州市市花--木棉花赫然入目。
蓮峰觀海:蓮花主峰海拔105米,由40個山丘組成,因山上亭亭玉立的蓮花石而得蓮花山之美名。來到有「蓮花勝境」之稱的番禺蓮花山旅遊區,你會感覺到與白雲山完全不同的風情,與後者溫柔清麗的風情不同,有著融古代粗獷與現代秀美於一體的特殊風景。在這裡,還有國內僅有的、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採石場遺址,以「人工無意奪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於世,其懸崖峭壁、奇巖異洞有「人工丹霞」之譽。攀上蓮花山,還可以參觀明朝萬曆年間建成的蓮花塔和清代康熙年間建造的蓮花城等古跡。
流花湖公園
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樓」。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 鎮海樓是廣州標誌性建築之一,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簷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牆綠瓦,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 鎮海樓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橫匾。鎮海樓兩側對聯:「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鎮海樓氣宇非凡,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後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寺位於紅書北路,是嶺南地區年代古老、規模盛大的名剎,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孝寺的歷史源遠流長,民諺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址原是西漢初年南越王趙佗的玄孫趙建德故宅,寺名曾幾次更改,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干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干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賜「光孝寺」。此後,歷代相傳,成為一方名勝。「光孝菩提」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文物史跡眾多。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臥佛殿,以及碑刻、佛像、河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該寺由宗教部門管理。
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該樓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樓」。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擴建廣州城時,把北城牆擴展到越秀山上,同時在山上修築了一座五層樓以壯觀瞻。鎮海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現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是1928年重修時由木構架改建成。1929年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城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料。 鎮海樓是廣州標誌性建築之一,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1米,深16米。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砂岩條石砌造,三層以上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簷5層,綠琉璃瓦覆蓋,飾有石灣彩釉鰲魚花脊,朱牆綠瓦,巍峨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 鎮海樓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橫匾。鎮海樓兩側對聯:「千萬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 鎮海樓氣宇非凡,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後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寺位於紅書北路,是嶺南地區年代古老、規模盛大的名剎,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光孝寺的歷史源遠流長,民諺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址原是西漢初年南越王趙佗的玄孫趙建德故宅,寺名曾幾次更改,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稱五園寺,唐代稱干明法性寺,五代南漢時稱干亨寺,北宋時稱萬壽禪寺,南宋時稱報恩廣孝寺,明憲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賜「光孝寺」。此後,歷代相傳,成為一方名勝。「光孝菩提」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光孝寺建築結構嚴謹,殿宇雄偉壯觀,文物史跡眾多。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時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朝的瘞發塔、石經幢,南漢的千佛鐵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臥佛殿,以及碑刻、佛像、河子樹、菩提樹等,都是珍貴的佛教遺跡遺物。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該寺由宗教部門管理。
白馬大廈
是廣州市大型室內服裝交易市場,位於緊鄰廣州火車站的站南路,現有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共10層,有5層商場,4層寫字樓,1層地下停車場。該市場由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公司投資,廣州白馬服裝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市場的主要設備有:中央空調、客用電梯、貨用電梯、手扶電梯、電話交換系統、安全監控系統、有線廣播系統、無線對講系統、自動噴淋系統、大型柴油發電機等。商場裝飾美觀,通道寬敞。市場附設時裝表演廣場、儲蓄所、商務中心、托運站、停車場、快餐店等配套服務設施。
在市場內經營的業戶有2000多戶,既有廣州、汕頭、惠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順德、番禺、溫州等地的三資企業,也有香港、澳門、台灣的廠商。市場在1993年元月開業後未及半年聲譽鵲起而迅速旺市,一舉躍上廣州服裝市場的龍頭地位。包括黑龍江、新疆、內蒙、西藏等地的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客商都紛紛前來購貨,輻射面直達俄羅斯、東歐、中東及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日均客流量達數萬人,年交易額均在15億元以上,在廣州地區超億元市場評比中排名第一。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為大廈題辭「白馬大廈服裝天下」;原廣東省主管市場建設的副省長劉維明為「白馬」的題辭是「白馬騰飛」。
是廣州市大型室內服裝交易市場,位於緊鄰廣州火車站的站南路,現有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共10層,有5層商場,4層寫字樓,1層地下停車場。該市場由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集團公司投資,廣州白馬服裝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市場的主要設備有:中央空調、客用電梯、貨用電梯、手扶電梯、電話交換系統、安全監控系統、有線廣播系統、無線對講系統、自動噴淋系統、大型柴油發電機等。商場裝飾美觀,通道寬敞。市場附設時裝表演廣場、儲蓄所、商務中心、托運站、停車場、快餐店等配套服務設施。
在市場內經營的業戶有2000多戶,既有廣州、汕頭、惠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順德、番禺、溫州等地的三資企業,也有香港、澳門、台灣的廠商。市場在1993年元月開業後未及半年聲譽鵲起而迅速旺市,一舉躍上廣州服裝市場的龍頭地位。包括黑龍江、新疆、內蒙、西藏等地的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客商都紛紛前來購貨,輻射面直達俄羅斯、東歐、中東及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日均客流量達數萬人,年交易額均在15億元以上,在廣州地區超億元市場評比中排名第一。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為大廈題辭「白馬大廈服裝天下」;原廣東省主管市場建設的副省長劉維明為「白馬」的題辭是「白馬騰飛」。
上一篇:走入廣西(四)柳州
下一篇:走進廣州(五) 大學城